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访藤花旧馆

2017-12-06孙友田

雨花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古井紫藤徐州

孙友田

拜访藤花旧馆

孙友田

常州,是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

前几年,又在藤花旧馆的遗址上,建起了苏东坡纪念馆。

初次拜访藤花旧馆是在1981年。

那次,也是来常州参加诗会,是《诗刊》社举办的。

诗会期间,听说天宁区有个藤花旧馆,是苏东坡寓居和终老的地方。

由于激动,没搞清具体地址,就跑出来寻找。

问一位淘米的老妈妈,她让我去问居委会。

问一位散步的老工人,他让我跟着他走。

老工人崇拜苏东坡,能背诵“明月几时有……”不过,他叹口气,说,藤花旧馆里什么都没有。

穿街越巷,终于见到了藤花旧馆。

门楣上的“藤花旧馆”四字,被抹上了白粉,院落冷冷清清,恰似吊唁的心情。

我问:苏东坡手植的紫藤呢?

老工人踢了踢墙角的一堆石头,说,这下面就有紫藤的根,我相信它不会沉默太久。

那次拜访,距今已有36年。

这次再来拜访,藤花旧馆露出真容。

紫藤繁茂,花木扶疏,前来景仰苏公的人络绎不绝。

纪念馆占地500平方米。

面积不大,却是中华儿女景仰苏东坡的圣地。

常州诗人颜正源为我们讲解。他现任苏东坡研究会副会长,编辑《苏学通讯》。

我们这几个写诗的人,都是苏东坡的粉丝,每逢提到苏东坡,都会肃然起敬。

朗读“大江东去……”,心中依然惊涛拍岸。

朗读“十年生死两茫茫……”,双眼依然热泪盈眶。

走进藤花旧馆,迎面就看到苏东坡铜质坐像。

您真的又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吗?

头戴方冠,美髯飘胸,泰然睿智,双目含情。

身旁的鲜花为您绽放,虔诚的人啊向您致敬。

那紫藤和海棠是您的最爱。

尤其对海棠情有独钟。

“东风袅袅泛祟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海棠》,是您写给黄州海棠的传世之作。

黄州是您被诬陷遭贬谪的地方。

在那阴暗的岁月里,那株海棠用高洁和艳丽,陪伴您的孤寂。

您是爱花的君子。

您是诗坛的勇士。

您一生经历了北宋五任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大赦,您66岁,暮年迎风破浪,由儋州达常州。

您一生出任过八州太守: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

在您任徐州太守时,遣人去徐州西南白土镇访获石炭,一首咏煤的《石炭并引》横空出世。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豪放的诗人,为古老的石炭放歌,为徐州的煤窑立言。我就是读着您这首咏煤经典,把姓名写在徐州煤田。

一盏矿灯与青春作伴,走进文学梦。

您引领我爱煤,一爱就是一辈子。

我也变成了煤,“我是煤,我要燃烧。”

您引领我写诗,一写就是六十年。

写出了诗集《煤海短歌》《煤城春早》《石炭歌》……

恋恋不舍暂别铜像,走进藤花旧馆内。

一口古井在院内等待,已经等待千年。

斑驳的古井,曾与东坡相识,是馆内唯一的宋代遗存。

井栏虽然破损一块,也不补上,让其保持原汁原味的北宋风韵。

古井是镇馆之宝。

古井的水,滋润过东坡,滋润过砚池。

那滴滴甘泉已化作诗文经典,再滋润中华文脉,百姓心田。

我在留言簿上写道:“北宋苏轼井,滋润我一生。”

诗人冯亦同写道:“从川江追你到扬子江。”

楠木厅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取名眷君堂。

眷君堂内三尊塑像,苏东坡居中,一侧为其好友钱世雄,一侧为径山寺长老维琳。他俩一直陪伴东坡,陪伴他走完最后人生路。

眷君啊眷君,“不思量,自难忘。”

眷君堂东侧,为东坡终老房。

这是个最让人眷恋的地方。

这是个最让人伤心的地方。

公元1101年,阴历7月28日,大诗人苏东坡在这里合上洞察尘世的双眼。

房内陈设,从茶几书桌,到玫瑰椅、罗汉榻,都是按照宋代风格制作的,并还原当时布局。

睹物思人,悲痛万分。

房前屋后遍植青竹。

青竹也是您的最爱。

我们背诵您咏竹的名作:

“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您却再也看不到摇曳的竹影,听不到竹叶的婆娑了。

一根根青竹,都像您和您的诗。

清高潇洒,坚韧不屈。

气节挺立,正直傲世。

诗魂已随大江东去。

走向浩瀚,走向蔚蓝……

猜你喜欢

古井紫藤徐州
江苏常州前桥村遗址古井群
疫散待春回
紫 藤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古井
一路落花香(下)
苍老的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