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

2017-12-06张振伟

汽车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作台光敏选择性

3D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

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其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因而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目前,众多关于3D打印的文献中,称3D打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3D打印的整个制造过程是一种智能化的制造过程,不需要使用夹具和切削工具。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够根据需求对组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因而能够实现制造业的定制化生产。鉴于3D打印所具有的众多优势,汽车行业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

利用3D打印实现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时,首先需要借助CAD软件建立零部件模型,之后将其转化为立体光刻(STL)文件。然后将定义的参数和STL文件输入到3D打印系统中,生成数字模拟切片。最后,3D打印机依据数字模拟切片的形状进行逐层打印。完成后,还需要从基板上将打印后的零部件移除。

目前,3D打印技术具有多种不同的层结构生成方式,包括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工艺(SLA)、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工艺(SLS)和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工艺(FDM)。SLA是将液态光敏树脂材料放入加工模具中,保持工作台与液面相差一个截面层的高度,之后利用激光按照预定的程序数据对光敏树脂表面进行扫描、液体固化,不断重复直到形成3D零部件。SLS是将工作台温度升高至粘结剂和塑料混合粉末的熔点,之后将液化后的粉末材料按照预定的截面轮廓进行激光烧结,形成3D零部件,最后再进行冷却处理。FDM是采用热熔喷头对热塑性丝状材料加热,将其熔化成半液态,再通过喷头挤压出零部件的截面轮廓,通过喷头在工作台上的往复运动,逐层形成薄片。重复该过程,形成3D零部件。

利用3D打印完全取代汽车制造中的传统技术,还需要解决3D打印技术的材料和设备等问题。

刊名:IEEE Potentials(英)

刊期:2016年第35期

作者:Choon Wee Joel Lim et al

编译:张振伟

猜你喜欢

工作台光敏选择性
一种连体式硅橡胶按键加工用注塑模具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光敏色素A参与苜蓿秋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选择性电沉积方法用于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镍
Fe修饰石墨烯的结构及其析氢性能调控研究
锂铝硅系光敏微晶玻璃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探究
鸣律
智能工作台
闭式机械压力机自动交换工作台结构设计研究
选择性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