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2017-12-01郭晓明张晓征王燕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疝无张力预防性修补术

郭晓明,张晓征,徐 涵,王燕鹏

(1.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2100;2.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郭晓明,张晓征,徐 涵,王燕鹏

(1.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2100;2.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320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未预防组,每组各有160例患者。对预防组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其术后发生感染,对未预防组患者术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其术后发生感染,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影响。

预防性;抗生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感染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病情复发率低及身体恢复快等优点,现已基本取代传统疝修补手术,成为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法。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皮下血肿、尿路感染等是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切口感染最为常见[1]。过去,临床上普遍认为,在对患者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为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降低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例,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3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随机将这320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未预防组,每组各有160例患者。在预防组中,有男性患者152例,女性患者8例,其平均年龄为(64.5±2.3)岁。其中,有腹股沟斜疝患者150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0例。其中,进行李金斯坦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有115例,进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有45例。在未预防组中,有男性患者153例,女性患者7例,其平均年龄为(67.2±1.9)岁。其中,有腹股沟斜疝患者145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5例。其中,进行李金斯坦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有110例,进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有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2)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3)自愿签署了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术前1周内使用过抗生素进行治疗。2)术前3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3)合并免疫缺陷病、出血性疾病或细菌感染性疾病。4)对头孢菌素过敏。5)病情为绞窄疝、嵌顿疝。

1.3 方法

1)对预防组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方法是:术前30 min,为患者静脉注射头孢菌素。2)对未预防组患者术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只在术前30 min为其静脉注射适量的安慰剂(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为其植入聚丙烯补片,用一号丝线对补片进行缝合和固定,然后用一号丝线缝合其手术切口。术后对两组患者均未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术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切口感染的情况。2)术后,对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3)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4)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未预防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91%。预防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27%。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2.2 术后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的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的比较(±s)

表2 术后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的比较(±s)

注:*与预防组相比,P>0.05。

组别 白细胞住院的时间(d) 体温(℃)中性粒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109/L)未预防组(n=160) 72.34±4.56* 7.76±0.76* 4.18±0.50* 37.2±0.3*预防组(n=160) 71.48±5.01 7.71±0.79 4.17±0.50 37.3±0.3

3 讨论

进行外科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在于避免伤口及相关部位发生感染。过去,进行传统疝修补术前一般不为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而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前是否为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尚存在争议[4,5]。黄卫研究发现[6],对于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前为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对其伤口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与同期未预防组患者相比(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他建议只为存在严重感染情况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李叔强等人研究发现[7],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使用安慰剂在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面差异不明显。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中性粒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住院的时间及体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影响。

[1]罗国德,曹永宽,张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围术期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24-26.

[2]吕波,袁家天,李叔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否的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3,9(7):1318-1319.

[3]常红.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的Meta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

[4]Stammberger HR,Kenney DW.Paranasal sinuses:Anatomicter 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Ann Oto Rhiuol Laryngol,2011,167(suppl):7-16.

[5]阿元,嵇振岭,李俊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6):669-672.

[6]黄卫.糖尿病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5,2(3):260-261,264.

[7]李叔强,吕波,袁家天.糖尿病患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的可行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7):26-28.

[ 8 ]Khan MA,Combs CS,Brunt EM,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Ann Nucl Med,2009,14(2):121-126.

R572

B

2095-7629-(2017)8-0071-02

猜你喜欢

疝无张力预防性修补术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区域阻滞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