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12-01李南阳李春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病灶

李南阳,李春梅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消化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南阳1,李春梅2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某院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在进行治疗后其平均的止血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确切的效果,而且止血迅速、创伤性小。

消化内镜;上消化道出血;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常继发于门静脉高压、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排黑便、呕血、发生氮质血症、血象异常及发热等,其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上,进行迅速的止血是治疗此病的重要措施。临床实践证实,使用口服类药物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起效较慢,效果较差。近年来,消化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研究发现,为此病患者采用消化内镜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或进行电凝治疗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止血的效果[2]。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98例患者均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某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排黑便、血压下降的临床表现,其中有男性52例、女性46例,其年龄为24~52.4岁,平均年龄为(38.2±2.4)岁。这些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进而对其进行抑制胃酸分泌及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吸氧及输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联用去甲肾上腺素与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去甲肾上腺素(生产单位: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634;规格:2ml:10mg)的用法是:每次用温水送服10mg,每隔1~2h用药一次。云南白药的用法是:将6mg的此药用200ml温水送服,每隔1~2h用药一次。在用药后患者的病情若得到改善,可逐渐延长用药的间隔时间,在其出血停止后停药。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消化道内镜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清空其胃内容物,然后使用消化内镜对其进行常规急诊检查。在找到出血病灶后,向病灶上喷洒400U的凝血酶与5mg的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止血处理,然后观察3~5min,若出血停止可退出消化内镜,若出血未停止可再次进行局部喷药治疗,并可将凝血酶的用量增加至1000~2000U。对发生胃黏膜糜烂出血的患者进行高频电凝止血治疗。在必要时,可在患者的病灶周围多点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止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其出血停止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出血停止的判定标准是:患者不再发生呕血,其血压稳定,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呈阴性,其肠鸣音恢复正常。

1.4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呈阴性,不再发生呕血,其胃管引流液清亮透明。有效:经治疗,患者呕血、排黑便的症状显著改善,其胃管引流液的颜色变淡,其血压有所升高。无效:经治疗,患者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进行治疗后止血时间的分析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的止血时间为(0.87±0.34)d,对照组患者平均的止血时间为(1.74±0.87)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平均的止血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穿孔的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其病情痊愈,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4%(1/49)。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8%(2/4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消化道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高的特点。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止血药的方法治疗此病,但起效较慢,止血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消化内镜在诊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消化道手术后局部出血、上消化道血管畸形所致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消化内镜不仅可直接观察到此病患者的出血病灶,还能对其进行局部注射药物及电凝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若发生贫血应及早对其进行抗贫血治疗,并为其补充血红蛋白,然后再酌情对其进行消化内镜治疗[4]。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若发生失血性休克,不可使用消化内镜对其进行治疗,否则会加重病情[3]。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确切的效果,而且止血迅速、创伤性小。为了保障对此病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相关的禁忌证,根据患者出血病灶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止血处理。

[1]崔丽梅.浅析消化内镜治疗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65.

[2]赵学伟.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6,23(2):97-98.

[3]唐睿.消化内镜治疗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6):179-180.

[4]马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6(6):812.

R573.2

B

2095-7629-(2017)8-0032-02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病灶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