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汉字文化促进汉字教学

2017-11-27吴雨霏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指事字源许慎

吴雨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54-01

一、利用字源和原始图画促进汉字教学

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汉字字源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古人的造字思维,且可以对汉字的形体演变的过程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根源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从“根”上了解、掌握汉字,而不仅仅是从视觉角度对汉字的方块结构进行生硬且机械的记忆。原始图画教学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将汉字要表示的内容通过学生对该汉字具体的直观感受,将汉字形体与意义联系起来。

(一)利用字源和原始图画帮助学生掌握象形字与指事字

1.象形字教学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定义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他认为象形字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象形字,顾名思义,就是文字本身的样子像它所描述的事物。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起源于古老的象形字。起初的象形字就是我們的先祖们对身边事物的一种生动描绘,比如身体的器官,如目,像一只正视的眼睛;或者生活必须品,如皿、刀、匕;又或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植物,如鸟、鱼、木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了解情况,适当做一些象形字字源说明,要将汉字教学和图画展示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对各时期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逐渐理解汉字的字形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而图画的展示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2.指事字教学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构成的。加的这个简单的符号是指事字的关键。指事字的教学与象形字类似,在指事字的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在象形字的教学过程当中增减部件,告诉学生象形字通过增减部件可以指事。教师在教授指事字的时候,也可以用直观生动的图画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学生认识了象形字“木”,则可以在课堂演示时,教师将部件增加到“木”字上,如在“木”字下面加一长横,就变成“末”字,表示事物的尾端,尾部。如若在“木”字下面加一短横,就变成“本”字,表示根基,根本。再如教师教授“上”“下”时,可以用图片对比的方式演示讲解。“上”字就是向上的两条弧线加一条短线形成,字朝天,所以“上”的本义是天;而“下”字就是两条向下的弧加一道短线形成,字朝地,所以“下”的本义为地。

(二)利用字源和原始图画帮助学生掌握会意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语言学概论》中这样解释会意字:“在象形字、指事字之外,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字,我们都看作会意字。”

如“步”字,字源是一前一后的两只脚,后面发展成由左右各两个脚组合的会意字。“从”字,表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紧紧跟随。“众”字,则表示三个人在一起走。“牧”字,表示手执鞭扑放牧。“囚”字,表示困在一个大方框中的人。“明”字,表示又有太阳又有月亮,是很光明的。“苗”字,表示田里长出的小草,就是苗。“休”字,表示一个人靠着一棵树,就是在休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对课堂上,老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图画给学生讲解会意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会意字,也可以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如会意字“休”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讲解甲骨文的“人”字 ,就像一个弯腰的人,因为古人的身体还没进化成完全直立的样子,上面的一短竖表示人的头,左边的一短笔表现人的手臂,下面的一竖表示人的身体和腿。甲骨文的 ,上面伸展的是树木的枝干,下面延伸的是树木的根系,就是树形象的再现。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联想,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面干活很累了,这时候他看到旁边有一棵树,他会作出什么举动来呢?学生们很快能回答说是去靠着树“睡觉”、“休息”,这样教师就能顺理讲解“休”字的含义了,学生也能很轻松的接受和理解。

二、利用背景典故促进汉字教学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汉字同时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汉字的字源、演变过程和结构特征都蕴含着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华文化。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汉字的背后,凝结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无数人民的伟大智慧。如甲骨文的“天”字, ,象形为月亮下的人。远古时代人能看到的最远的东西就是月亮,所以人们对于月亮充满了敬畏之感,认为月即是天。所以在人形上面画一个月亮,就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于“月”的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翔.汉字:成系统的建构[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学林出版社,2001.10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第一版),2009.

猜你喜欢

指事字源许慎
李学勤《字源》形体说解辨证举例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画说汉字——百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遇见下一场遇见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许慎德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汉字识读的新路径
指事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