APP下载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

2017-12-07

山海经·故事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张伯驹国宝书画

张伯驹是谁?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说他是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顶级书画,近一半乃张伯驹所捐。但他的一生,却比所捐文物生动得多;他的为人,更比国宝珍贵。张伯驹这名字,要么不知道,只要知道了,就永难忘记。

一、纨绔子弟真风流

要说张伯驹,就不得不说张镇芳。张镇芳乃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哥哥之内弟。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后,让其主管盐政。1915年,他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创办了北方第一家商业银行——盐业银行。这么一位官财两运亨通的盐运使,家庭却很不幸——两个子女先后夭折。1904年,张镇芳找有4个孩子的弟弟张锦芳商量,张锦芳便把长子和幼女过继给了张镇芳。这个当时只有6岁的长子,就是张伯驹。

张伯驹7岁入私塾,9岁就能写诗,先生们都称他为“神童”。随后,他进入英国人办的书院读书,毕业后,被父亲送进军阀曹锟、吴佩孚等部,先后任过提调参议等职。但张伯驹十分厌烦从政为官,终不顾双亲反对,退出了军界。从此过上了写诗作画、看戏唱曲的“纨绔”生活。

15岁那年,家里替他定了亲。对方是安徽督军家的千金,张伯驹清高,这位李氏自然无法吸引他。第二任妻子邓韵绮是位京韵大鼓艺人,因酷爱戏曲,张伯驹便娶她做了二房。结了婚,才知道邓韵绮爱抽大烟,张伯驹不喜,便逐渐疏远了她。

1927年,张伯驹到北京琉璃厂闲逛。突然,他在一家古玩字画铺前驻了足。“请把这件墨品取出来看一下。”伙计取下写着“丛碧山房”的横幅。“这四个字写得真是苍劲飘逸。”张伯驹一边赞叹,一边看落款。

这一看,他着实吃了一惊。“沒想到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反复推敲无误后,他立马收了。从此,张伯驹就爱上了收藏。母亲为此整天唉声叹气:“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出去做官也不干,只知道花钱买字画。”

张镇芳临终时,握着张伯驹的手道:“你要支撑起这个家,照顾好母亲啊!”张伯驹这才答应就任盐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稽核。

北伐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金融中心,1935年,盐业银行总管理处从北京迁到上海。因为应酬,张伯驹自然免不了要去风月场所。一次在天香阁吃花酒时,他认识了名妓潘素。潘素乃前清状元宰相潘世恩之后。其母系出名门,从小就教潘素女红与音律。潘素13岁时,母亲病逝。父亲是个败家子,很快就将家产挥霍一空。继母王氏便将潘素卖到了上海妓院。潘素清秀妩媚,又弹得一手好琵琶,在沪上有“潘妃”之誉。

才子佳人,一见钟情。遗憾的是,潘妃已名花有主。国民党中将臧卓早已相中潘妃,臧卓得知潘素结了新欢,便把她软禁起来。张伯驹只好托人买通了臧卓的卫兵,趁臧卓离沪办事时,趁机“偷”走了潘素。两人逃到北京,迅速成婚。这一年,张伯驹37岁,潘素20岁。

二、乱世收宝

1937年,张伯驹得知溥儒有《平复帖》后,便再也睡不好觉了。溥儒是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之孙。《平复帖》乃西晋大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比王羲之手迹还早七八十年,是中国已见最古老的书道瑰宝。上面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由此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张伯驹委托中间人向溥儒求购,溥儒回答:可以,20万大洋。张伯驹很沮丧:“没这么多钱。” 随后,张伯驹又请张大千说合:愿出6万大洋。但溥儒回答:20万不少。1937年底,溥儒母亲项夫人过世。张伯驹得知溥儒急需用钱,想借机求购《平复帖》。但他又觉得这是乘人之危,开不了口。便请教育总长溥增湘出面:“我先借他一万元。”谁知几日之后,傅增湘把《平复帖》抱来了。“溥儒要价四万,不用抵押。”张伯驹抱着《平复帖》,两眼放光。

1945年,“末代皇帝”溥仪被俘,混乱中,不少珍贵文物散落民间,《游春图》被北京古玩商马霁川觅得。1946年,张伯驹得到消息,马霁川欲将《游春图》卖往海外。这一下,张伯驹又失眠了。《游春图》为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距今14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画作,运笔精到,意趣无限,有“天下第一画卷”之称。被书画界奉为“国宝中的国宝”。

一天夜里,张伯驹出现在马霁川家。进门便大吼:“《游春图》可在你手中?”眼看事情败露,马霁川便狮子大开口:“只要拿出800两黄金,画就是您的了。”十几年来,因为收藏,张伯驹已耗尽万贯家财。现在莫说800两,50两他也拿不出。张伯驹只好找到故宫博物院:“你们去买下来吧……”但几日过去,故宫方面毫无回应。迫不得已,张伯驹便来到琉璃厂,看见一家店铺,便走进去打招呼:“有幅《游春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如果有谁为了多赚金子,把它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我张某人决不轻饶他!”

马霁川见《游春图》一事闹得满城风雨,自己已无法出手,只好降价让与张伯驹,“你出220两黄金,就给你。”即便大降价,张伯驹还是拿不出钱。一咬牙,他把自己住的宅子给卖了。这座宅子占地15亩,富丽无比,它的前主人是晚清大太监李莲英。张伯驹拿着宅子换来的220两黄金直奔马家。但马霁川借口黄金成色不好,要再加20两。

张伯驹无奈,只好回家和潘素商量,“你卖件首饰给我凑足这20两吧!” 潘素不肯,张伯驹就躺在地上耍赖,潘素哭笑不得,只好答应。在动荡年代,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张伯驹就这样耗尽了万贯家财。他收藏保护的顶级书画就有118件。

三、捐赠国宝

1941年,张伯驹去上海处理银行事务,途经培福里时,突然冲出三个大汉,持枪将张伯驹挟持,然后驾车而去。第二天,潘素接到绑匪电话,“交上两百根金条,否则就撕票。”潘素急得直抓头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卖画”。于是潘素要求:想见伯驹一面。潘素见到伯驹时,他已多日不食、憔悴不堪。但他却斩钉截铁地对潘素说:“我收藏的那些书画,必须给我保护好。别为了赎我而卖掉,否则我宁死也不出去。”

实在没辙,潘素只得厚脸,去找张伯驹以前之旧交孙曜东,孙曜东乃大汉奸周佛海的秘书。孙曜东一打听,原来是“七十六号”特务组织干的。绑匪知道孙曜东大有来头,自己占不到便宜,便把人质送给了伪军浦东头目林之江。孙曜东随即与林之江联系:愿出20根金条。林之江同意了,潘素赶紧凑齐金条送了过去。张伯驹这才得以恢复自由身。

但是,谁也没想到,1956年,视书画重于性命的张伯驹,竟将8件最顶级的书画捐献给了故宫。无偿捐献后,政府欲奖励其20万元,但张伯驹婉言相拒,分文未取。文化部只好给他颁发了一张褒奖令。

面对众人的不解,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再后来,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

1982年2月,张伯驹突患感冒住进北大医院,被安排在一个八人间的病房内。病房人多嘈杂,既不利休息,又易交叉感染。潘素向医院申请,想转到单人间。但被医院拒绝:张伯驹不够级别!过了两天,张伯驹感冒转成肺炎。2月26日,张伯驹撒手西去。事后,有学生跑到北大医院叫骂:“你们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单人间?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伯驹国宝书画
张伯驹老照片一组
漫话国宝
张伯驹宁愿被“撕票”也不肯卖字画
张伯驹知恩图报
小小书画廓
国宝收藏:朱旭佳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