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之光 惠于百姓

2017-12-0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

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剪纸民间文化遗产

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 韩 静

非遗之光 惠于百姓

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 韩 静

非遗之光,惠于百姓。非遗的传承需惠于百姓,贴近生活,毕竟非遗文化来源于民间,取材于民俗,应用于百姓生活。文化要振兴,必须走向民间、回到民间,回到发展的源头。非遗要发展,必须要深入生活,把创作扎根在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真正实践起来、忙起来,使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耀州窑的大倒流壶、直口玉壶春色泽光润,瓷器精湛,给人别致风雅之情;河北易水砚的金秋、绞胎瓷精巧秀丽,底蕴深厚,给人宏伟壮阔之感;廷怀窑的龙头杯、茶具瓷器精美,触感滑润,给人静雅幽深之意。

非遗之光,与时俱进。非遗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保护,没有发展是走不远的。一旦非遗作品成为纯正艺术品时,它其实失去了传统非遗的意义。作为非遗的传承人与发展者,要一手托着传统,一手连接未来,在原汁原味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思考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和时尚跨界融合,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时尚贴近年轻人的思维,把剪纸、皮影、年画等元素根植进去,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好地提升非遗的知名度,而时尚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创作灵感,实现新的飞跃。

非遗之光,文化信仰。非遗的传承需要文化信仰,文化信仰从本质上来说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度信任,相信本民族文化具有引导和帮助民族应对时代挑战、思想撞击的强大能力,进而对本民族文化意义和价值自觉认同、自觉守护和自觉皈依。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根基的坚信和守成,也体现在积极影响世界的能力。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负责任大国,中国有必要在自知和自信的基础上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等普遍价值,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样式,传播给全世界、全人类,让世界了解中国、接受中国、欢迎中国,也让更多民族和国家受益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仅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万多处。这些精彩绝伦的中华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堪为民族精神传承、文脉延续的重要象征,也是人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

非遗若不能随着时代演进和发展,必然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今随着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形式已经成了非遗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四川崇州市道明镇的竹编;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泥塑;浙江龙泉市的青瓷与温州瓯绣;贵州的侗布、刺绣、造纸;福建的惠和影雕、蔡氏漆线雕;山西的平阳麻笺、剪纸、面塑;湖北的汉绣、黄梅挑花、孝感雕花剪纸等一些传统工艺,都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社会群众、感染民众生活,为开创非遗保护的新局面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想法。

非遗之光犹如璀璨夺目的星光,暖化人心,指引非遗传承前进的道路;非遗之光似皎洁无暇的明月,感召心魂,支撑非遗传承发展的命脉;非遗之光像一汪清澈无际的湖泊,容纳万象,净化非遗传承发展中的杂碎。我们要将非遗事业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与使命,让非遗保护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竭尽全力地付诸实践,让非遗文化不再是“老古董”,而是新时代的光芒感召。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文化遗产保护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