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三辑】13、明初五方杂处的北京话

2017-11-27

北广人物 2017年45期
关键词:永乐方言北京

【第十三辑】13、明初五方杂处的北京话

插图李滨声

《北京话》作者刘一达

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史学家和其他文化界名人,包括季羡林等大家认为,北京的建都史应该是从明朝开始的,并不承认北京是六朝古都(辽、金、元、明、清、民国)的说法。

他们不认可明朝以前的辽、金、元三朝,在北京建都,就是“坐江山”,因为这三朝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南北统一的王朝。尤其是辽、金时代,它是与宋朝共存的。元朝虽然实现了南北统一,但时间非常短,而且南方一直在打仗,蒙古军队是靠武力摧城拔寨的,城是打下来了,人心还没来得及被征服,就被明朝推翻了。

史学界为此争论了几十年,后来大家才统一了一个观点:探讨中国的历史,要放眼中华民族这个历史全局上来。辽、金、元三朝的统治者虽然不是汉族,但他们是不是中华民族?是,那还有什么可争的?有了这样的历史全局观,那些对辽、金、元在北京“坐江山”持否定态度的学者,才意识到原来的观点有些片面了,从中华民族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实际上一直处于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过程。

元大都城经过辽、金、元三朝几百年的营造,已经成为在世界上都数得着的名城,但是元朝的灭亡,同时也宣告了大都城的灭亡。明朝初年,经过战火洗礼的大都城已经是一片废墟。可以说永乐皇上是在废都上重建的北京城,所以,明代的北京发生了几大变化:首先是城之变。明代的北京城,从紫禁城、皇城到内城、外城,从宫殿到城墙城楼,从寺庙到苑林,包括很多胡同都是重建的,跟辽金元三朝相比,北京城变得更规整更壮观了。其次是人之变。元朝末年,由于战火纷飞,大批的大都人死的死,逃的逃,到明朝军队打进大都城,算上城外的居民,人口不到10万了。所以,徐达将塞外的人大量往北京迁移。史料记载:徐达从燕山以北迁移了约5万户。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下令将北平改为北京(这是北京的城名之始),并在此定都。北京变为首都,没有人不成,人少了也不成,于是便拉开了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大移民的序幕,先后从河北、山东等地迁徙流民13.6万户,又从江苏、浙江迁徙富户数万户。永乐三年,又从山西迁徙了30万到50万人。此外,定都北京后,要修建宫殿、苑林,从永乐四年到永乐十五年,先后从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征用了23万工匠,此外还有近百万的民夫和兵丁。永乐九年,朱棣令工部开通北京到通州张家湾的通惠河,又从南方调集了30万民工。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后,大批工匠和民夫都留在了北京,加上几十万移民,以及大都城的原住民,在北京的驻军,经商做买卖的,还有后来从南京来北京的高官和家属,这时北京的人口规模大约有七八十万,而且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变了,人变了,当然说的话也会跟着变。这时的北京话可以用南腔北调、五方杂处来形容。有幽燕语、大都话、还有黄河以北的燕齐语,以及长江以南的江淮语、吴越语等等。

您想外来人口那么多,他们在北京生活不可能一下儿就把乡音给改过来,况且那会儿跟现在的北京不一样。现在的北京(21世纪初)也是外地人多于北京本地人,但北京话已经在北京根深蒂固,况且“国语”普通话也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所以外地人再多,仍然改变不了北京话的地位,换句话说,您的外地口音再浓,到北京来也要说北京话,否则您寸步难行。

明朝初年的北京则是北方方言与中原汉语,包括江淮语和吴越语会集交融的过程。毫无疑问,在大都话的基础上,北京话融入了许多地方的方言。明代的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里对当时北京的方言做了说明,这里就一些字的发音举例如下:

【祖父叫“爷”。【祖母叫“奶奶”。【浸叫“泡”。

【主人叫雇工“汉母”。【雇工称主人“当家的”。

【不明白叫“乌卢班”。【不明亮叫“黑古董”。

【语不投(话不投机)叫“劳叨”。【富叫“肥”。

【话不诚(说话不正经)叫“溜答”。

【语进出(说话犹豫)叫“二忽诚”。

【语言琐碎叫“饶道”。【语无稽叫“白眉赤眼”。

【不理叫“骚不答的”。【不上紧叫“疲不痴”。

【扰害(捣乱)叫“鬼浑”,又叫“打钹”。

【答不结绝(回答不利落)叫“口罗口罗唆唆”。

【物之垂下叫“嗒喇”。【延迟叫“委故”。

【物不真叫”皮混”。【提叫“滴溜着”。

【扯叫“拉”。【弃去叫“丢”。【寻取叫“找”。

【放开叫“撒”。【错乱叫“扑刺”。

【处置叫“活便”,又叫“腾那”。

【修边幅叫“张志”,又叫“拿堂”。

【人不修洁叫“邋遢”。【事物不洁叫“脏”。

【着忙叫“张罗”。【担当叫“硬浪”。

【满叫“流沿儿”。【仓卒(仓促)叫“忽喇叭”。

【有头无尾叫“齐骨都”。【慌张叫“冒冒失失”。

【不齐整叫“零三八五”。【不相投叫“对不着”。

【单行叫“溜着走”。【追随叫“钉着他”。

【上市叫“赶集”。【水桶叫“稍”(梢)。

【面饼叫“馍馍”。【烧酒叫“烧刀”。

从以上例子您能看出,当时的北京方言跟现在的北京方言还是有区别的,那会儿有些方言现在还在用,但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比如:“拿堂”,现在的意思是端着架子,也写成“拿糖”。“骚不答的”现在的意思是不好意思,也写成“骚目耷眼”。“劳叨”现在的意思是碎嘴不停地说,而且要写成“唠叨”等等。

当然有些方言,到现在依然在用,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写法不同了,如:

当家的,饶道(勺道),黑古董(黑咕隆咚),

滴溜着(提溜着),嗒啦(耷拉),委故(萎咕),

邋遢,冒冒失失等等。

因为明初的北京人说话有口音的缘故,加上现在用的一些汉字当时还没有,所以会有笔误或音讹的情况。比如《宛署杂记》这本书里用的比较多的一个词“百姓每”,其实是现在人们常用的“百姓们”。之所以用“每”,就是这种原因。不过,有许多当时流行的口语,尽管最初不是北方方言区的,但后来也传了下来,比如“解手”这个词儿,谁都知道是上厕所的意思。这个词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初年大移民时,许多山西人不愿离开故土,明军不得不把他们聚集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然后分批用绳子捆绑押解到京城。路上要大小便时,得把捆绑的手解开呀,于是就有了“解手”这个词儿,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直到现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人上厕所,还说去“解手”。

猜你喜欢

永乐方言北京
方严的方言
彩色笔动起来
方言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