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

2017-11-29沙涛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

沙涛

摘 要:高校舞蹈课堂上要想提高同学们的舞蹈表现力,需要培养好他们的舞蹈表演基本功,保障动作的规范性,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想象力以及节奏感,促使学生通过多角度的理解和感受体验,增强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把握完善的舞蹈表现方法,以此发挥出不同舞蹈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高校舞蹈 情感表现力 对策分析

高校属于舞蹈教育的重要场所,还是同学们舞蹈专业知识及技能得到升华的关键沃土,更是同学们得到艺术熏陶的核心场地。高校舞蹈教育中,老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同学们的舞蹈情感表现性,由于学生唯有具备了情感表现力,方可更好了解舞蹈演绎的内涵,全心全意的表演舞蹈,突出舞蹈演绎的情感和精髓,使观者体验到舞蹈的魅力。怎样培养同学们的情感表现力,下文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1、高校舞蹈课堂上提高同学们情感表现力的意义

1.1提高舞台表现水平

高校生的舞台表现要有情感的支撑,表演者通过曼妙的舞姿与多样化的情感表现把舞蹈的精神内涵充分体现出来,有效融合整个舞蹈与舞台,给观者带来最好的舞蹈表现。表演者对舞蹈精髓理解,就会与观者形成强烈的思想共鸣,用一个动作和眼神把自身对舞蹈的理解体现出来,这才属于对舞蹈的最完美诠释。表演者既要让观者体验到舞蹈的情感,还包含表演者自己对舞蹈的了解,使观者体验到演员的情感,由此学习更多的东西,体验美、传达美、享受美。

1.2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既要传授高校生娴熟的舞蹈技巧,还需教会他们去理解舞蹈的内在价值。在这一学习阶段,教师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教师要会采用教学方式去指引学生体验舞蹈的精神世界,培育同学们的情感表现力,在实际的舞蹈表演中完全表达出自身对舞蹈的认识,并把自身的情感传送给观者,与观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把舞蹈的美传送给观者,分享美、传达美、表现美属于所有舞蹈表演者的基本涵养[1]。教师教学阶段需因人而异,每个高校生对舞蹈的认识均不同,教师要结合同学们的个性特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科学理解舞蹈本质。

2、高校舞蹈教育中提高同学们情感表现力的对策

一场表演最关键的是突出舞蹈的精髓,充满感染力。为此,高校既要教会学生科学的舞蹈知识及技巧,还要使学生去理解舞蹈的本质,唯有真正认识到舞蹈的内涵,再融入优美、协调的表演动作,就可以充分诠释舞蹈。怎样完美的突出舞蹈的魅力,要求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但这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

2.1提高同學们对舞蹈表演的理解水平

舞蹈属于一门独特的艺术,每个舞蹈均是个完善的作品,均是完整的教育素材,要求高校生对舞蹈作品的内在价值有清楚的认识,并掌握其中蕴含的大量情感,如此方可科学学习舞蹈这一艺术。为提升舞蹈教育效率,老师既要向同学们教授专门的舞蹈理论、技能,还应当起到榜样和表率的功能,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舞蹈,科学解析舞蹈作品的精神及情感[2]。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仔细分析每段舞蹈工作,仔细分析每段舞蹈动作隐含的情感、态度,讨论每段舞蹈作品的产生背景等,并把这些内容精准的传送给同学们,便于学生正确认识舞蹈作品。例如,在教学“天鹅湖”这一舞蹈作品时,老师课前采集相关信息、备课,科学安排教学工作。教学开始以后,老师要先解析“天鹅湖”的产生背景、思想情感等,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天鹅湖”的表演视频,主要讲述每段舞蹈动作,提高同学们对舞蹈作品背景、思想、方法等内容的了解。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够全面了解创造作品,还能够拓展自己的眼界,形成完善的舞蹈表现力和鉴赏水平。

2.2提升同学们的鉴赏水平

舞蹈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重点是演员对舞蹈作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即表现力,可以通过本身多样化的肢体动作来突出每段舞蹈的动作美、艺术魅力,因此,培养同学们舞蹈鉴赏水平是提高他们情感表现力的关键途径。高校舞蹈教育中,同学们对每段舞蹈的鉴赏水平都不同,同段舞蹈作品,不同演员会有不一样的审美,由此获取的情感体验也必定不同。高校舞蹈教育因人而异,根据同学们的审美性与差异等组织相关教学工作,主要培养同学们对每段舞蹈的鉴赏和审美水平,而非盲目的联系舞蹈表演技巧。在鉴赏每段舞蹈时,同学们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情感去理解舞蹈作品,这样方可升华内在情感。老师能够利用视频观赏、现场观赏两种途径来鉴赏舞蹈教学,指引同学们随着自己的学习思路从浅到深的解析每段舞蹈[3]。除老师教学之外,学生还能够主动探讨学习、沟通交流,研究舞蹈的本质、情感与鉴赏体验等,准确理解每段舞蹈。在鉴赏教学的全过程,老师的主要角色是指引者和帮助者,无形当中指引同学们提高自己对每段舞蹈的鉴赏水平,尊重同学们对每段舞蹈的想法、内涵,使学生在赏析中对每段舞蹈形成特殊的审美。

3、结束语

总之,舞蹈是呈现美最有效的途径,演员既要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优美的表演动作,还一定要有多元化的情感表现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重视专业技巧的训练,更关键的是要提高同学们的情感表现力,学着在每段舞蹈动作中呈现出舞蹈的精神价值,并传递给观者,与观者形成情感共鸣。舞蹈可以塑造个人形体,增强个人气质与魅力,提高审美水平与鉴赏水平,可以感受舞蹈的美,掌握舞蹈的内涵。演员将每段舞蹈的情感演绎出来,既可以丰富每段舞蹈的内涵,使同学们掌握每段舞蹈的内在价值与历史,还可以提高演员的舞台表现水平,得到显著的舞台效果,并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学习到丰富的舞蹈内容,充分体现舞蹈的美。近几年,高校开设了舞蹈情感表现力的专业课程,由老师引导同学们逐步展示自己在舞蹈表演时的情感。老师能够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每段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同学们的创造力与学习技能等途径来提高同学们的情感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饶莉娜.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艺术评鉴,2018(20):143-144.

[2] 艾乐.关于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探讨[J].大众文艺,2018(20):203.

[3] 王芳芳.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62-63.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
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对策分析
非思政专业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