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食主义 轻生活

2017-12-06卓成华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轻食口味女士

卓成华

轻食:天然、清淡、不过量的饮食方式

轻食主义:一种追求返璞归真的健康生活态度

轻生活是一种减法的概念;现代人的生活无论是心理上或是外在,皆充斥着过多的负担与累赘,轻生活讲究的是一种丢掉的观念,也就是把一切简化到最简单的境界。

“重食”时代:

高油、高糖是美食

晚饭后,亲眼看着儿女们撑得东倒西歪的那一刻,是北京邓女士最开心的时光。邓女士是位美食家,当过知名餐馆的主厨,她在家里做饭,鸡鸭鱼肉经她之手烹饪,香味四溢,常让左邻右舍流口水。

但是,新年刚过,邓女士家就出了状况。在公园跳广场舞时,邓女士突然觉得头晕乏力,女儿急忙带她到医院检查,发现血糖有点高。紧接着,上中学的外孙脚后跟持续多天疼痛,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尿酸高得惊人。医生得知他们家每天晚餐吃得像过年一样丰盛时,告诉邓女士:你们要吃得少一点、味要清淡一点了,否则,没多久剩下的人都会到医院集体报到的。

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说:“古人早就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主,肉类不宜过多,食量适可而止,不可暴饮暴食。老中医也给我们传下养生秘诀: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不偏食不贪食,才是我们正确的饮食之道。”

可历经物质匮乏年代经常吃不饱饭的人,早把这些祖训忘到了脑后,倒是西方的英法等国和东邻日本,意识到过量饮食的危害,推行起少油、少盐、少糖、少量、清淡而不失营养,不给身体造成负担的“轻食”概念。

食材轻:选料清淡低脂

“轻食者”挑选的食材,一要新鲜天然,二要低脂无刺激性。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说:“吃饭其实很简单,就是各种食物都吃一些,粮食和蔬菜为主,鱼、禽、蛋、肉为辅,经常吃奶类和大豆类食物,适当吃些粗粮和坚果;三餐均匀,不要吃多了就行。”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随着夏季的来临,新鲜自然的果蔬源源不绝地上市,春笋、莴笋、芦笋、蚕豆、豌豆、韭菜、菠菜以及各种菌类,鸡胸肉、鱼与虾等都是“轻食者”钟情的好食材。真正的美食是自然生长的食材,刚采下,立即做,不复杂。

顺应时间,顺应地域,顺应自己的体质去选择自然生长的食物,尽量少食用速冻食品、加工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重食”菜单。管住了嘴,也保护了胃,就守住了健康。

烹饪轻,油盐添加少、加工简单

很多人喜欢重口味的食物,几乎是无辣不欢,炒菜离不开各种酱料,烹饪也采用烤、炸、煎等方法,将食材加工得失去了原味。

这种偏向“油、咸、辣”的重口味,导致的健康问题随之凸显。追求重口味的人群易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特别要求:成人每天食用盐不超过6克,烹调油为25~30克,糖控制在25克以下。而采用烫、蒸、炖、煮等烹饪方式,用尽量简洁的制作手法,添加尽量少的调料,保持食物的原味,是保证清淡饮食的最好方式。

食量轻,七八分饱就住口

过年过节,生日婚宴,中国人总是喜欢大吃一顿以示庆贺。丰盛的菜肴吃得多,吃得快,都是肥胖、慢性病的发源地。这时候才发现,果腹、止饥、分量不多,营养不缺,还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吃饱的“轻食”,才是健康生活的前提保证。

饭前喝汤或粥会提前产生饱腹感,放慢进食速度会让大脑接收到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的信号,都有助于防止暴飲暴食。

洪昭光说:“七八分饱的概念有人说不好掌握,其实你吃到还有点饿、还能吃、还想吃时,赶紧离开饭桌,这就是七八分饱。”

邓女士再做饭,挑选食物尽量符合三低一高(低糖分、低脂肪、低盐分、高纤维)的标准,取代过去的大鱼大肉。开始家人对寡淡的菜品有点抵触,但没多久,看到邓女士的血糖稳定了,她外孙的尿酸也降了,一家人又开始向四邻介绍“轻食”的好处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轻食口味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轻食”——时尚也健康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HUB桌游轻食
女士找茬
不止于「轻」の轻食饮料
轻食主义让生活更“轻”一点
口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