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究

2017-12-01郝彩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丁香油窦道根尖周炎

郝彩云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长淮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0)

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究

郝彩云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长淮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讨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80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组。为Cortisomol组40例患者使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治疗,为氧化锌组40例患者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7天内其疼痛发生率。结果:Cortisomol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氧化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与氧化锌组患者相比,Cortisomol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7d内,Cortisomol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15.00%,氧化锌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00%。与氧化锌组患者相比,Cortisomol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相比,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更好。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Cortisomol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是牙科的常见病。过去,临床上常应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但疗效一般[1]。有研究指出,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笔者对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站一门诊口腔科收治的80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组。Cortisomol组40例患者中有男22例,女18例;其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41.0±0.5)岁。氧化锌组40例患者中有男21例,女19例;其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40.5±0.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的可行性。

1.2 治疗方法

为Cortisomol组患者使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常规开髓,采用逐步后退法扩大根管(将根管扩大至30~40号)。2)使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根管进行反复冲洗和消毒,以确保其根管的清洁。3)使用Cortisomol糊剂对患者的根管进行侧方加压填充。为氧化锌组患者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治疗,治疗步骤与Cortisomol组相同[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7天内其疼痛的发生率。

1.4 疗效分级标准

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牙龈无红肿和病理性松动。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根尖周围未出现组织稀疏的区域。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牙龈有轻微的红肿现象,牙齿轻微松动。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根尖周围未出现组织稀疏的区域。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消失,牙齿有松动现象。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根尖周围的组织稀疏区域未缩小。

1.5 疼痛分级标准

0级:无痛感。1级:出现轻度疼痛,无需处理。2级:痛感明显,需进行药物治疗。3级:痛感严重,并伴有牙龈肿胀,需进行引流治疗。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患者的年龄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7天内其疼痛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Cortisomol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6例(占65.00%),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32.50%),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2.50%)。Cortisomol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氧化锌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1例(占27.50%),为有效的患者有20例(占50.00%),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占22.50%)。氧化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31/40)。与氧化锌组患者相比,Cortisomol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疼痛发生率的比较

在治疗后7d内,Cortisomol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为15.00%(6/40),氧化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为60.00%(24/40)。与氧化锌组患者相比,Cortisomol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是牙科的常见病。此病患者可出现牙槽脓肿、牙龈瘘管和牙周袋溢脓等症状,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Cortisomol糊剂的主要成分为泼尼松龙醋酸盐和多聚甲醛。泼尼松龙醋酸盐是一种强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收缩毛细血管、抑制炎性物质渗出等作用。多聚甲醛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可有效地杀灭患者根管内的细菌[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氧化锌组患者相比,Cortisomol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7d内其疼痛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相比,用Cortisomol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更好。

[1]孔耀.根尖脓肿软膏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8):69,72.

[2]刘丹.根尖切除术即刻根管充填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16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20-21.

[3]完颜赛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Vitapex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10):77-79.

R781.34+1

B

2095-7629-(2017)8-0069-02

郝彩云,女,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丁香油窦道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清热止痛方联合丁香油治疗可复性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研究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丁香油水门汀不会影响鱼的安全性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丁香油对斑马鱼麻醉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