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顶美军飞行员头盔背后的故事

2017-11-27陈会君周佳玲

党史文苑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诺德高炮我军

陈会君+周佳玲

在荆州市江汉路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6000多件战争实物,堆满几个房间,10多年来,退伍老兵张金春在家里建了一个“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

71岁的张金春,1964年入伍,1984年转业至荆州市优抚医院工作。20年军旅生涯,张金春有5年在援越抗美战争中度过。2002年以后,他开始收集、整理战争旧物,一直致力于弘扬我军优良传统。

打开玻璃展柜,张金春端出一顶白色的“头盔”,掂量一下,有一公斤多重。“里面有电路板,当然沉。”张金春解释,这是援越抗美期间,被俘美军飞行员的飞行帽。

老军人深挖旧物后的故事

手指着帽上蓝色飞机图案,张金春讲解:“这是F-4C飞机图形,援越抗美战争中最常见的轰炸机,当时,我们叫它三角板。”

张金春翻出一叠黑白照片。照片上,被俘美军飞行员当诺德神色凝重,左手将飞行帽卡在腰间,后面跟着一名扛枪的中国军人。

打开电脑,张金春又展示了当诺德2010年5月从美国发邮件传过来的全家福。

张金春介绍,15年前自己开始写援越抗美故事,从当年负责拍照的老战友那里,征集到几张俘获美军飞行员的照片。2007年左右,一批老战友到荆州参观他的“博物馆”。来自北京的杨战玉激动地说:“这不是当年我们高炮部队击落的飞机吗!”

此后,杨战玉利用在美国看女儿的时间,辗转联系上了照片中的被俘飞行员当诺德,于是就有了当诺德的全家福。与此同时,张金春也向有关方面征集到了当诺德的飞行帽和报话机。

战俘对中国军人心存感激

张金春介绍,当诺德在写给杨战玉的邮件中,详细回忆了被俘经过:

1967年1月21日,我和战友威廉姆执行飞行任务,轰炸北越克夫附近的铁路大桥。我们刚到目标上空,密集的高射炮火迎面打来,一片橙色烟雾,像在飞机下面铺上一大片地毯。飞机引擎被击中失控……我们跳伞降到一片树林。我爬进一个山洞,计划天亮探测地形。

第二天早上,我被喊叫声惊醒,有几个人冲进山洞。我站起来,举起双手……走了一段路,我被带进一间房,一个女孩拿来水和香喷喷的食物。我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美美地吃了一顿。之后,医生给我检查身体,在树枝刮伤的腿部涂药。当晚,我被交接给北越军人,开始长达6年的北越监狱生活。

“押送当诺德途中,我军分发干粮和水,都有当诺德一份。”张金春翻出一张当诺德穿着我军大衣的照片说,“向越南人民军移交当诺德时已是深夜,首長考虑越北山区冬季寒冷,叫后勤干部拿了一件大衣给当诺德穿上。”

“我对中国军人和医生永远心存感激,他们给了我起码的尊重和充满人性的待遇!”邮件中,当诺德深有感触地说,“尽管是40多年前的事,但我仍记得那几位中国军人。”

张金春说,善待战俘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当诺德的故事,说明我军的“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发挥作用,充分说明我军政治建军的正确性。

当诺德40多年的困惑被解答

1973年,当诺德被释放回到美国,在一所大学生物系硕士班学习,后在空军某部担任飞行军医。同年与女军人爱丽丝结婚,育有3个子女。

晚年的当诺德一直想来中国,因腿脚不便,未如愿。

给杨战玉的邮件中,当诺德提出了40多年困惑:“我是被什么高炮击落的?”“还有被你们击落的其他飞机吗?”在他们看来,美国装备先进,一般是很难被打到的。

杨战玉比对网上报道的信息和我军专家撰写的文章,考证后回复,我军的战略部署,一定程度弥补了装备上的差距。在关键防区,我军最多部署了21个高炮连,多达110门不同口径的高射炮,所以,当诺德在空中看到的是“地毯似的橙色烟雾”。

他介绍,针对美机利用高山进行低空偷袭的战术,为弥补我远程雷达的不足,我军在距保卫目标百公里外的高山上,设立观察哨,用望远镜观察,用报话机接力传回飞机的编队、机型、架数、航向、高度等数据,确保高炮群实现“集中火力,近战歼敌”。

当诺德收信后,叹服不已。

(摘自《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 / 梁发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诺德高炮我军
诺德美克中国
诺德广告
诺德美克(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所用37mm高炮秋冬季保养技术
德国猎豹35毫米双管自行高炮
诺德林根:钻石堆成的小镇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