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生命教育中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11-26王丹青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王丹青

摘 要: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研究主动教育行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幼儿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探索在家庭生命教育中,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一般规律,发现幼儿教师指导和干预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基本机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家长进行家庭生命教育的形式、方法、路径,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家庭生命教育 家长主动教育 影响因素

1.研究背景

教育作为直面生命,为了生命的事业,对生命有着本体论的意义,生命因教育而走向完善、自由和崇高,生命价值取向也必将成为所有形式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与生命休戚相关的家庭教育,对生命精神与意义的生成更是有着基础性的价值。岳亚平[1]在《生命教育:从儿童开始》文章中呼唤生命教育须从儿童开始。相关研究者分别就幼儿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的策略认为[2]-[8]幼儿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另外,幼儿日常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生命教育的时机,而且生命教育与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些都为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国外专家以具体实践为主要内容叙述了家庭生命教育的准则和实践。相关学者[8]-[13]以所在学校为案例,研究主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目标和操作要点,论述主动教育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生命的教育”使一度处于困境中的家庭教育看到了生机勃发的曙光,而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锁定为家庭教育的圭臬,就需要从生命的视角探视家庭教育,把家庭生命教育作为一个实在的问题加以研究。

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生命教育或是主动教育这些独立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上述三个因素的交叉研究实为罕见。另外,目前研究对象一般以小学、中学和大学为主,独立针对幼儿的研究较少。因此,我国急需针对幼儿特征的家庭生命教育理论及家长主动教育研究指导和规范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在家庭生命教育中发挥作用。

本文以上海市紫薇实验幼儿园各个年级调研数据,研究家庭生命教育中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主动教育行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幼儿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探索在家庭生命教育中,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一般规律,发现幼儿教师指导和干预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基本机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家长进行家庭生命教育的形式、方法、路径,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基于紫薇幼儿园的实证研究

2.1家庭生命教育的提出

现有的生命教育研究多集中在生命教育理论本体和学校教育层面,对家庭教育只有零星涉足,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真正步入生命教育的话语体系。虽然有学者发出“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生命教育,家庭教育亟待填补的空白”的呼声,但对家庭生命教育目前仍缺乏系统的理论阐发和实践探索。此外,家庭教育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不能简单地照搬、复制学校教育的模式,把家庭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附庸”,生命教育亦是如此。总之,家庭教育本身的困惑,生命教育鲜活的理念及其在家庭教育研究上的空白,都使得家庭生命教育呼之欲出。由此,笔者提出“家庭生命教育”的概念,力图从生命的层面深入思考新时期的家庭教育,探询生命与家庭教育的内在关系,还原家庭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本来意义;呼吁为人父母者善待儿童、尊重儿童,使父母对儿童自发的、无意识的生命关爱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灵引导,让儿童以完满的精神准备追求未来的幸福人生。

2.2模型建立

2.2.1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上海市紫薇实验幼儿园各个年级学生及其家庭数据,各项指标包括: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能力,主动教育,应对教育,环境创设,独生子女,主干家庭,不信教,祖辈为主。

2.2.2模型分析

利用数据统计原理,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因变量与某些自变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一个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函数表达式),并加以外推,用于预测今后的因变量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小班,不信教与教养态度之间存在高度正线性相关,说明不信教的比例越高,则教养态度得分越高。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差,可能由于小班学生太小,对于教育反应不明显。对于中班,发现家庭因素与学生和家长得分相关明显,其中热爱生命与独生子女,祖辈为主。呈现高度负相关,说明独生子女、祖辈为主并不有利于热爱生命的教育。此外,教育观念与主干家庭呈现高度正相关,说明主干家庭更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在大班的数据中,各项指标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变得更明显,其中主干家庭、祖辈为主与保护生命高度正相关,与主动教育呈现高度正相关。说明这两项家庭因素,有助于主动教育的形成,有助于保护生命意识的强化。

2.4分析与建议

要使家庭教育摆脱目前的种种困境,回归其生命品性,彰显家庭教育的意义与活力,必须倡导家庭生命教育,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完善家庭教育,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2.4.1更新观念:树立生命意识

从生命教育的视角,父母应尊重儿童独有的精神世界,但尊重并不是对儿童一味地满足,因为无条件的尊重不是尊重而是放纵。

2.4.2提高素质:充盈生命内涵

福禄培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这从某种程度上強调了家长素质的重要。父母作为社会与家庭中的特定角色,在实践家庭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作为家庭生命教育的践行者应着重提高爱、精神、责任等方面的素质。一种理性的、智慧的爱,是有生命意识的、健康的爱,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必需而不是溺爱。同时父母充实健康的精神生活,宽容的生活态度,能帮助儿童彻悟人生的真谛,懂得如何做人,如何使生命更有意义。要引导儿童认识生命,唤起他们对生命与生活的热情,endprint

2.4.3以身示范:彰显生命意蕴

马卡连柯曾指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对于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的儿童来说,正是从父母具体化、人格化了的言行中受到鲜明的感染和激励,丰富自己的思想认识,定位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由于亲子之间自然情感的亲密性,这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就更巨大、更深远。

3.结语

筆者以文献研究法研究主动教育行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幼儿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探索在家庭生命教育中,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一般规律,发现幼儿教师指导和干预家长主动教育行为的基本机制。

参考文献:

[1]岳亚平.生命教育:从儿童开始[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6).

[2]董微.幼儿生命教育的困境及相关策略研究[J].健康教育,2011(12).

[3]唐小冬.幼儿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1(6).

[4]李阿芳,杨晓萍.试论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基于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9).

[5]李芳,朱家雄.对幼儿实施生命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

[6]林梅梅.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考察及策略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7]王云峰,冯维.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J].教学与管理,2006(2).

[8]李玉存,马国琴,张武升.主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索[J].教育研究,1994(6).

[9]万玉霞.主动发展教育常青——“主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3(5).

[10]唐智霞,殷安阳.主动教育论谈[J].焦作大学学报,2001(4).

[11]王印明.探索实施主动教育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J].吉林教育,2013(23).

[12]唐淑华,陈虹.主动:教育工作的快乐源泉[J].山东教育(小学刊),2006(25).

[13]王发.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N].承德日报,2014-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