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青奥会新项目设置对我国青少年街舞发展的启示

2017-11-27

体育师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青奥会街舞赛事

□ 赵 威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第三届青奥会新项目设置对我国青少年街舞发展的启示

□ 赵 威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第三届青奥会街舞项目设置为起点,探究青奥文化与街舞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新视角探析街舞文化在青年奥林匹克文化的感染下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促进。推进青少年体育综合发展,引导和激励我国青少年体育向强国发展,构建良好的街舞发展环境。在2018年青奥会街舞项目首次亮相的契机下,从文化的宣传与渗透、人才的选定与培养、赛事的优化与整合等几个方向进行思考。

街舞;青奥会;文化;发展

1 青奥会文化与街舞文化的首次交融

1.1 青奥文化与青年文化

奥林匹克宪章中写道“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青奥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有其自有的特征、内涵。青年文化寓于青奥文化中,彰显出时代精神;青奥文化又体现了青年文化发展的创新精神。青少年是国家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传承者。青奥会的卓越、尊重和友谊的核心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发展。顾拜旦对青少年发展寄予厚望,他认为掌握和引领人类命运的是青年。青奥会正是提供以友谊、团结、精神为核心的一个平台,将世界所有热爱体育运动的青少年聚集到一起。

1.2 青年文化与街舞文化

街舞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因素有满足其身心健康发展需要,青少年街舞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以体育为载体、街舞为运动形式,通过街舞自身的特点展现年轻人张扬的个性,青春活力与激情以及积极探索未来、勇于挑战的精神。

1.3 街舞文化与青奥文化

街舞运动与青奥会都起源于西方,两种文化发展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着异同点。正是这种文化的异同才让街舞这项运动进入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青奥会的理念是“卓越、友谊、尊重”,这与街舞文化中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街舞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其普及性、无歧视行、尊重与包容、和平与友爱等特点,注重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我国青少年街舞运动发展现状

2.1 街舞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

1999年“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推广后,标志着我国建国后第七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始,给我国体育课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学校体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去开拓创新,不能以单一项目作为学校特色过度挖掘,这样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体育项目人才的堆积;或是运动项目发展形式较为单一。“街舞进校园”活动的红头文件已经下达,在“CSDA全国街舞执行委员会关于街舞普及街舞进校园”的通知中我们可以知道: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参加科学健康、生动活泼的体育和艺术活动,培养运动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要求,实施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全国街舞执行委员会为促进街舞运动在校园的健康发展,计划2017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各大、中、小学开展“街舞进校园活动”。

2.2 发展具有街舞特色的学校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劳动者,这种全面发展观要融合当代文化教育,在文化背景下开展。在大多数学生眼里体育活动是枯燥无趣的,没有他们所喜爱的项目,每天将广播操当做一种工作去应付。作为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更加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喜好,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展街舞进校园活动,例如在云南,有六所具有特色的中小学作为试验点,有农民工子女的私立学校、山区的希望小学、特殊教育学院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是街舞给他们生活的乐趣,学习街舞的同时不仅带给他们身体的健康,更有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与人交往的乐观自信。街舞学习从多方面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孩子自信、乐观、坚毅的品质。

2.3 政府大力支持下街舞运动的新走向

我国最早一次全国性街舞比赛是2003年“央视街舞挑战赛”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分赛区,同时也在央视传播了此次赛事以及向全国推广街舞运动,因此街舞得到了良好的开端。直到2014年街舞项目被纳入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由体操中心主任罗超毅担任全国街舞执行委员会主任。由民间群众爱好到官方认可的体育运动,街舞的发展只会是前途一片光明。近几年,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街舞运动,积极推广街舞,在各大官方活动上我们都可以见到街舞的身影。我国近年来具有影响的街舞比赛有:天下布舞、KOD、炸舞阵线、BIS。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到:“很多艺术形式都是由外国兴起,比如说唱、街舞等,只要群众喜爱,我们就要赋予其健康向上的内容”。

3 青奥会街舞项目的开展带来新思考

3.1 政府职能的加强

科学合理的赛事体系不仅能推动体育赛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提高,更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当今街舞已经成为体育舞蹈项目入选青奥会,赛事的开展对备战大型比赛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赛事组织部门积极性,重视民间街舞赛事举办,通过当地政府引导和规范市场的行为,实现政府和市场互补,处理好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理清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职责,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3.2 赛事规模与类型的革新

街舞赛事的规模和形式受规则、习俗和传统影响,具有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要,达到多种目的。其影响力遍及大众休闲体育项目、学校体育活动内容乃至第三届青奥会这种世界竞技体育舞台。国际官方街舞赛事新规则的改变对我国街舞赛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国成功创办街舞赛事做出范例。

3.3 赛事选拔规则的新颖

青奥会街舞项目赛事参与资格选拔阶段从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这其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选,来自81个国家的男女舞者们选取最能表现他们风格特点的一分钟视频录像上传至www.breakingforgold.com这个网站,官网裁判会进行筛选最终在每个国家选取男女舞者各5名。第二个阶段是复选,晋级的舞者将按照国家区域位置进行相应的街舞赛事选拔,一共有三大赛区、对应的三个街舞赛事分别在费城(Silverback Open)、埃森(Battle of the Year)和台北(Taipei Bboy city)。这些都是世界顶级街舞赛事。第三个阶段,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开展的青奥会街舞比赛项目将在日本举行,最终确定12名男舞者和12名女舞者参加第三届青奥会街舞比赛。

4 结论

国际奥委会推广奥运会的两大主题是:文化与教育。人文价值是人类文化价值和精神文明价值的综合体现。不管是体育锻炼的健身、健心价值还是青奥会所寓意的人文精神,这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将青奥会的文化、教育理念寓于街舞运动中去,不管是赛事的开展、宣传都更加注重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而不是宣传以金牌、成绩为目标。

街舞进校园活动要更好地开展,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合优化已有资源,根据各地实情,结合当地艺体文化发展状况、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向,将青奥理念和街舞文化结合,通过街舞活动课程开展、设置街舞运动竞赛比拼、组织教学流程等,让青少年更好地参与到街舞运动中去,感受青奥会所带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奥义。

街舞赛事选拔过程需要更加公正公平,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参与到街舞运动中去,而不只是让那些长期专门从事街舞训练的选手去拿奖牌、获名次。有关部门需要正确引导,街舞赛事的运作发展要合理,同一比赛可以分级设置参与人员,给更多的街舞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展现、学习的机会。

街舞考级制度需要严格遵守,重视街舞教练员、教师的专业选拔与培训。提高教员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以及教育能力。定期对持有教练证书的教练进行培训指导,结合当前世界最新比赛内容形式进行系统训练。

[1] 徐成立.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J].体育文化刊,2007(10):52-54.

[2] 吴延年.论Hip-Hop文化及其对中国街舞运动的影响[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50-55.

[3] 顾益民.街舞的体育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1(25):185-186.

[4] 李浩,韩孟孟,朱赛.街舞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4(8).

[5] 杨静,邵文兴.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德育价值[J].湖北体育科技,2013.

[6] 张之沧.青奥会应该凸显艺术和审美[J].体育与科学,2014(3):6-9.

[7] 张雷生.街舞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内江科技,2008(2).

G808.17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7.06.024

2017-11-16

赵 威(1994— ),男,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舞蹈街舞类教学。

猜你喜欢

青奥会街舞赛事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街舞达人朱璐铭
少女席嘉琪的街舞梦
南京青奥会掠影
世界华人协会主席一行点赞青奥会
青奥会少吸PM2.5让人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