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的研究与创新

2017-11-29毕子家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素质教育

毕子家

摘 要:我们现今的语文教育,在经历高考之前是进行应试能力提高,进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化,这样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的需求,并且在大学中开展语文学科进行这种古板的文学教育意义不大,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就要求要提高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程度,要能够与学生将来的发展、工作相连接,多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一种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而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也要进一步的完善学科系统,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逐步提高教学的素质建设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策略

前 言

在现今的高职和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观念:语文的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泛泛而谈,没有重点,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提不起精神,无处入手。这就是现今大学语文的教学痛点,而且还有的学者说语文这个学科名就定义了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说文解字、逐句分析的教学形势已经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大学语文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也越来越迫切。

1.素质教育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 大学语文教学不被重视,教学内容定位不明确

一个人从小学大高中再到大学,这一整个的教学过程,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趋势,就是语文的教学越来越不受重视,因为所要学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多,但是语文的教学理念却没有变化,所考试的内容的变化性也不大,特别是大学语文的教育,基本上是在大一大二阶段开展课程,并且对这一学科的评价体系也是传统的考试形式,众所周知,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是开化性的教育,帮助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政治修养,所以现今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学生需要更多的机会和课堂来提高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他们往往学历、职称、自我评价最低。并且很多的语文教师没有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课堂内容天花乱坠,但是没有一个整体的中心点。

1.2 教材建设不实用,无具体的人文素质评价系统

虽然说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教材的主体性已经逐渐向教师倾斜,但是一本专业的教材还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主体内容的,特别是大学语文,这一理应重视素质教育的大学学科内容,其教材却是古代和近现代的名文欣赏,与高中的教材内容相差不远,所以我们说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已经偏离了实际的教学设想。并且现今的大学语文的评价系统还是落在考勤和期末考试中,对人文素质能力的评价不明确。教材种类甚多,但编辑体系单调,多是以文学史结集作品、以文体类别结集作品或以人文精神具体内涵结集作品;现行教材有违背文学特性、过分注重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只重人文性,以人文性引领工具性,片面强化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忽视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工具性,使之边缘化。

2.做好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分析

2.1 重視大学语文的教学建设,做好教学定位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各大学校都积极的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工作,但是很多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要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在思想上进行重视,提高教学的课时量和学校对于教学的质量的监督,最主要的还是要要提高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大资金,实行实践教学。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教学定位,既是这一学科所要教授的主体内容,主体应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多角度多方向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以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核心、以人文学养为内修,侧重“口语表达训练”、“应用写作训练”和“文学鉴赏能力及领悟能力训练”。教学目标主体可以是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提升广大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能力目标,感悟能力、策划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2.2 完善语文教学内容,重视人文教育实用性教育

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时,最为主体性的还是教学的内容,传统的乱讲一气没有整体规划的古板教学内容当然是不可取的,要从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入手,将其培养方案系统化,选用合适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规范化,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学的欣赏性,还要从能力提高上入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和自身的职业修养等,内容方面要与自己专业知识向结合;职业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基础性与目标性相结合,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欣赏性与训练性相结合,结合能力训练进行人文熏陶。这就要注重实用性教育,形成以大学语文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辐射的知识系统,这门课程应该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建立一个合理的(语文)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在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改革还有一个收尾性的工作,也就是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的检验,这也就是所说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改变了传统的考试型评价,应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自我认识的思想层面入手,重视对学生过程性的表现和实践内容进行评价,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式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进行。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以专业、职业应用为依据,考核应将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纳入到考核范围,采取学习过程的分类考核形式,其中分口语、写作考核及人文修养考核两大类,以通关的形式来掌握学生学习的全动态,课上课下综合评价。并且要建立合适的反馈渠道,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实际确认,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途径。

3.结语

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整体的能力,注重开化教育、思想的解放是现今教育改革所推行的重点,要将语文的教学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并且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本鉴赏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演讲、计划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这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是难以进行实现的,所以也显示出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可以从上文所提到的方面入手,有重点有方向的进行突破,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为人处世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史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养——再谈《大学语文》与传统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 王倩.个性化写作: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终极旨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关于高校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及课程建设的思考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