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2017-12-06杨直

电子竞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追星电子竞技明星

杨直

2016年11月4日,第七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鸟巢落幕。相比前6届,这届英雄联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热度。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庞大的英雄联盟粉丝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是世界上英雄联盟粉丝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粉丝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支持。

事实上,区别于以往,不只是国内媒体发文称赞,就连共青团中央也在总决赛结束第二天发文点赞国内观众。国外论坛上则将国内粉丝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英雄联盟观众”。

粉丝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除去粉丝自身的需求外,外部环境同样不可忽视。实际上,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只是电竞圈,整个粉丝群体的追星方式、目标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在分析粉丝为何为粉丝这件事上,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们试图从看似独立的不同要素的变化解析粉丝所处环境的变化,但这些要素之间以及与粉丝个人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割裂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同样重要。

在解析外部环境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界定英雄联盟粉丝的人群。直观上看,这一人群的覆盖面较广,上至30多岁,下至10几岁均由覆盖。而主体则以95后为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本是写在教材中的一条社会学定理。对于粉丝的追星行为同样适用。如果吃穿住行都成问题,哪来的心思和条件追星?(尽管这个说法在后文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推翻。)

经济基础从多个方面影响着粉丝的形成。体育经济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经济总量水平的提升、个人收入和消费总量的增长推动了个人消费结构的重心由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这也是决定职业体育竞技产业需求结构的根本原因。

这里有几个重点,一个是经济总量的提升,代表着宏观上生活环境的变好;一个是个人收入与消费总量的增长,代表着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商品的供给变多;最后一个则是消费者对职业体育的需求是非必需品。

生活环境最直观的衡量标准是物质条件。随着国内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经济不断发展,不管是经济总量、个人总收入与可支配收入,还是商品的供给都有了直观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好带来了消费习惯的改变与消费重点的转移。这一点在电竞粉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前文所说,95后甚至90后的强消费能力来源于整体生活环境的变好。

我们以1995年为界限。在1990年前后至95年出生的人,年龄均在22岁以上。这类人大部分早已工作,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不考虑房车等耐用品的情况下,这些人实际上拥有不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如果我们把视线从1995年拉向现在,情况变得更加乐观。出生于1995年之后的人,其父母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生人。这部分人或是享受国家的政策、或是依靠改革开放的大潮,大多实现了人生初步的财富积累——有着相对稳定的工作,在耐用品上没有持续性的大额支出同时具备一定数量的存款。

在艾瑞咨询出品的90后汽车消费群体画像中提到,90后的车主数量约占总数的18.1%,这个比例无疑高出其他年代同年龄段的数据。也是90后的消费主体消费能力的最好概括。

生活上的富足使得英雄联盟粉丝关注到了生活中的非必需娱乐模式——游戏,并在虚拟物品以及礼物这些非必需品上大笔花费。

腾讯和中国社科院联合推出的兴趣报告显示,相比于将运动排在兴趣第一位、音乐排在兴趣第二位的60后和70后,90后和00后则音乐和游戏分别排在了兴趣的前两名。这就为电竞粉丝的诞生提供了先决的条件,毕竟电竞离不开游戏。游戏作为载体是明星向外输出内容的重要渠道。这一点在95后表现更为明显。《城市画报》与腾讯QQ联合出品的《95后兴趣报告》显示游戏是95后最大的兴趣爱好。

该报告同时指出95后是热爱消费的一代,85%的95后都为兴趣花过钱。60%的95后最大的花钱渠道是游戏,其次是音乐、阅读、运动、动漫、影视。而95后为动漫付费的比例整整高出95前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95前更热爱为运动付费,比起95后要超过7个百分点。这种对比突出了95后宅的属性,与在游戏内的“高”消费一致。这一点在英雄联盟粉丝中表现得更明显。

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改变了这些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重点,不仅仅是较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同时还包括消费目的。不管是TFBOYS成员过生日时粉丝众筹为其购买的小行星命名权,还是电竞明星收到的一些价值不菲的礼物,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行为直观反映出粉丝在追星这件事上的消费目的:花钱获得非实际的情感回报。这种目的的出现不仅仅源于个人生活条件的相对富足,也源自父母。随着粉丝年龄的变小,其父母的年龄也在下降,因此思想也更为开放,在消费上也更“随性”。

因此相比于注重使用性的“老一辈人”,90后更加注重消费带来的多元化效用。不仅仅是购买实物获得的使用性,也许是购买行为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比如曾有电竞粉丝在知名选手2009的店里买了一大堆零食扔掉,或者某英雄联盟粉丝购买战队周边,但从不使用。

然而,经济基础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上层建筑决定行为模式

在粉丝的养成中,粉丝的行为实际上对于感情的构建通常起到决定性作用。而经济基础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间接影响着粉丝的行为模式。

首先,良好的經济基础让这些粉丝具备更强的消费意愿。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文化中,粉丝与偶像之间企图通过“消费”和“占有”的方式获得一种所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尽管电竞粉丝的消费方式与娱乐粉丝不同,但其内在含义仍是类似的。良好的经济基础带来了更强的消费意愿,更多更随意的消费让“占有”的过程加速。实际上,从鹿晗到厂长,粉丝与偶像的情感连接过程一直在被越来越快的消费加速。

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流动性一直在降低。这使得90后和00后更加难以超越自己所处的阶层。因此90后和00后呈现出类似“垮掉一代”某些行为模式。对于这些人而言,没理想、没担忧、无所事事成为了常态。这种生活状态决定了90后和00后拥有充足的时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区域里,而互联网就是其中之一。一项数据表明,90后和00后对互联网的日均使用时间在11.8小时。

而且,随着国内经济体量短时间内极具膨胀,原有的价值体系在物质极度膨胀的冲击下逐渐瓦解,新的体系仍未建立。与之相对的是,媒介受众与粉丝文化研究学者麦特·希尔斯在《探究迷文化》一书中指出,粉丝对偶像的着迷与虔诚的宗教信仰者相比较,两者投入其中的根基来由十分相似。在这个意义上,现代「迷文化」是在信仰缺失的情境中对信仰力量的吁求,它以对偶像的制造代替了对神灵的敬畏,以青年亚文化群体的部落式存在代替了由信念系统统一支配的传统社会存在。而这一说法又从某种程度上类似勒庞对于群体的看法:群体赋予了粉丝个人“勇气”,从而做出在主流人群看来“离经叛道”的荒诞行为。但不管怎样,逆向推理之下我们可以发现,由经济发展造成的价值体系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仍是根本原因。

最后,经济发展带来了供给的极大丰富。因此90后和00后的行为方式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个人化趋势。不随波逐流、力图彰显自我的行為模式又导致了对新生事物和小众事物的追求。这种行为模式与独生带来的孤独引致的对团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混合在一起,导致了粉丝对于偶像的选择是不拘泥的,并且在遇到同类人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相见到相识的过程。观念上的认同与数量上的极具膨胀带来了粉丝声势上的跃升。在以关注度和声誉为基础的互联网上,这种声势上的迅速成长在当今养成为主的体系内,是把电竞明星从幕后推到台前的重要力量。

因此,有钱有闲、突出自我、追求新潮的95后成为电竞粉丝的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技术进步带来新的可能

在2013年美国一所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电子竞技明星相比于传统娱乐明星的一个明显优势在于,生长于互联网之上的电子竞技明星凭借着社交媒体和直播等渠道容易与粉丝形成假性的“亲近关系”。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的状态发布与回复,还是直播平台上的实时互动,电竞粉丝总有一种自己与偶像离得很近的感觉。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电子竞技赛场上。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好”的追星环境。

不仅如此,技术进步也瓦解并重塑了明星崛起的过程。相比于互联网发展早期仍以专业的、精英的层面单向发声为主的传播结构,近年来的传播权利已经逐渐被技术解体,下放给更广大的网民。就如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说:“相比于作品先行、媒体造势的旧造星模式,掌握了更大的权利的粉丝倒逼媒体的新模式已经形成。”总之,技术进步带来了“更新”的追星模式。

技术进步带来的另一好处就是游戏本身发生的质变。从宏观看,正如经济学家爱德华·卡斯特罗诺瓦所说:“从现实世界向网络世界的迁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前文提到,经济上的富足使得电竞粉丝大多可以使用互联网,而游戏则是他们在互联网上的重要聚集地。从体育的视角看,对于一项运动长时间的参与会带来观赛时更直观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传统体育造星的基础。这一点对于电子竞技同样成立。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对电子竞技本身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好的内容制作手段、更低的专业化门槛以及更流畅的网络条件。这使得电子竞技的内容可以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其次,技术进步推动电子竞技从单机化向网游化过渡。这种过渡使得电竞粉丝的联系可以通过互联网实质性地达成。相比于单机时代,受制于地域等原因分散独立的小众群体,网游化时代的电竞粉丝可以在互联网之上更流畅地交流。在前文提及的独生带来的孤独引致的对团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的支持下,电竞粉丝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了标志明显,乐于发声的群体。

高速发展的电子竞技

谈及电竞粉丝,就不得不提电子竞技行业本身。毕竟无论是消费明星、消费情感还是消费周边,电子竞技行业在为追星的过程提供着可供消费的实际或虚拟物品。而其中最重要的商品也许就是电子竞技明星。

电子竞技明星的诞生时间很长,但真正成为受追捧的明星的时间却很短。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受电竞行业的发展所限制。随着电竞行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不断涌入的资本和人才一同进入的还有来自体育行业和娱乐行业的成熟运作手段。在这个基础上,电竞行业开始向外输送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同时,俱乐部的运作也容易产生热点事件,引爆粉丝的情感,产生较大的声势。而这种声势也如同前面提到的,加速了电竞造星的过程。

另外,电子竞技的不断发展使得行业更加规范。这在不断改变社会主流对电竞的认知。当喜欢电竞不再是“不务正业”时,更多的潜在的电竞粉丝与电竞的隔阂消失了。更广大的潜在人群带来了更大的声势,更大的声势自然塑造了更好的追星环境。

猜你喜欢

追星电子竞技明星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我们班的追星风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电子竞技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