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2-01郭锦锦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胃管肠梗阻胃肠

郭锦锦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优质护理在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郭锦锦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60例EPII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CG组和YZ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YZ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结果:YZ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CG组患者,YZ组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拔除胃管的时间均早于CG组患者,YZ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CG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EPII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优质护理;胃肠减压

炎性肠梗阻是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EPII的发生时间在术后的2周内。EPII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1]。此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身体的恢复。因此,对EPII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在EPII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不错。为了进一步分析此护理方法在EPI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例EPII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CG组和YZ组。在CG组中,有女性17例,男性13例。他们的年龄为19~72岁,平均为(47.38±5.67)岁。其中,进行阑尾切除术、肠破裂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有10例、6例、4例、6例、4例。在YZ组中,有女性11例,男性19例。他们的年龄为21~69岁,平均为(51.41±4.89)岁。其中,进行阑尾切除术、肠破裂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有5例、8例、6例、5例、6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在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治疗,且在术后的2周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2)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临床医生指导两组患者禁食,对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排便的情况,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在此基础上,对YZ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1.3.1 进行心理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出现恐惧、焦虑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不断鼓励、安慰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2]。

1.3.2 进行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腹痛、腹胀症状的程度,详细记录其每日排便的次数及大便的性状、量及颜色。

1.3.3 进行肠胃减压的护理 在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其胃液的性状、颜色及量。患者的胃液若为咖啡色液体,且总量超过了500 ml,说明其发生了应激性溃疡,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为了预防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使用15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胃腔,3次/日。在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其进行全胃肠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经导管为其输入营养液,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观察其腹痛、腹胀症状的程度,严格控制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同时,护理人员保持患者导管的通畅,避免其导管扭曲、受压。保持患者穿刺部位敷料的干燥、清洁,定时为其更换敷料。当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减轻,其肠鸣音恢复正常,开始进行排气,说明患者肠梗阻的症状有所缓解。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停止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并为其留置胃管。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经胃管为患者输入80 ml的生理盐水。输入生理盐水后,患者若无明显不适的症状,护理人员可为其逐渐减少营养液的输注量,让其开始摄入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到让其摄入普通食物[3]。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开始进食的时间及拔除胃管的时间。(2)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调查问卷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的人数+满意的人数)/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患者的平均年龄、住院的时间、开始进食的时间及拔除胃管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YZ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CG组患者,YZ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拔除胃管的时间均早于CG组患者,YZ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CG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s)

组名 住院的时间(d)开始进食的时间(d)拔除胃管的时间(d)CG 组(n=30)19.6±3.7 5.1±0.4 4.1±0.2 YZ 组(n=30)12.3±3.2 3.1±0.3 2.9±0.1 t值 2.167 4.274 5.291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EPII的发生机制是: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后,由于术中操作不当,使患者的腹腔出现炎症反应,其肠壁出现水肿和炎性液体渗出,从而形成一种机械性、动力性、黏连性的肠梗阻。EPII的发生时间在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后的2周内。临床上对EPII患者通常进行胃肠减压治疗[4]。研究发现,在对EPII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期间,对其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不错,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确保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

总之,将优质护理应用在EPII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1]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88.

[2]李晶,常云.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5):1678-1681.

[3]何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24(8):1227.

[4]邓炜琳.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防治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34.

R473

B

2095-7629-(2017)8-01631-02

郭锦锦,1987年6月出生,女,汉族,职称为护师,学历为本科

猜你喜欢

胃管肠梗阻胃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