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研究

2017-11-30任雪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8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家庭

任雪莲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研究,了解地方高校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性资助实施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地方高校762名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并且对137名受发展性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大学生最关注和需求的是自身能力发展的问题,占到56.87%;对13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发展性资助前后的综合考评情况,采取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4.42,P=0.000<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展性资助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大学生;发展性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8-0148-03

Research on Development-based Financial Aid Model for Needy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N Xueli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unding and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based financial aid

model implemented on the needy students. Methods: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among 762 college students of phys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a 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37 needy students. Results: College student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ability(56.87%),and the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137 needy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recei-

ving developmental assistance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42,P=0.000<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based financial aid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he needy students, and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m.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based financial aid

1 前言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点,为保障每一名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不仅面临经济压力,而且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1]。现行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通常以解决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为目标,而忽视了大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发展性资助是指在充分满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障性需要的资助前提下,以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长远发展需要,促进他们在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 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某地方高校2013级、2014级的762名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他们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看法和建议,以及他们对于学校在发展性资助育人方面的建议和存在的问题等。对137名接受发展性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接受资助前后两个阶段的综合考评进行比较,通过持续性的跟踪观察,对接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出客观和有效的评价。

3 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情况 研究对象为某地方高校物理与电子工程系、数学系、文学与传播系、外语系等系的2013级(314名)、2014级(448名)共762名学生,其中男生414名,女生348名,具体信息见表1。

学校资助存在的问题 对学校资助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每个人可以选择多个问题。调查发现,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和资助工作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这两项选择比例分列第一、第二,分别为37.02%和35.50%;然后依次为名额分配不科学(24.81%)、资助的着力点过于单一(19.47%)、勤工俭学岗位过少(8.78%)和其他情况(6.87%),具体情况见图1。

大学生需求情况 对大学生需求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需求是自身能力发展问题,占56.87%,远远高于经济问题(9.54%)、学习问题(19.47%)、心理问题(11.83%)和其他问题(2.29%),具体情况见图2。

学生欢迎的资助措施 对学生欢迎的资助措施进行调研,每个人可以选择多个问题。调查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资助措施为拓展资助方式、提高综合能力,占41.22%;然后为增加勤工俭学岗位(33.21%),设立专项助学金、满足生活学习需要(30.15%),建立交流平台、促进交流学习(19.8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咨询(17.18%)和其他(12.21%),具体情况见图3。endprint

发展性资助效果评价 对137名接受发展性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在接受发展性资助前和接受发展性资助后两个阶段的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调查发现,这137名学生接受发展性资助前的综合考评得分为75.00±8.56,接受发展性资助后一个学期综合考评得分为78.62±8.13。采取配对t检验,对这137名学生接受资助前后的综合考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4.42,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4 结论

不断完善國家助学制度,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资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2]。实施学生资助政策,主要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促使其成才,使学生能综合发展,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对某地方高校物762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资助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和资助工作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这两项选择比例分别为37.02%和35.50%;然后依次是名额分配不科学(24.81%)、资助的着力点过于单一(19.47%)、勤工俭学岗位过少(8.78%)和其他(6.8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一直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认定标准。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每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贫困人员的界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生源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出具一份证明,但是有时证明存在一定水分,这大大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造成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认定的科学性,以保证资助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开展[3]。

大学生最关注的需求是自身能力发展问题,占到56.87%,远远高于经济问题(9.54%)、学习问题(19.47%)、心理问题(11.83%)和其他问题(2.29%)。最受学生欢迎的资助措施为拓展资助方式、提高综合能力,占41.22%,高于增加勤工俭学岗位等。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4]。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自身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说明开展发展性资助的急迫性与必要性。

对13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发展性资助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对照比较:接受发展性资助前,137名学生的综合考评得分为75.00±8.56;接受发展性资助后一个学期,综合考评得分为78.62±8.13。采取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4.42,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发展性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学生工作处相关领导和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负责对学生发展性资助工作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对发展性资助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学生工作部(处)助学管理科负责制定管理办法,监督院系资助经费使用,考核院系相关工作,分析评价资助效果等;院系成立发展性资助工作指导小组,负责落实本院系发展性资助工作和制定本院系发展性资助实施管理方法,开展资助项目的申报立项、项目指导、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这些措施可以充分保证发展性资助在实施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尽最大努力来保证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帮扶[5]。

结果显示,接受资助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说明发展性资助在充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障性需要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在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虞莉.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7):132-133.

[2]马彦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孔慧兰.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学园,

2014(14):55-56.

[4]刘秀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及对策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3):148-149.

[5]霍庆媛.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素质提升的高校资助文化建设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29):54-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