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2017-12-01王晓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疝的开放式修补术

王晓龙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王晓龙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惠州 516000)

目的:对比分析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某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48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放组。为开放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为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开放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其病情均未复发。结论:与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开放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疝病。在我国,此病的发病率约为1‰~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肥胖症发病率的上升、吸烟人群的扩大,腹部沟疝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疗法,可分为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采用这两种手术治疗腹部沟疝的有效性、安全性在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时间较短,对医师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1],在治疗腹部沟疝方面的疗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次研究对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148例患者均为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某院收治的成年腹股沟疝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临床资料完整。2)非复发疝患者。3)无手术禁忌证。4)非急症患者,无肠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5)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这些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每组各74例患者。腹腔镜组患者均为男性,其年龄为34~84岁,平均年龄为(65.2±14.2)岁,其中有Ⅱ型腹股沟疝患者14例、Ⅲ型腹股沟疝患者45例、Ⅳ型腹股沟疝患者15例、嵌顿疝患者6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42例、ASA分级为Ⅰ级的患者41例、为Ⅱ级的患者30例、为Ⅲ级的患者3例。开放组患者均为男性,其年龄为33~81岁,平均年龄为(64.7±12.5)岁,其中有Ⅱ型腹股沟疝患者16例、Ⅲ型腹股沟疝患者44例、Ⅳ型腹股沟疝患者14例、嵌顿疝患者9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40例、ASA分级为Ⅰ级的患者40例、为Ⅱ级的患者28例、为Ⅲ级的患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压检查、血糖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等。为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及全麻,使其取仰卧位,在其脐部下缘1cm处做弧形或纵形切口,置入trocar及腹腔镜,建立CO2气腹,将气腹的压力维持在8~10mmHg之间。牵开输精管、血管等重要组织,找到疝囊并将其剥离,将其近端结扎,将其远端旷置。在腹腔内放入聚丙烯补片(B/BRAUN 公司生产),使其完整地覆盖耻骨肌孔,然后对其进行缝合固定,在排气后退镜。为开腹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椎管内联合阻滞麻醉,在疝区做一个4~6cm的切口,对疝囊进行高位分离及结扎。将大小合适的聚丙烯补片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及腹内斜肌等部位,逐层缝合切口。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发生并发症及病情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NA),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在进行两组间的比较时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开放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腹腔镜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出现发热的有1例,出现阴囊积液的有1例,出现阴囊水肿的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5%。开放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出现发热的有2例,出现头晕头痛的有2例,出现阴囊坠胀感的有2例,出现慢性阴囊疼痛的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其病情均未复发。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s)

注:与腹腔镜组相比,*P<0.05。

组别(n=74) 手术时间(min/侧) 术中出血量(ml) 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 53.4±9.2 10.4±3.6 8.8±1.3 4.3±1.6开放组 48.4±9.2* 26.3±7.8* 15.3±1.6* 7.7±1.1*

3 讨论

目前,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采用这两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后其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其手术的时间较长[2]。国外有报道显示,与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该文献的调查时间较早有关)。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时间较长。这可能与在腹腔镜下手术分离组织的操作较复杂、需采取的保护措施较多、操作空间较狭窄有关。本次研究采集的样本量较少,未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中我们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治疗双侧疝与复发疝。临床医师只要熟练掌握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在术中操作得当,就可运用该手术有效地治疗腹股沟疝。当然,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受医师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我们相信,随着该手术在临床上应用时间的延长,采用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会明显降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1]江鸣,姜友,汪杰,等.腹腔镜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12):1391-1394.

[2]赵健,郭天康.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Meta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1):86-91.

R656.2+1

B

2095-7629-(2017)8-0086-02

王晓龙,男,1988年出生,广东博罗人,汉族,本科学历,临床医师

猜你喜欢

疝的开放式修补术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一例犬胸膈疝的治疗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