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考试方式的改革

2017-11-27金文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改革

摘 要 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研究领域讨论非常热门的话题,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如何在教育考试中体现和做好对核心素养的考察,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文章就当前考试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展开讨论,指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考试方式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并列举了几种考试方式改革的实例。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考试方式 改革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素质的主体,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热衷于研究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核心素养教育,但怎样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对核心素养的考察,研究甚少。当前国内教育考试方式普遍以知识为本,忽视学生素养的考察;注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比较欠缺,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倡导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开展考试方式改革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它将会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点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一、当前学校考试方式存在的不足

1.教育考试观念陈旧

学校缺乏科学的考试观念,没有建立与学生素养教育相适应的考试观。教师普遍认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学生好的考试成绩,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管理者则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升学率的重要指标;学生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好分数,能顺利升学或毕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升学率而教学,学生则为了考试而学习,与国家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不适应。教师缺乏考试改革的动力,墨守成规,难以改进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缺乏正确考试观念的引导,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促进自身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考试内容狭隘,轻能力

传统考试文化以知识为中心,考试内容比较狭隘,不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现阶段部分课程考核还是以死知识为主,如书本知识、教师传授知识等,多为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另外,考试题型在设置上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综合应用类试题偏少。考试命题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缺乏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少进行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中高层次考核。这种考试方式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考试理念。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产生不愿意思考问题的惰性心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3.考试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

当前教育考试中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严重阻碍了核心素养教育的推行。这种考试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没有很好地结合其他形式,比如课堂分组讨论、口试、实践考核、自我评价等,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在考试来临之际,进行突击复习,强行记忆书本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消化和积累,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学生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4.考试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当前教育考试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很少涉及,考试评价方法单一,无法满足现阶段核心素养教育的考核要求。社会、家长、教师普遍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判定学生优秀的标准,教师教学存在功利性,片面追求学生成绩。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最终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了什么,不注重学生怎么学,学的效果如何。这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会应付考试,不会融会贯通,虽然成绩优秀,但各方面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也就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推进考试方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考试方式改革要立足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改变考试观念、优化考试内容和题型、改变考试形式、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体系,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把教育考试的重心落实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上。

1.全校范围内形成科学统一的考试观

考试改革涉及面广,靠学校、教师、学生单方面的努力难以实现,将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科学的考试观上,是学校考试改革成败的关键。要认清当前考试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进步伐,迫切须要进行各方面的考试改革。首先学校要根据国家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战略思想,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试改革思路。要在全校范围内做好教师、学生的宣传工作,教师要围绕考试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学生则应在注重升学的基础上,重视个人核心素养的发展。

2.丰富考试内容,注重题型设计,凸显能力考查

课程考试命题,须要涵盖概念性或原理性的基本知识,但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教师授课知识,考试内容应更多地体现基本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考试的目的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学生能否记住某些知识点,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获得的所谓高分,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相反还会给教师带来一种假象,认为学生都学得很好,这也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教师在考试命题时,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教学质量负责的态度,不断丰富考试内容。考试命题,记忆性的知识是基础,但不宜多,要把重心放在学生能力的考核上,要加大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更大作用地发挥考试的功能。其次,考试命题过程中也要注重考试题型的设计,考察基础知识再现的题型可以适当降低数量或分值。要尽量增加综合应用类试题的比重,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类试题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无法解答。因此,教师要切实提高试题质量,让学生养成活学活用,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从容应对各种问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3.改变考试形式,开展多样化考核

随着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推行,传统单一期末笔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要求,迫切须要进行考试改革,改变考试形式,开展多样化考核。单一笔试考核,不能全面考察一个人各方面的素养,比如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这些能力无法通过一张考试卷来体现。因此,在期末笔试的基础上,应开展一些社会实践体验、课堂分组研讨、小论文撰写、口试等多种考核来作为期末考试的补充。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接觸社会。课堂分组研讨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我展现。撰写小论文,由教师给定话题,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整理材料,最后完成论文写作,培养学生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写作能力。口试则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为今后升学、自身发展打下牢固基础。endprint

4.构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改变以往期末考试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逐步形成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开展形成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非常及时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改进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形成性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分阶段小测验、课后作业、自我评价等等。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制定各个评价模块所占比重,在上课时告知学生课程的评分指标以及成绩构成情况。教师要切实做好形成性评价的管理工作,做到考核规范、公平公正,各项考核内容不能随意更改。引入形成性评价,扭转了以往教师只有到期末考试结束,才了解各个学生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的尴尬局面。教师阶段性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主动性更强。学生也不再把全部赌注都放在期末考试的突击复习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平时的学习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会提高,学生考试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身心健康方面得到了保障。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考试方式的改革

1.平时-期中-期末形式

这种考试方式强调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期中、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但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的考前压力,提高了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考试方式适用于学校开设的绝大多数课程,各类平时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学习风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口试-笔试形式

这种考试方式主要适用于英语类课程,这类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口试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学校外语教研室可成立口试考试小组,由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口试可由考生自我介绍、自主演讲,自由发挥,考生全程只能用英文进行交流。同时评委老师也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最后由各位老师进行评分。口试的全面推广,得到了教师和广大学生的认可,极大地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实践操作-笔试形式

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实践操作考核尤为重要。通过理论教学和纸质试卷考试,难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须要开展一些实践课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考核,可以帮助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他们的视野。

4.计算机平台学习-考试形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和考试,是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网络学习和考试平台,可以很好地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便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阶段性自测,动态了解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在考试平台进行阶段性考试,及时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后期教学工作。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考试改革的保障措施

1.出台考试改革保障措施

当前,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应重视考试改革工作,积极制定和出台与考试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考试改革的顺利开展。

2.形成考试改革奖励机制

考试改革需要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考试改革中去。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奖励措施,对开展考试改革研究并取得良好改革效果的教研室或老师,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考试改革中去。

3.加强校内交流,推广考试改革典范

学校可以定期召开教学考试改革座谈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发言,及时了解和总结考试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取得良好效果的考试改革经验,要进行推广借鉴学习,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以便改进教学。

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考试改革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科学合理的考试观,统一思想,优化考试内容,改变考试形式,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体系,开展多元化考试方式改革研究,积极做好考试改革各方面的保障。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作用,以考试改革带动教学改革,不断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考促学,培养学生注重学习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福宾.层次滚动多元学科考试评价尝试[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2] 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3] 王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试和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6(8).

[4] 黄宝权.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6(11).

[5] 吕义,佟会文,佟绍成.構建多元化考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 陈福军.能力本位观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作者:金文国(1982-),男,安徽黄山人,徐州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