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践行教育新使命

2017-12-01吴秀娟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平发展教育

吴秀娟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文简称十九大)闭幕。教育界人士在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教育成果“点赞”的同时,不忘新的历史时代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让百姓共享教育红利

“要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总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策的总基调,就是要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完善资助体系,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是未来中国教育的重点工作。

“这些构想落实了,我们就能给老百姓送出一串‘红包。”陈宝生说,第一个“红包”,是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5%,普惠性幼儿园占幼儿园的80%以上。第二个“红包”,义务教育阶段,到2020年,大班额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第三个“红包”,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基本普及。第四个“红包”,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总体上看,我国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朝着‘上好学的新的历史目标迈进;已经实现了‘大起来的目标,正朝着‘强起来的目标努力。”十九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肖国安坦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这是一个历史分水岭,也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迈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一是教育供给从总量增长向优化结构布局转变;二是教育质量從片面追求升学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三是教育公平从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转变;四是教育资源从重点配置向基本均衡配置转变。”肖国安说。

“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民心所向。”来自常德市石门县的教师刘斌,是乡村教育的一名见证者。聆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他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教育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教育公平不仅是价值理念、发展目标,更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公平追求的是一种理想、公平、正义、高效、优质的教育。”

谈及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肖国安表示,教育发展必须在推进教育公平上精准用力、持续加力,既要拓宽教育公平“量”的维度,在均衡配置资源上出实招,又要厚植教育公平“质”的深度,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求实效,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除了进一步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以外,更要在均衡配置优质师资上下功夫。”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心小学教师刘传斌认为,教育的发展关键在师资。

2013年,我省颁布《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2015年,《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出台……一系列面向乡村教师群体的政策旨在让更多的乡村教师能够安心从教,幸福从教,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在刘传斌看来,国家层面及当地政府应努力构筑更具竞争力的待遇保障体系,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师资均衡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才能有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让每所学校都发展起来,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与十九大精神同频共振

“习爷爷,我很想请您来参观我们的学校。校园里的琅琅书声,那是同学们求知的渴望;操场上的飒爽英姿,那是同学们拼搏的勇气。我们盼望着您的到来!”“习爷爷,我为自己许下美好的少年梦想,奋发向上,为早日完成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一份小小的力量。”……在“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自己的志向与梦想,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与期盼。

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许多学校借着召开十九大的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在龙山县桂塘镇九年制学校,学生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实况直播,与家国大事“零距离”对接,是该校政治启蒙教育的重要一课。在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少先队主题活动邀请师生共话成长,畅谈家乡的发展与变迁……无形之中,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已不仅是教师之间探讨的话题,也成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实践。

陈宝生在教育部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强调,要动员组织专家、学者、教师开展十九大精神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各种符合教育实际、深受师生喜爱的鲜活方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河南漯河市郾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师于素凯看来,党的十九大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好时机。例如组织学生收看十九大的相关电视节目,让他们真切感受代表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这远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有效。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盛会,关心国事国情,给他们上一堂公民教育课,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平发展教育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必须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