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有效投资增长思考

2017-11-30刘雅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河北省民间效率

刘雅婷

有效投资是指经济体系中的投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地配置,投资所产生的产出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形成新增存货或积压。推动有效投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经济效益、促进民生改善,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河北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支持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也大幅提升政府对社会的服务保障能力。但是从投资效果看,存在着投资结构不合理、效率下降、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等问题,需要深挖原因,提出可行对策。

一、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两者相辅相成,同频共振。投资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则可促进投资更有效益。受资源禀赋因素影响,河北省产业结构与投资结构均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十五”以来,河北省主要投资进入重化工业领域,形成了重化工业特征明显的产业结构。以“十二五”期间为例,第二产业投资重点为钢铁、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且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2.34%;第三产业投资重点为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投资的69%;而对投资效率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则投资较少。二是工业投资近几年增速回落趋势明显,影响了投资的整体效益和效率。工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直接投资与技改投资却出现双降,直接投资由2011年的29.2%下降为2017年上半年的0.8%,技改投资由2011年的42.9%下降为2017年上半年的-1.3%。行业投资整体低迷,重大项目接续乏力,新兴产业投资支撑不足等问题突出。

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应突出抓好三个领域的投资,即工业和技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发展服务业投资。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内容。要坚决贯彻中央化解过剩产能的战略部署,加快去产能,坚决关停重污染企业;大力投资传统产业技改,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品牌附加值;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运用,实现从河北制造到河北智造的跨越,进一步提升河北制造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整个国民经济领域,它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集中的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补齐中高端供给短板,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要围绕地域特色和重点领域,集中配置优质资源,发挥投资强度优势,提高时间空间效率,打造出3~5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带动其他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大现代服务业投资力度。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等特点,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加快促进服务行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金融、信息、保险、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要创新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全力推进“互联网+”战略,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带动传统服务业跨越提升;大力推进“互联网+”,鼓励服务业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对新模式、新业态进行探索。

二、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切实提高投资效率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效率,通常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投资效果系数,一个是增量资本产出率。投资效果系数是指投资1元可以产出多少生产总值,数字越大投资效率越高。增量资本产出率是指每增加1元生产总值所需的投资额,数字越大投资效率越低。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投资效率,但全面衡量投资效率的高低,不仅要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投资效率逐年下降,五年平均投资效率排全国倒数第5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以“增量资本产出率”分析,“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量资本产出率为10.4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1元;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相比,河北省五年平均增量资本产出率分别高6.06元、3.99元和3.77元;与其发展水平相近的河南、湖南、四川等省份相比,也分别高出1.82元、3.06元和2.52元。

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关键在选准方向,应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特别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以精准有效投资催生优质供给,以高端高质项目引领转型升级。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三区一基地建设、张家口崇礼冬奥基础设施建设及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大战略工程建设,确保重点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是培育新的投资增长区域。加快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综合管廊改造,培育新的投资增长区域。进一步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园区为平台围绕产业的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打造全方位的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平台;三是加大补短板建设投资。推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在冀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新兴产业到河北发展。通过着力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发挥投资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作用。

三、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民间投资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民间投资的变化体现市场力量的强弱,扩大民间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6.7%,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2016年,河北省民间投资为24,034.7亿元,增长了5.6%,虽然高于全国民间投资3.2%的增长,但落后于广东省(13.5%)、江苏省(6.8%)、山东省(6.6%)等省份的民间投资增速。2017年1~8月,河北省民间投资增速为6.7%,广东省为14.9%,江苏省为7.0%,山东省为8.5%。河北省民间投资增速仍然落后于这些先进省份。民间投资增速不快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环境不完善,垄断行业准入限制,缺乏产权保护法制化,投资者缺乏信心和决心,融资渠道不畅。加之,河北省一些民营企业多处于传统行业,受技术、人才制约,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且企业家自身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在新兴领域行业“不敢投”或“很难投”,在传统行业又“不能投”,存在观望状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民间投资政策,营造尊商重商浓厚氛围。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削減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加强部门衔接协同,切实提高服务实效;二是切实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要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降低准入门槛”等原则,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打破行业限制,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三是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依法有效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投资预期,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四是要加快创新投融资方式。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创新公共设施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进ppp模式和政府基金+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模式。同时,加强民间投资金融服务,畅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适合民间资金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强化投资要素保障,力促项目落地增效

扩大有效投资,需要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的配置。要强化土地保障和集约节约利用,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土地占补平衡指标试点政策,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强化亩均投入、产出等指标考评机制。建立省重点项目土地开发整理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采用多种方式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强化资金保障,组织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洽谈对接;成立省重大项目建设引导母基金,打造项目引导基金群,促进各类高端要素资源加速聚集、国内外优质项目加快落地。强化人才保障,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经营管理、项目建设、投资运营等各类人才;创新人才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北省民间效率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