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淬炼大医精诚 英才教育生生不息
——专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2017-12-01彭冬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眼视光视光四川大学

文/彭冬林

百年淬炼大医精诚 英才教育生生不息
——专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

文/彭冬林

提及天府之国——成都,在其“慢”生活的背后,不仅承载着3000余年的历史,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还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简言之,成都集历史与未来于一身,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

位于成都市锦江畔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后文简称华西医院),不仅拥有百年历史,医术精湛,更是人才辈出、声名远播。与华西医院同样历史悠久的华西眼科,其前身可追溯到1894年美英基督教会在成都开办的存仁眼耳鼻喉专科医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华西眼科不仅造福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眼病患者,还为中国眼科、眼视光学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如陈耀真教授、李凤鸣教授、方谦逊教授、罗成仁教授、严密教授等,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均成绩一流。

如今,随着眼健康观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眼部健康,然而,不论是医院眼科系统还是眼镜验配机构,均出现了大面积的眼视光人才断层,眼视光人才市场可谓供不应求。而华西眼科以及其代表的华西眼视光,通过教学相长,不仅解决了自身的人才储备,还以自身发展经验,为中国眼视光人才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期《视光第一线》栏目,将聚焦眼视光人才培养,走进拥有百年历史的华西眼科,通过对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西眼科主任医师刘陇黔的采访实录,为您近距离展示一代视光人、医生、教育者的切身体验。

人物简历

刘陇黔,临床医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主任、眼科教研室副主任,四川大学视光学教育和四川省眼视光学学科创始人。长期从事小儿眼科和斜视、视光学,擅长儿童眼病的诊治,各种斜视和眼球震颤矫正手术,各种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的诊断处理。中华眼科学会视光学组委员、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四川医学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视光学组长,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眼视觉保健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视觉发育视光师协会资深会员(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资深会员),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资深会员,《中国眼视光杂志》《四川医学》《中华眼科杂志》编委,国际角膜塑形镜协会亚洲分会中国指导委员会委员。

从历史而来,向未来而去

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于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两年之后,华西医院眼科雏形初现。可以说,华西医院眼科与华西医院本身的历史一样悠远流长。

经过多年发展,华西医院眼科规模日益壮大,科室设置日臻完善,相继开设了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病、眼眶病、小儿眼科、眼部整形、泪道疾病、神经眼科等亚专业,可开展各类眼科手术,同时还设立了屈光手术中心和视光学中心。年平均门诊量约25万人次,年手术量近2万台。现有100多位医、技、护员工,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主管技师和主管护师28人。与此同时,华西眼科还是眼科学和眼视光学博士和硕士培养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担任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眼科学、眼视光学和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现有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10人。

2015年,华西眼科开设眼视光门诊,这也是国内首家由视光师主导服务的眼睛和视觉保健、青少年近视防控、视觉障碍的处置、低视力康复和各种屈光矫正的门诊。门诊由具有眼视光专业丰富临床经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视光师开设,致力于为有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屈光矫正方案和眼睛、视觉系统的基础保健。刘陇黔主任表示:“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种视光学服务模式改变了以往由眼科医师和视光师交叉、病人来回往返的繁琐程序,方便了病患,也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将会是未来眼视光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

华西医学验光配镜中心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华西医院眼科配镜中心,承担了华西医院屈光不正患者的验光与配镜、隐形眼镜配戴和视觉保健工作。中心现有员工40余人,提供医学验光、眼镜定配加工、隐形眼镜验配、视功能检查训练等综合性服务,配合标准化流程操作系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技术优势,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华西眼视光技术和服务的输出端口,验光配镜中心不仅是扎根成都的专业视光医疗机构,也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视光产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四川省眼镜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

上海万明·宝利徕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佩云(右一)、总经理许天灏(左一)和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西眼科主任医师刘陇黔(左二),爱尔集团目邻眼视光邓伟医生(右二)

人才培养,学历教育与成长空间同样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眼科医生有将近3.4万人,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发展中国家“每5万人有一名眼科医生”,虽然勉强达到了这一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眼科从业人员没有缺口。以视光师为例,我国合格的视光师仅有4000多人,但视光师的需求基本与眼科医生相同,这意味着仅验光师就有3万多人的缺口。不论是对医院眼视光中心还是眼镜专业验配机构,眼视光人才的大量缺口已经不言而喻;同时,社会对高素质的眼视光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现有人才储备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眼视光人才的培养及学历教育迫在眉睫。幸运的是,国内不少大学相继开设了眼视光学专业,其中不乏如温州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从最初的专科,到四年制本科,再到五年制,硕士博士深造,眼视光人才的学历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刘陇黔主任介绍道:“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西眼视光人才培养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末。1997年,原华西医科大学经国家教委批准开办视光学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眼视光学本科生,‘四年制’理学培养模式为国内首创,受到了海内外关注;2005年开始招收眼视光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可以说,2000年~2008年之间的9年时间里,华西眼视光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经过10余年的发展建设,眼视光系人才济济,为医院、专科院校和相关企业的眼视光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输送了大批人才,成为推动中国眼视光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展至今,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教育、毕业后再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教育体系,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新加坡理工大学视光学系、美国健康西部大学视光学院、美国伊利诺斯视光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高校提供的学历教育,只是眼视光人才培养的基础,并不能完成市场上现有的眼视光人才缺口补给。事实上,眼视光人才的匮乏,除了学历教育阶段外,更多的是缺乏有体系、较为完善的发展通道,这也是导致高校每年培养出来的视光人才不断流失的原因之一。”刘陇黔主任指出,四年制、五年制本科之后,眼科医生通过两年的规培,可以像升级打怪兽一样不断进入新的阶段,而同样是四年制、五年制本科毕业的眼视光学生,不论是选择去医院、教育行业还是企业就业,发展空间并不大,所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收获之间不匹配,这些都需要行业、国家层面进行解决,而完善、完备眼视光人才的发展晋升通道,匹配其相应的付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未来,大有可为

目前,以视光中心、视光诊所模式等主打专业服务、个性化体验的眼视光服务模式正受到市场的追捧,而许多传统眼镜店向视光中心转型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对于眼镜店不断向视光中心转型这一现象,刘陇黔主任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值得肯定。他表示,“以经营为主的眼镜店转型做视光中心,做好了,本身是可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而其在专业上的缺失,又回归到最初的‘人’的问题上,解决好了‘人’——即视光师的地位、待遇等问题,眼镜店发展视光中心也是有极大优势的。”刘陇黔主任指出,视光中心实际上还是在拼包括销售、专业在内的服务,未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视光服务”将成为推广眼健康概念、推进眼视光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事实上,未来眼视光的发展方向不应局限于医院眼科、视光中心或眼镜店,而是在全民健康体系下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其中不乏视光中心、小型眼科诊所、眼镜店、医院眼科等各种形式,不论是医院视光系还是眼镜零售业,最终将落脚在为消费者服务,提升全民眼健康体验上。对此,爱尔集团目邻眼视光的邓伟医生持有和刘陇黔主任相同的观点,邓伟医生指出,眼部健康需求市场正日益扩大,而医院眼科只能覆盖这部分需求中5%的眼病需求者,仍有95%的眼健康需求市场需要眼镜店、眼科诊所、视光中心等各个机构去消解,基于此,未来眼视光发展势必将更加多元化、差异化,在剩下的95%的庞大市场中来分蛋糕。

更多关于爱尔集团目邻眼视光的内容,详见本栏目下期采访报道。

猜你喜欢

眼视光视光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新见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敦煌古藏文写经《十万颂大圣般若波罗密多经》考论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工匠精神”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守望光明·全面直击眼视光进展与视觉健康——2017西湖论坛在杭州落幕
千年商都 商贸名校——记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