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队员成长需求的自动化少代会系列活动的探索实践

2017-12-05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冯洁

少先队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少代会少先队员大队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冯洁

基于队员成长需求的自动化少代会系列活动的探索实践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冯洁

少先队代表大会,简称少代会,是少先队大队或大队以上组织和机构召开,由队员代表为主体参加的会议,是同级队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有商讨、决定一个时期队的重大事务,选举产生队工作领导委员会的权力。可以说,少代会是少先队员在学校期间体验民主,体验自主、自制的重要活动。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少先队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动化意识,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民主意识,我校大队部在策划组织本次少代会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体验民主——过程全民参与形成自动化机制

队员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历程中,少代会无疑是他们接触民主,切实感受民主制度的重要途径。那么何为民主呢?在百度词条中搜寻可以得到以下解释: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那校园内的民主是如何产生的呢?关键就是在形成一套能够让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的民主竞选自动化机制。

我校有30个中队,根据方案,每个中队将民主推选出2位符合条件的队员作为候选人,5位队员作为少代会代表。60名候选人将进入笔试与面试环节,只有笔试和面试成绩的总和排名前50名才能晋级到下一轮的竞选环节。

在以往的少代会开展过程中,由于60名候选人人数过多,校园的实际时间和空间比较有限,因此选择了候选人与少代会代表以及辅导员代表共同分成几组,按组别同时进行面试打分的方式。这样做虽然极大地节省了空间与时间,但是候选人和评审都被分组了,无法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候选人临场应变的水平以及对少先队活动的看法。

因此在今年的少代会筹备期间,大队部充分发挥队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作用,在几次大队部例会与大队委员们共同协商策划后,决定将本届少代会的面试环节改成热播擂台节目《最强大脑》的当面问答形式。即请30个中队的150名少代会代表们一起坐在台下当评委,60名队员带上号码牌,一个个轮流到大舞台前抽取喜欢的数字,主持人当场点击屏幕上的数字显示题目(有关于校园队活动开展建议类的,有组织策划新活动类的等等),候选人当场回答,150名少代会代表当场为每个候选人打分。同时比赛现场还同步录像直播,全校的师生都能见证这一时刻。

这种套用擂台节目抽签问答的形式,刺激又有趣,能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因为是现场即兴发挥,也避免了候选人为了准备一个演讲“全家老少出动”的现象发生,较大程度地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也大大增强了队员们的参与度。

可是,150名队员要为60名候选人打分,算下来一共有9000个数据要统计,学校没有配备电子投票设备,那怎么办?少先队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让队员自己来解决,在前期大队部的讨论中,笔者与委员们集思广益,想到了事先招募并培训“计票组志愿者”,将150份选票分成30个小组,每2名队员一组进行第一阶段记录,再由6组队员每组负责10个候选人,再汇总第一阶段的投票成绩。2人一组确保了相互监督的公正性,递进式的计票方式使每个人分到的工作量也不会很多,确保每个队员可以自主自动地完成任务。

这样的计票机制不仅实现了让每个代表的投票都有意义,真正尊重队员们的选择,也培养了队员们统计数据、整理结果的思维与能力。更使队员对“民主”二字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体会,事后很多参与计票、组织策划本次竞选的队干部队员都感叹道:“原来要实现民主需要这样大的人力成本,和如此环环相扣的规则。”可以看出这样小小的改变,却启发了队员们辨证全面看待问题的视角——他们参与了整个民主有些“冗长”的过程,知道实现民主的不易之处,才更能了解中国从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进步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是多么地艰难。民主是有时间和效率上的代价的,正是因为这些代价,能实行才显得可贵。这种深刻的民主体验是在课堂中难以企及的。

二、主动发现——通过自主调查研究生成提案

在笔者看来,少代会作为全校少先队员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肩负的育人价值不仅仅只是选举和提出提案。现在的少先队员能收集到很多资源,也非常善于发现问题,但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孩子们常常只能抛出一个看似“精妙”的问题,却缺乏层层剖析问题的成因、用科学方法调研分析问题、从而探索出解决方式的能力。这是课堂学科学习中扁平式的提问、回答产生的思维惯性,要引导队员学会立体的、解构地看待分析问题,并学会自主设计探究,少代会提案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因此,活动前期在经过学习部几位科学素养和理科学习都非常出色的大队委员讨论后,大队部特别在布置提案前制定了全校性的提案培训方案,同时也修改了提案的结构,给队员列出详细的思维路径:现象调研(基于现实发现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层分维度分析现象)——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角度的问题提供不同角度的解决方案)——所需支持(明确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实现提案的意义)。

提案主题中队撰稿人日期提案内容(请描述具体解决方案或是活动设计方案,可附页)现象调研:需要解决的问题:1.2.3.解决方案:所需支持:

同时,学习部的大队委员也初步分享给全校的队员一些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用实例帮助队员在调查不同问题时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调查比较复杂的问题就可以用问卷法,自己出题目,请相关同学来做,并统计数据,形成依据。

观察法:

●观察表面现象

●固定时间、地点观察

问卷法:

●调查较复杂的原因

●多利用选择题、是非题

采访法:

●调查主观内在原因

●随机发生随机采访

在给予队员充分的时间实践后,成果是喜人的,本次少代会上队员们撰写的提案表常常附着一小叠手写的调查问卷,队员们对共同商议、共同研究问题产生了兴趣,虽然提案上的语言还略显稚嫩,但和以往相比,做过真实调研的提案内容更加地中肯,队员从过去一味地“挑毛病”,到如今经过调查研究后也能发现有些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对学校也有了更清醒更客观的认知,学会了用包容和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反观真实的社会,也不正是这样吗?只知其然的民众总是很容易被表面的问题激怒、愤慨,而知其所以然,善于思考发现的公民却可以理性地看待问题。真实的世界很少有完全能被解决的问题,多的是相互的努力和理解,少代会提案的产生过程因队员的自主发现而变得更有分量和意义。

三、自主表达——戏剧与辩论让每个队员说话

我校的校本特色是教育戏剧,就是用戏剧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在本次少代会中,更是利用了我校教育戏剧的资源与优势,结合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旨在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少代会期间的每个过程。

少先队要培养的队干部绝不是独行侠,不仅要个体十分优秀,更要能在团队中发挥优势。因此在候选人经过了笔试和面试后,50位晋级的队员要随机抽签分成10个小队进行团队竞赛。他们的任务是将根据抽签抽到的一个行规主题(比如“课件文明不打闹”“午餐静静不挑食”)自主编排一个行规戏剧小品,由红领巾电视台拍摄进行全校播放。每位队员将找出5个心仪的小队和30名心仪的队员告知少代会代表,少代会代表将统计收集“民意”,结合队员个人在少代会当日的当场演讲,而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在这种团队协作的竞赛制度中,队员们既是队友又是竞争者,他们必须学习取长补短,学会协作,学会共赢,这也是他们成为大队干部策划、组织、协调、服务队员而必须要具备的素养。而用戏剧小品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行规,不仅极具可看性,也让队员们在认真收看的过程中加强了关注行规、提高公民素养的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少代会当天现场上,优秀提案的所在中队也在事先自主编排了“提案Show”,用快板、三句半、小品等形式,让更多的队员能够对提案的内容“心领神会”,一些提案内容由相关学校对应的部门在表演结束后当着全校师生进行解答,还有一些有争议的提案问题,则各派正反方代表上台进行辩论。比如“上课到底能不能带手机?带了老师能不能没收?”队员们从人权、物权、规则意识和法律等角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

(1)如班级全面禁止携带手机必须由中队辅导员全员告知。

(2)特殊情况可以与老师事先申请,得到同意后方可携带。

(3)特殊情况携带手机上课一律不允许拿出来,如拿出来视作违规。

可以看出,最后达成的结果双方都作出了让步,其实我们现代民主社会的政策制定也正是让各个立场的代表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充分的多方表达后最终达到compromise(妥协)和WinWin(共赢)。辩论引导队员们学会站在更全面的立场去看待事物,他们也在自主研究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会了表达自我与聆听他人。

结语

少先队的自动化指的是少先队组织引导少年儿童在集体生活中经过自主实践、发展自主精神,锻炼自主能力,养成自主习惯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少先队员在自己的小社会里学会自治——学习集体自治和个人自治。通过本次少代会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看似放手让队员去做的活动要有教育的意义,要让教育真实地发生,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队员的成长需求和成长话语权;只有尊重孩子的生命,才能促使孩子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迸发出生命的活力与快乐的自主,才能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感知社会、感受生命、发现自我——那就是具有“生命自觉”的成长。

猜你喜欢

少代会少先队员大队
走近少代会
“纸”爱少代会
“纸”爱少代会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您好!全国第八次少代会
驱猴大队
大队委竞选记
少先队员
永远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