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都有尊严劳动与生活,

2017-11-28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9期
关键词:体面环卫工人废品

林萍姗

他们都有尊严劳动与生活,

林萍姗

今年7月26日至27日,2017年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重庆召开,会上再一次强调要推进实现体面劳动。实际上,近年我国为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做了许多努力,无论在就业还是保障方面,都有一定的利于劳动者的措施。民众体面劳动的意识较过去增强了不少,体面劳动成为大众的话题,舆论也起到作用。“让环卫工体面劳动”的话题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表示:环卫工人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很不容易,呼吁大家尊重环卫工人。参与热议的有数千人,这样的话题以舆论效应的方式存在,因为它触碰了大众心底关于职业尊严的那根防线。在劳动与生活上,只要真的体面,他们就有尊严。

一个残疾老人的体面劳动

福州“老仓山”的一个老旧小区的杂物间,是一个残疾老人的“办公场所”,他长年在那里劳作,居民想卖废品的时候,就会到这间杂物间找老人,喊他到自己家里或送废品到他的杂物间。杂物间占地约三平方米,里面堆放着若干废铁、易拉罐、纸箱、过期的报纸、大麻袋,以及一把很有年代感的杆秤,老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上这把杆秤,杆秤上再勾着几个麻袋,以备不时之需。据小区居民介绍,从他们留意到老人以收废品为业起,就发现他是一个残疾人,只有一边手臂。老人称废品时,用牙齿代替失去的那边手臂,咬起提纽便咬起了废品全部的重量,用仅有的一只手拨动秤锤以平衡秤杆。老人很坚强,称废品、装废品、搬废品时从来不找人帮忙,居民们提起他时无不称赞。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这句话是许多人的人生信条。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劳动最光荣”,而直到我们真正成为劳动者,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句话的意义与分量。劳动为我们换取人格尊严以及体面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坦然而快乐地生活,是因为我们体面劳动。

老人收废品,一收就是近二十年,他的自强与职业品格,让人敬重。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经费,尽管职业相对弱势,却从不丢失劳动的体面与尊严。这个身影穿梭于人潮之间,渺小而又高大,当一些人频繁地更换工作,徘徊于安稳与富有挑战的生活选择时,再看一眼这位自强的老人,便会心生惭愧。以小业为大业,他安于劳动,同样在劳动,他比许多人更加坦荡,更有笑看生活的资本。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老人有时候也会给自己买新衣服,虽然换上了新衣服仍旧改变不了独臂的事实,但是老人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他不卑不亢也不将自己的劳动看得卑微,用体面劳动换来的钱,让自己活得风光些,正是生活的尊严。

老人今年60多岁了,灰白的头发掩盖不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记者看着他在杂物间里忙碌的身影,丝毫没有放弃此业的想法,他的体面劳动,让记者肃然起敬。

推着垃圾车也有职业风采

瘦弱的身躯、朴素的着装、专注的眼神……老刘推着他的垃圾车走街串巷,算下来也有十二载了。

初见老刘,是在街头的垃圾桶边,他弯着腰,正在捡地上的矿泉水瓶。那时正是正午,烈日炎炎之下,老刘的额上布满了汗珠,细看他的脸,肤色虽然黝黑,但却较同龄人看上去要年轻许多,这当归功于老刘爱笑的性格。

详谈以后,记者了解到老刘家境困难,他出来劳动,也是为了补贴家用。他和所有的同行一样,脏活累活干了不少,然而工作的辛苦并没有浇熄他对生活的热忱,他的生活仍旧有滋有味。“我觉得没什么过不去的事,笑一笑,什么烦恼都不见了!”说着,老刘憨笑了几声,伸了伸懒腰,又继续推着垃圾车向前走去。

跟在老刘的后面走,不一会儿,记者跟到了一家垃圾转运站附近。垃圾转运站门口路面上的污水使记者不得不止步于脚下,刺鼻的臭味弥漫在空气中,记者尝试向前迈一步,都感到十分艰难。闻这样的气味,是环卫工人的家常便饭,非此行业的人,恐难以品味这种滋味。在我们叫苦叫难的时候,环卫工人们默默地进行着日常的工作,需要踏进的场所,他们从来不会逃避。

等待老刘出来的过程中,记者看见了好几位环卫工人出入于此。进站时,他们的垃圾车里满载着垃圾,出站时,垃圾车空空如也。他们推着干净的垃圾车再次踏上找寻垃圾的路途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许多人习惯了制造垃圾,甚至乱丢垃圾,想当然地以为如果没有垃圾环卫工人就会失业,可是他们兢兢业业地服务,任劳任怨,为了城市的文明与洁净而付出一切的劳动,伟大而无私,我们承认了他们的存在,却未给足他们尊重,像老刘一样笑看一切的环卫工人不在少数,他们展示着平凡职业的风采,最傲人的成绩单便是我们脚下干净的道路。

“让环卫工人体面劳动”,这个呼唤引起的大众的共鸣,正证实了我们向着文明社会迈进的决心,当他们的体面劳动得到支持,他们的职业尊严也将升华。

体面劳动,应换来体面的回报

我们都知道,体面劳动值得尊重,而何为尊重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在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从来走的是“上坡路”。人格尊严,我们越来越重视,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全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但归根结底,体面劳动之所以称为“体面”,物质回报当是其本质。在物质回报上契合劳动付出,体面劳动便不再有后顾之忧。

在我们叹息贫富差距之时,都懂得为了更好的生活应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我们也想当然地以为:体面的回报,是体面劳动的必然结果。可是,当社会频现讨薪问题时,我们又不得不反思:在薪资待遇的管理上,到底还有多少企业不走正道?哪怕我们暂时还不能拥有体面的回报,欠薪的现象也应被有效管制、杜绝。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漳州一名男子张某方爬到涵口水库塔吊上,当地民警赶赴现场,了解到因张某方的工程6月完工,时至当日却有12万元工资尚未结清,且张某方多次讨薪未果,无奈之下,只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讨薪。虽然张某方最终在民警的劝说下下了塔吊,且与承建商、工头等就欠薪问题达成协议,此事终告一段落,但是社会上还有多少个“张某方”仍旧陷在讨薪难题之中,该由谁为他们排忧解难呢?

工人群体常年在他乡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甚至几年回不了一次家,他们的劳动亦是体面劳动,用汗水换来的劳动报酬不应当被克扣。一旦报酬被克扣且讨薪无果,他们看不到前方的希望,极易极端化,严重的或酿成悲剧。这个群体是“讨薪重灾区”,他们的讨薪悲剧不应是体面劳动的“回报”。如何让欠薪现象被扼杀在“摇篮里”,是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欠薪现象的主导者是企业,部分企业对劳动者的轻视现象严重,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的存在,使体面劳动偏离轨道,最终变得不体面。这样的企业,由谁来揭发、整顿?企业里的劳动者,如何在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下体面劳动?所有关乎利益的问题,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都是敏感的,劳动者为了生计勉为其难地接受企业提出的不平等条件的状况时而发生。当一份劳动不再体面,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欠薪的数额越积越多、劳动的纷争趋于“白热化”,到最后劳动者非但拿不到报酬,且全身而退都成了问题,成为弱势群体,伤及自己。如果一开始企业就没有正确地估量劳动者的价值,与劳动者办理合法手续,权益的天平一定会慢慢地倒向企业这边,获得体面的回报将遥遥无期,这时就需要有关部门出面协助。

《福建基层法院为305名农民工讨薪740余万元》《福州仓山区人社局协助讨薪 让农民工过个好年》《三明市尤溪县法院为农民工追回78万元欠薪》《22名农民工领到56.15万元欠薪》……由这些讨薪成功的新闻可见,政府部门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是有作为的,且不断地呈现阶段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体面劳动后拿到了应得的报酬,体面的回报开始有了转机。体面的回报,与职业尊严息息相关,当体面劳动工作者在物质上被给予充分的尊重,他们的劳动以及生活才得到了基本的尊重。物质财富、人格尊严,体面劳动的回报应远超于这些,当他们无法拥有更多的回报时,最起码的回报,也应得到保障。

体面的回报,直接接受者是体面劳动者,从劳动者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则简单许多。杜绝纠纷,应从增强自身意识做起。付出的劳动值得怎样的报酬,从一开始就要同企业谈好,而劳动过程中遇到权益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绝不容忍欠薪等恶劣行为,绝不以极端方式解决。劳动者也可学习法律知识,利用相关法律通过相关渠道维权。

体面劳动,让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既可自给自足,又应得到社会各界的保护。体面的回报,是体面劳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价值不可忽视。从物质上守住体面劳动的底线,是劳动尊严的根本,而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尊严,便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劳动不分贵贱,守护共同的尊严

煤矿工人、家政人员、高空作业者、保安……这些职业似乎永远无法成为大众择业时的首选,甚至在择业时人们常被建议将这些职业列入“黑名单”中,因为它们的劳动强度、社会地位相对而言不利于长远的发展或者无法为劳动者带来丰厚的报酬、稳定的生活。此时,许多人对过来人的建议十分认可,找工作时直接避开此类职业。这些职业如果难登高雅的殿堂,什么样的职业可谓之尊贵?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在择业时有所考量是合理的,也是应当被理解的。当我们心满意足地在心仪的岗位上劳动时,不妨看看“黑名单”中的那些职业的人,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接受他们的工作,便没有理由将他们的职业认定为“低贱”的。社会的秩序,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共同维护的,社会的进步,是他们共同推动的。正是有了他们的体面劳动,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安逸,他们比我们更有生活的担当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劳动是人民处世之本,与人深交往往在劳动中进行。为了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为了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每一个劳动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朝着体面劳动努力着。职业使命鞭策劳动者迎难而上,劳动与生活的尊严更是至高无上。从我们的身边到我们看不见的远方,多少人的工作承载起了我们担不起的重量,无论在高空还是地面,站着还是蹲着,行走还是静止,挥泪还是微笑,每份职业的尊严都屹立在那里,劳动者的尊严永远不会倒。

工伤保障完善了,劳动纠纷减少了,企业福利增多了……现在,全社会都在主张体面劳动,帮助劳动者有尊严地工作、生活,我国在这一方面的进步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只要留心身边的环卫工作者,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职业生活正在改善,专业的器具、标配的制服以及娴熟的技能……都隐隐地告诉人们,这个群体的劳动愈加体面。不少商家自发提供环卫工人休息处,为他们准备饮用水与点心,就是重要的表现。体面劳动,不仅应让劳动者体面,还应让劳动者的子女也过上体面的生活。社会一直关注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的典型问题,值得欣喜的是,如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为了家人能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劳作,体面劳动者也将为此而身心舒畅,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无私而幸福,追求快乐、回归本真,劳动更胜于安逸。

只是,大众的视野总有“盲区”。对于“盲区”里的人,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社会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体面劳动,在“盲区”又能实现到什么程度呢?机制的完善,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发现了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盲区”未来将一一扫清,劳动者的尊严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猜你喜欢

体面环卫工人废品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跟踪导练(五)(4)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体面过冬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父亲的废品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从捡废品中受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