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学生语文学习激情之初探

2017-12-06金晶

新课程·中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孩子

金晶

学习激情无法持久,学生容易游离于课堂,基础差的学生尤其如此,他们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常显得冷漠麻木,丝毫提不起兴趣。这时,作为教师不该去责备学生,或是强硬地要求学生迅速作出改变,因为这样的调控措施不仅没有效果,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过多的批评和“要求”,只会让学生愈加沉默,课堂越发死气沉沉。

布鲁纳指出:“知识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成功的教学是必须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语文教师必须从“独歌者”转变成“点燃者”,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究,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点燃”学生,“自燃”是首要

“语文天生浪漫。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教育是一种传递和感染,要“点燃”学生,老师必须先“点燃”自己,成为熊熊燃烧的火把。正如熊芳芳老师所说,一名语文教师“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才能够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激情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师生共同得到

成长。

在学习《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当孩子们沉浸在如诉如泣的《沉思曲》中时,我缓缓地开始了朗诵。而后全班齐读极富感染力的写作背景材料,此刻,孩子们的声音是沉郁顿挫的,对艾青的情怀有了初步的感知。紧接着,我播放了央视任志宏的朗诵视频,孩子们沉默着,内心极其震撼。当视频停止,孩子们稍稍正坐,抬起头来看着我,没有一个人说话。于是,我再添一把柴,请大家欣赏著名表演艺术家《甲午风云》“邓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老先生对这首诗的吟咏。看着那一双深陷的沟壑纵横的浑浊的眼睛,葱白的头发,听着老人的声音,仿佛在岁月里斑驳的那些年月如雾霭迷漫开来。不少孩子眼眶红了。关闭视频,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轻声朗读起来,那么投入,那么专注。与孩子们分享这些视频,和孩子们一起朗读,远胜过教师口头上苍白的技巧指导。

这是一群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他们接受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媒介太少。所以在平时,我会把自己阅读到的所有“好东西”和孩子们分享交流,也会利用自习课让孩子们在班上开展阅读交流。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读书札记,一起写周记,一起交流。让我们师生最为深刻的该是《我愿意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里的23号女生。是“洋葱、胡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生长着。”是县教研室沈芳老师的那几句经典语录:“别怕,胆量是练出来的!多学,办法是想出来的!深思,经验是积出来的!重压,能力是逼出来的!展示,魅力是秀出来的!”这都成为最激励孩子们的正能量。

二、“点燃”学生,赏识、赞许是密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感慨;中下层次的学生最难“点燃”,他们大都是长时间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难以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尾巴上的那一部分学生直接“荣获”“学困生”称号。这些孩子无疑是让老师们最为伤脑筋的,犹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敢贸然放弃,却又抓不上来。

在我看来,语文老师最不能放弃的便是这群孩子。孩子成绩不好,久而久之学习中就会表现出茫然、疲乏、冷漠麻木。他们把自己缩起来,再缩起来,恨不得自己成为课堂的透明人。而实际上,他们也是课堂上易于被老师忽视的对象。从某个层面来说,他们虽然默然不言,但内心是极度自卑的,因为课堂让他们没有存在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最重要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肯定性的评价。

有孩子抱怨:“我讨厌这个破考试,因为它只会把我们学困生的缺点无限放大,我们仅有的一丁点优点老师都看不见了。而它把优生的优点无限放大再放大,把他们的缺点通通都遮起来了!”一个在各方面处于末流的孩子在作文里曾这样写道:“我最喜欢语文课了,至少在语文课上我还是存在的。”还有一个孩子写学习的苦,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小小心愿——他的愿望只是听得懂课,做得来作业,也能和别人交流学习。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我被孩子各自的乐与苦深深震撼着、难过着。

事实上,这类学生潜力最大,爆发力最强。教师应用尊重、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们,锲而不舍地以赏识、赞许的方式去扶持他们,少几分功利心,接受他们成长路上的反复和迂回。赏识和赞许是一种爱,它能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这种爱能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留存下来的是什么,若是对生命个体的理解和赏识,那将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饋赠。

三、“点燃”学生,创意是关键

假如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有所收获,他就会一直燃烧着,或者说他就容易被“点燃”,甚至“自燃”。这个最佳的状态是由老师创设营造的,老师必须要有无限妙想、创意多多。学生就喜欢跟随那个带给他们新意的老师动起来,他们语文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只会高涨,保证绝对不会有跌破最低指数的情况。

谈“古”色变,是孩子们的共通性,农村孩子尤甚。枯燥、拗口、生涩难懂,没有工具书,能利用的参考资料少之又少,考试居然还占了大分值。还没有开始学呢,学生学习兴趣全没了。至于老师规定的至少预读两遍以上,包括优生在内的全体同学,能硬着头皮读完一遍的都是稀有品种。读着读着,声音就弱了,趴下了,神游了。至于一词多义啊、词类活用啊,光想想就让孩子们一个脑袋两个大。

对于这种大众常病,强拉硬拽是没有任何疗效的。于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快乐大闯关”竞技赛鸣枪了。限时自主、限时合作、组内组间都竞争,快乐向前冲冲冲。速度和效果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小组花样朗读show”“文言字词集结号”“你讲我补充,小组故事会”“对答如流”“思维连连看”等闯关环节让同学学得不亦乐乎。至于自我表彰,星级评估,我是聪敏、进步、进取、智慧那颗星?并不是最吸引孩子眼球的,他们超爱的是——终极挑战?我行我show之“星光大道”。你听过《赞“美”歌》吗?你觉得调子很熟悉?像是《鞋儿破帽儿破》?不错的,作词的可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歌词改编自《邹忌讽齐王纳谏》呢。还有方言版《曹刿论战》朗诵、情景剧《长勺之战》、课本话剧《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小老师,怡溪文学报,茅岗台(学校所在地所属村名)“雏凤清音”超级男生诗歌朗诵会……

有人说,生命有多重,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考试不及格的孩子们期末考试及格了,甚至分数还让他们挺骄傲的;内向的孩子九年来第一次站在学校演讲赛的台上了,捧着奖状扬起自信的笑脸;学困生的作文发表在校报上,引来了无数同学的赞叹;毕业离乡的孩子在多年后依旧难忘受益匪浅的语文课堂,感恩那些年积淀下来的素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有泪花闪旋,因为我一直被这群可爱的孩子们那奋进的姿态感动着,他们就像火苗,虽小,却燃得热烈而执着。

参考文献:

[1]熊芳芳.语文天生浪漫[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0).

[2]金舒.每天激励孩子5分钟[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孩子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