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暖人心产业致富更放心
——乐平市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2017-11-28于龙广

老区建设 2017年17期
关键词:蛋鸡贫困村贫困户

□ 本刊记者 水 木 于龙广 文/图

精准扶贫暖人心产业致富更放心
——乐平市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 本刊记者 水 木 于龙广 文/图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乐平市高家镇木里村作为该镇唯一的省级贫困村,如何带领全村396户1965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是该镇党政领导班子日夜思索的问题。结合木里村自然条件适合茶叶种植和生长的特点,高家镇充分利用好第三产业扶持资金,建设木里村南山白茶种植基地400亩,大力发展白茶产业。

400亩茶叶基地三年后可产白茶8000斤,按300元每斤计算,年总产值240万元,年纯收益65.8万元,人均可增收334元以上。不仅如此,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到基地干活每人每年还可增收3000元。届时,木里村将彻底脱贫。

这只是乐平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持+精准扶贫”模式,为村民致富和困难群众脱贫打开绿色通道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乐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全市上下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帮扶工作全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科学谋划、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产业扶贫上,在产业扶贫上发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精准选择产业帮扶平台,走项目推动、典型引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的产业扶贫开发新路子。

“十三五”期间,乐平市共有贫困村54个(含6个省级贫困村),按照省里“七清四严”整户识别工作要求,全市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782户,14067人。

乐平市红岩镇吴家村光伏扶贫项目

近年来,乐平市围绕脱贫攻坚精准施策,始终坚持产业扶贫不动摇,先后引进了白茶种植300多亩,发展水稻和果蔬种植1000多亩,雷竹种植近600亩,菊花种植200多亩,蛋鸡养殖10羽等27个项目,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组织为纽带,一手抓产业带动,一手抓合作组织帮扶,积极探索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并确定了以油茶、果蔬、蛋鸡等种养业作为扶贫增收的“三大”主导产业,以整合资源、项目推动、产业帮扶、效益到户,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路径为目标,引导乡村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化扶贫发展之路。2016年,全市产业帮扶带动贫困户就业400多户,户均增收达3000余元。

项目精准才能体现帮扶效果。乐平市产业项目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种植业项目周期性较长,成效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养殖业项目周期性较短,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一年就显成效。

对此,瞄准一些周期性短、效果好、成效快的种植业和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养殖业作为产业帮扶的起步平台先动起来、带起来。全面推动产业帮扶的方式解决一些有劳动能力和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参与或劳动就业,使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增收,使其有获得感。

今年56岁的吴菊香早年间丈夫因病去世,自己腿脚也不灵便,没有劳动能力,孤苦伶仃一个人只能依靠低保度日,今年过完年后她被安排到村里的宏兴养殖公司务工,一天只需要花两个小时左右做些简单的打扫卫生或者捡鸡蛋的活,一个月就能拿到四百块钱报酬。她告诉记者:“我在家也干不了活,现在政策好,政府安排我到这里来上班,我很感谢,我对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

贫困户在宏兴养殖公司务工实现脱贫

据了解,乐平市宏兴养殖有限公司位于乐平市洪岩镇吴家村委会北山下,该公司是一所现代化家禽养殖基地,蛋鸡养殖由起初的2000羽发展到现在的10万羽,已成为景德镇市最大的蛋鸡生产基地。

公司所在地吴家村委会属省级贫困村,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共有农业户466户1547人。由于自然村较多,居住不集中,受各种地理因素制约,耕地面积分散,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农民收益不高,经济发展滞后。现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39人。

公司董事长童红梅没有忘记身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使命,她主动与贫困户对接,并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仅2016年,该公司因户施策帮扶了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帮扶措施:一是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帮扶失劳贫困户5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耕作,由原租给种田大户的每亩200元租金提高到每亩700-800元租金,户均增收近4000元;二是解决劳动就业4户,通过劳务增收多的近20000元,少的也达4000元以上;三是发放蛋鸡养殖3户,由养殖基地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贫困户无本养殖,产品由养殖公司按市场价负责收购,收益归贫困户,户均增收达3000余元;四是对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户进行资金直补,户均直补资金2000元,使12户贫困家庭增收脱贫,14户贫困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

童红梅的行动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信赖,附近及周边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慕名前来学习取经的络绎不绝,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起到了极大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童红梅也成为了景德镇市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人称外号“养鸡西施”。她本人与基地先后获得“乐平市三八红旗手”、“江西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乐平市第五批“优秀乡土人才”、“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江西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乐平市2014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为了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乐平市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定期考核、民主监督为一体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扶贫开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各职能部门科学制定了发展规划、细化分解了扶贫发展目标,出台了有力推进帮扶措施,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组,并突出了各自的帮扶特色,有力的促进了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了政策宣传引导,加大了跟踪问效的督查力度,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产业扶贫是确保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既破解了“扶贫到户”的难题,又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实现了可持续扶贫,创新了扶贫政策对贫困对象的“瞄准”机制,有效避免了“脱靶”现象,也是防止返贫的最有效方法,体现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宗旨,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生动实践。

乐平市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使其思想认识上由“要我脱贫”转变到“我要脱贫”上来,由“输血”转变为“造血”,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真正让贫困对象体会到了获得感。

■责任编辑:徐云

猜你喜欢

蛋鸡贫困村贫困户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