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日记忆—棉布鞋

2017-11-30朱丹青

群文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锥子麻绳棉布

朱丹青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一阵北风将城里那些不知名的树木全部吹成了光杆。

稀里糊涂地在秋天的最后一个夜晚睡了一觉,醒来,已是冬天。人们常说春宵苦短,不想这秋梦,竟也十分苦短。

那些与冬天有关的记忆,如同此刻窗外那棵杨树上停留着的几片叶子,在寒风中微微颤动。或许明日它们便摇摇坠地,被一阵过路的北风裹挟着,不知去往何处了。

夜色溶溶,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冬夜。

低矮的木屋里散发着微弱的灯光。屋子里的炉火,总是被父亲烧得很旺。一把铝制的旧茶壶盛满了水,坐在火炉上兀自发出嘤嘤的响声,不一会儿壶盖便突突地往上跳去,壶嘴里喷出的热气,使屋里空气潮湿而温暖。

点了一根烟的父亲,坐在炕的这头,手里拿一本旧书,有时候甚至会是一本没头没尾的武侠小说,饶有兴趣地看着;母亲单膝盘腿,坐在炕的另一头,曲着的膝前是一只用布包裹着的竹笸篮,里面堆满了针头线脑以及零散着的木楦头和做好的鞋帮,钳子、锥子、搓好的细麻绳整齐摆放在炕头她随手可及的地方,她要赶在天冷之前,給每个孩子做上一双棉布鞋。

先用锥子在头皮处轻轻刮一下,母亲将沾有头发深处的油渍的锥子,用力戳向厚厚的鞋底,再拔出时,便会发出轻轻的“腾”的声音,然后母亲将穿有细麻线的针对准锥子留下的小孔,用戴在中指上的顶针用力一顶,再用牙齿轻轻咬住针的根部,用力拔出。

又是“腾”的一声,针带着麻线穿过鞋底。随之而来的,是母亲拉动细长的麻绳穿过鞋底时的声音,“哧—哧—哧———”分几次,最后那次总是十分用力。

时间久了,麻绳就在母亲右手鱼际处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

然而,老茧越厚,母亲越熟练。多少个夜晚之后,兄弟姐妹们每人一双棉鞋,就穿在脚上了。

或许,我们已经不记得,从小到大,穿过多少双母亲做的棉鞋或者布鞋,但关于这个熟悉的场景,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

多少个夜晚,我们的作业,就是在父母这样无声的陪伴中完成的。

母亲做的布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鸡窝”,一种叫“狗舌头”。“鸡窝”有一脚蹬型的,也有绑鞋带的。一脚蹬型的“鸡窝”,脚面的中轴线上,一般会形成一条竖线,美观而具有传统特点,多用黑色条绒做鞋面,给男孩子穿;也有用彩色条绒做鞋面,给女孩穿的。贴心的母亲,有时候也会在鞋靿处栽上一些绒毛,保暖而呆萌。

“狗舌头”,顾名思义,鞋帮上伸出长长的一部分,盖在脚面上,从而增加了保暖性;又从鞋子的内侧帮面做一横条,末端缝有一粒钮扣或者“鞋缠”,穿过外侧鞋帮,安全稳固,保暖美观,一般是做给女孩子穿,用料依旧是条绒或者灯芯绒,各种花色的鞋帮,边缘再配以绒毛,也是萌萌的。

棉布鞋除了保暖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踢毽子时,保护脚面不受伤害。于是,每到冬天,一帮小伙伴儿们开始踢毽子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回家穿上自己的棉布鞋,一起跑到空旷的打麦场上,开始踢毽子比赛。

“腾”的一声,毽子腾空而起,孩子们脚下变着花样等待毽子落下,又是“腾”的一声,毽子再次飞起,欢笑声飘向远处的空中,像我们逝去的童年,越飘越远。

如今,做棉布鞋的手艺,年轻的母亲们大都没有传承。

麻绳早就不用再搓了,鞋底也有多少年不用再纳了。

网购平台上,琳琅满目的棉布鞋,都是流水线上生产的。而人们更愿意给孩子穿上洋气的小皮鞋,棉布鞋因其笨拙土气的外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这个人民生活水平日渐高大上的年代里,隐退,是棉布鞋的荣耀还是悲哀呢?

或者,什么都不是。棉布鞋,只是我们心中一个永远拂之不去的念想罢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锥子麻绳棉布
老礼
漂亮的“小草帽”
老礼
以管窥天
一根麻绳 ,打造逆天美物
用棉布废料制成的环保气凝胶
医用无纺布与棉布包装材料阻菌效果的研究
米染染的碎花棉布裙
包在棉布里的雪糕
“吃亏”赢得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