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城市管理的“绣花针”

2017-12-05张迎辉

上海人大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绣花针隔离带人大常委会

张迎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7年全国人代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绣花离不开绣花针,代表建议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绣花针”,这里就讲讲其中的一枚。

反复提及的代表建议

2009年前后,时任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的余国强在吴中路500号附近路口曾亲眼见证了八次交通事故,事故的频发引起了余国强对该路段交通的密切关注。他通过多次现场勘察后发现,此处车道并线,车流汇合,道路中心隔离带反光标识设置却不够规范合理。反光标识对车辆驾驶员来说至关重要,设置规范可以对道路走向起到预先警示作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余国强找到了问题症结,立刻就此事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有关部门也采纳了意见并采取了路口整改措施。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又多次反复到现场观察,该路口没有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

故事讲到这里,才仅仅是个开始。排除了一个路口交通隐患的余国强代表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全市所有的道路反光标识。经过一年多“压马路”式的认真调研,余国强发现,在全市范围内还有许多路口都存在反光标识不清的现象,而且标识五花八门,有桶状、柱状、点状等等,式样不规范,不能给驾驶员明示,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

余国强心系全市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危。从2009年关注反光标识始,他不仅连年提出内容相同的代表建议,还在大会审议发言、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场合就此事呼吁。到2016年全市统一安装路口警示(反光)标识为止,余国强所提代表建议的办理过程也经历了前后七年的波折。

2011年1月,余国强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关于统一上海市道路中心隔离带两头反光标识标准的建议”。因涉及承办部门职能的划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换届后,连任市十四届人大代表的余国强的关注点却没有换。2013年1月,他再次提出了“关于统一上海市道路及近郊中心隔离带两头反光标识的标准建议”,并呼吁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承办部门承诺了在吴中路500号设置试点的基础上再扩大试点工作,但试点效果不理想。

2014年1月,他第三次提出了“关于统一上海市道路及近郊中心隔离带两头反光标识标准的建议”,继续督促有关承办部门落实办理责任。

2015年9月,有关承办部门在统计完成全市所有道路的路口标识状况基础上,着手设置了“主要以红白警示杆、反光膜形式为主,部分设置LEC或LED警示柱”的路口警示(反光)标识,并于当年落实了工作总量的55%。由于新增警示(反光)标识,2015年尽管尚未全部完成警示(反光)标识的安装,但全市路口伤亡事故率已同比下降6%,成效初步显现。

2016年,在余国强的多年坚持下,在市人大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市1401條道路共计6065个交叉口隔离带的端部终于完成了警示(反光)标识的新增和整治。

此时的余国强才“一身轻松”,终于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可以有交代了。

几千张照片背后的“工匠精神”

余国强前后七年提出的三件代表建议,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中包含了他多年实地调研的心血。在2011年,他第一次提交代表建议时,他的建议附件中就提交了四十余张照片,反映出全市反光标识设置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标准的状况。直至2014年,历经四年时间,他通过实地调研、外出访问等方式,收集了几千张照片,其中既包括了因反光标识缺位而导致的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照片”,也包括了在实地调研中拍摄的本市部分路段标识不规范的照片,还包括了一些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照片。

让余国强“执着”于设立警示(反光)标识标准,规范本市路口警示标识的重要缘由之一,就是那些在英国、日本等国家所拍摄的隔离带标志标识照片。一张张标准统一、设置合理、干净整洁的标志标识照片,与上海道路标识不规范的照片形成了强烈对比。“祸患常积于忽微”,从大小来看,警示(反光)标识占地面积仅约1平方米,全市需要统一安装6065个警示(反光)标识,共计占地面积6065平方米。上海这座城市的总面积是6340平方公里。小小的警示(反光)标识即使全部聚在一起,也不到上海总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但从作用来看,警示(反光)标识关系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交通设施代表了上海大都市的形象”。对比了照片之后,余国强更加坚定了要改变上海路口警示标识现状的决心。

几千张照片不是简单的几千个“咔嚓”,而是余国强持续关注的几千个日日夜夜。余国强每到一处,只要有机会就去查看当地路口的反光标识。看到好的经验和做法,他就思考上海应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设立标准。这几千张照片反映的是上海警示(反光)标识的现状和未来,凸显的是余国强在履职中的“工匠精神”。

督办“微创新”推进代表建议落到实处

余国强在提出“关于统一上海市道路中心隔离带两头反光标识的标准的建议”后,为了将这件代表建议真正落到实处,2014年11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专门就这件代表建议召开了一场督办座谈会。会上,余国强运用实例剖析了规范警示(反光)标识的重要性。政府部门也列举了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对办理进程作了解释,归纳起来有四个原因:一是国家层面没有统一规定,二是职责划分不明晰,三是属地化管理导致各区实施进度不同,四是标准制定需要研究。对此,余国强与其他与会代表都认为只要有为群众办实事的诚意和决心,困难是可以逐步克服的。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情况,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表示将带队进行实地察看,并要求相关专门委员会做好督促落实工作。2015年1月20日,常委会领导与承办部门共赴实地开展调研。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视和市人大代表的坚持下,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警示(反光)标识设置的推进工作,明确了本市将实现城市道路隔离带警示标识的“全覆盖”目标。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6065个美观、牢固、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要求的警示(反光)标识陆续出现在城市各条路口。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督办是督促落实代表建议办理的重要手段。这次督办,获得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实地调研,持续关注,创新了督办方式,同时也促成了这件代表建议获得最终解决。要真正解决落实一个代表建议,既需要代表发挥“工匠精神”,综合运用各种履职手段,利用各种履职机会,持续不断地呼吁,也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为代表履职提供的各种服务保障。

本届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在丰富代表的履职手段上着力下功夫,与此同时,代表建议办理和督办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代表建议工作仍将继续坚持“微创新”,迈小步、不停步,为代表履职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小小的反光标识为城市交通安全提供了重要警示,为整个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如果把上海这座城市绣成一幅精美图画的话,余国强代表的这三件代表建议就是“绣”在了道路交通安全的经络上,让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愿景绣图更立体精细、和谐美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绣花针隔离带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漂浮的绣花针
能漂浮的绣花针
绣花针
大空间公共建筑防火分区及隔离带设计分析
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防火施工控制
隔离带
“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