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运动类APP 构建健康校园①

2017-11-27彭莹王飘翟文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5期
关键词:西华体育锻炼校园

彭莹王飘翟文华

(1.西华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9;2.兰州大学 甘肃天水 741000;3.西南航空专修学院 四川成都 610400)

传播运动类APP 构建健康校园①

彭莹1王飘2翟文华3

(1.西华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9;2.兰州大学 甘肃天水 741000;3.西南航空专修学院 四川成都 61040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传播运动类APP,构建健康校园的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运动类APP逐步成为大学生坚持运动的重要辅助工具;传播运动类APP,对构建健康校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针对以上状况,本文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构建健康校园,营造健康中国良好氛围。

传播 运动类APP 健康校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19~22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部分指标基本上呈现出连续20年来下降的趋势,有些素质指标近10年加速下降[1]。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表明提高在校学生的健康水平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结合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学校体育及学生体质问题进行研究,既对于高校大学生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有一定意义,也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华大学(本部)大一至大四在校本科生为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资料库,以“运动类APP、大学生体育锻炼、健康校园”为关键字,检索2本专著、332篇期刊、28篇硕士论文,为本文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1.2.2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通过定性分析法对运动类APP软件与构建健康校园两者进一步认识与契合点,以便较为科学的发展揭示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营造健康校园氛围。

1.2.3 问卷调查法

对西华大学(本部)本科生发放525份问卷调查,回收率97.2%,有效问卷96.8%。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随着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由此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大幅度浓缩,导致体质状况下滑。在校大学生普遍都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参与体育锻炼容易,坚持下来却很难,这也是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通过对西华大学在校本科生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半的大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少有同学达到一个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其中从每周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来看:51.9%的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频率较小,很少部分同学达到每周3~4次体育锻炼,极少同学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虽然大家都明白体育锻炼的益处,但是在真正付诸实践时却感觉相当困难。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反映的情况看,同学们在进入大学以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明显的减少,体质也明显不及以前。在体育课中进行身体活动都是比较有规律的运动内容,而在课后同学们在参与体验锻炼方面就稍显堕落,因为大学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没有硬性规定,每个人锻炼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果在体育课堂上没有培养成主动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课后基本不会再主动参与体育锻炼。通过调查导致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网络、休闲娱乐、找不到同伴等方面,西华大学地理环境较为优越,所以网络和休闲娱乐是影响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两大杀手,比例达到32.2%和37.6%,同学们表示在课余时间喜欢课余时间休闲娱乐等活动较多。另外,体育锻炼找不到同伴,也是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体育锻炼并不是最重要的,在闲暇之余他们会选择更轻松的方式进行娱乐,比如逛街、看电影等。还有11.7%的同学表示自己想锻炼,但是由于体育设施的原因,会有所影响。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一个人玩不起来以及场地受限,又打消运动的念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体育锻炼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手段,且还能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是保证健康的不二法门。

3 运动类APP促进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3.1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主动性

兴趣不但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自觉从事某事的动机,而且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将体育锻炼培养成一种习惯,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主动性。运动类APP它是集科技与运动于一身,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的进步,其结构设置新颖,内容广泛,极其吸引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锻炼的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2 不受师资影响,提高锻炼科学性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每周时间有限,教师既无法集体为学生普及更多运动常识,又无法及时对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进行引导。因此,运动类APP不受师资力影响,让普通大学生更科学掌握健身知识的必备“神器”。

3.3 可制定长期锻炼计划,以此增强锻炼的持效性

提高锻炼坚持性是锻炼者养成锻炼习惯的必要条件。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较多同学都是具备一颗锻炼的心,在实际参与锻炼中又无法坚持。锻炼者可利用运动类APP软件,根据自己的锻炼需求制定锻炼计划,以此增加锻炼的持效性,充分降低懒惰行为的几率。

3.4 优化评价机制,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运动类APP软件对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在运用软件的过程中,附带激励性话语或励志性的图标,都会使运动者在锻炼中带来动力;同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激励自己进行下一步的锻炼,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最终能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

4 传播运动类APP,构建健康校园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健康校园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旨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深入开展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全体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操场”,掀起大学生体育锻炼热潮。形成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唱响“运动·健康”的主旋律,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

5 传播运动类APP,构建健康校园的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运动类APP是根据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针对性设置符合自身的锻炼方法,将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就感,逐渐建立粘滞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身体锻炼潜在的需求,增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以此打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努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共同构建健康校园的浓厚氛围。

5.1 构建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

学校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师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扎根于师生心中。学校要统筹好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总体建设目标,确保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工作管理和工作评价等核心工作有章可依,并确保落到实处,切实把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点和立足点[3]。

5.2 抓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健康

大学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整合、精炼出来的,并为人们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它反映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建设技术先进且安全有序的校园网络,传播运动类APP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品牌管理序列已势在必行[4]。

5.3 让运动类APP成为休闲娱乐的一种习惯

学校可根据季节等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在APP平台上定期推送主题活动、竞技比赛等体育活动。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体育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5.4 让运动类APP成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运动类APP的教师版本,在学生课余时间对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学生安全合理地进行运动,尽可能减少运动意外的产生。

6 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西华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休闲娱乐、找不到同伴等因素是导致大学生难以参与运动的主要原由;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运动类APP的特点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广泛使用运动类APP的趋势,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健康校园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以此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顺利开展。

[1]王婷婷,谭艳妮,王昕.利用体育运动类A PP科学合理改善大学生体质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8):160-1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EB/OL].(2014-06-11)[2015-11-2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73/201407/171180.html.

[3]王艳娜.网络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建设研究[J].运动,2013(2):21-25.

[4]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4-135.

G206

A

2095-2813(2017)09(a)-02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245

“本课题由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Fund of Postgraduate,Xihua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西华体育锻炼校园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人大代表调解:打造西华版“枫桥经验”
Discours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Sonnet 18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李玲慧作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