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分析

2017-11-26刘玉威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路径分析师德建设青年教师

刘玉威

摘 要: 相对于其他教师群体而言,青年教师有着不可比拟的知识优势和年龄优势,青年教师素质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不仅关系自身的成长发展,还关系到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基于调查发现的问题,应从更新教师道德标准、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强化师德培育及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路径分析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当前不断出现各类教师行为失范的现实状况下,直面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探寻解决对策,应当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乃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指那些不成文的规定教师行为是非的社会公认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品质”[1]。大学青年教师的师德是指高校青年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质量等。新时期,大学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冀盼,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族复兴的梦想,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青年人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导力量,让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首先是在青年人当中树立中国梦的宏伟目标。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构建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大学发展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大学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道德建设和发展状态关系着大学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发展命运。他们的道德构建情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青年教师当中建立稳固的中国梦情节,使得他们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用中国梦吸引中国大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出道德高尚、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任务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拥有良好师资条件的基础之上,师资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质量。一个老师的知识能力再高,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做保障,就很难保证知识和能力被用在社会需要的方向上。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三)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关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2]。“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学生的品德形成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相关,高校青年教师对学生道德的养成具有关键作用,青年教师只有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和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近些年,有些青年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或者说自身的道德标准素质有所下降,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播不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错误的价值观,已经在学生当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对大学青年教师而言,首要任务是提高师德素质,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笔者在外語类高校范围内做了问卷调研,笔者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占87%。调查对象均为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均在35岁以下,工作年限在五年以内。虽然外语类高校不能代表所有高校,但在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方面,所有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也能表达出一定的问题。经过走访调研了解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师德现状的认识与反思。

根据问卷发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下降的主要表现有:育人意识淡漠,爱岗敬业精神不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等。该题是多选题,选择“学术功利化严重”的最多,其次是“育人意识淡薄”和“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可见,学术功利化严重、育人意识淡薄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瓶颈。在“您认为什么因素对学校师德状况的影响最大?(多选)”中,认为“经济环境压力”者最多,其次是“制度环境压力”和“学术氛围和环境不浓”,可见,经济压力、制度环境和学术环境等因素已成为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什么时候对教师实施专业道德教育最好,调查显示答案还是有差异的。调查显示,有46%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入职阶段进行专业道德教育,但也有30%的教师认为应该在职前阶段进行专业道德教育,还有24%的教师认为在成长阶段和受到挫折阶段进行比较好。因此应尊重教师的要求建议,在进行专业道德教育时,抓紧关键时机,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二)对学术、育人、现实问题的认识。

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学术剽窃和抄袭现象都持反对态度,但在如何努力改成方面,也没有富有成效的方法。都认为需要杜绝作弊现象,踏踏实实做学问。青年教师对学生思想发展状况的关注度较高。当然,这跟部分青年教师曾经担任学生工作有一定关系。大多数青年教师对党的政策和国内国际形势还是非常关注的。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们集中反映的问题是:在对师德认知方面,部分教师反映对师德内容认识不清,认为师德没有一个统一的可参照的标准。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缺乏职业自豪感。在自身素养方面,有的教师学术水平较差专业基础薄弱且不思进取,对教学的投入不够,忙于评职称,急功近利,名利心较重等。endprint

(三)对师德建设、人生职业的未来发展。

在“你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多少?”一题的回答中,大多数教师都选择“听说过,不太了解”。对其核心内容——将大学教师的师德归纳为六项要求: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了解得不多。高校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您认为学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方式是什么?(多选)”中,认为“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者最多,其次是“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和“加强制度建设”,可见,多数青年教师认为,加强师德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实施以奖励为主的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是建设青年教师师德的主要内容。在“您认为是否有必要把师德作为评价指标,列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应该列入”。这一比例占到了被调查者总数的84.2%。可见,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认为有必要把师德建设作为评价指标,列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

在对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规范的问卷中发现,约有30%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仅仅是一种专业的道德内容或教师个人师德的内容,没有意识到应该是两种内容的结合。这说明在大学加强青年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普及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程度上,非常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只占不到20%,有70%的教师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比较了解的;也有10%的教师表示不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这样的现状,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

三、关注青年教师的师德成长——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的对策

要特别重视青年人才在整个人才梯队中的生力军地位,特别强调青年人才队伍的规划和建设。青年教师的师德包含很多方面,如价值信念、职业发展理念、诚信感与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育人理念与服务意识构建等。恪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作为社会中个体的人的基本素养,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更要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影响、引导、教育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一)建设工作上的制度保障,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作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的主体,仅依靠法律和道德制度的约束是不够的,还要结合教师职业和工作特点,制定和规范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制度”[3]。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专业规范是2011年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制约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描述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师专业劳动的特点。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了部署。如《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標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但总的来讲,可操作性还是不强,没有紧贴高校的发展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高校青年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势在必行。

在具体学校层,既要在现有奖励评价机制上进行创新,即鼓励青年教师的成长,又要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出路,使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的前途和生活的方向,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学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学科研奖励条例和规章。老教师要更好地提携青年教师,使其更快成长。同时,要完善外语类高校师德考评,明确激励监督的机制。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将师德标准纳入教师晋升评价体系。部分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忽略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在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些学校只注重科研、学历,没有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对师德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并没有把师德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审的重要标准,这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造成一些高校青年教师意识相对单薄,学术带有功利性。这些都反映出高校师德建设的师德建设和评价机制欠缺,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进行考核制度改革。

(二)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要创新外语类高校师德理论,强化师德学习意识,加强外语类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训。由于外语类院校教师接触国外文化机会较多,容易受到外来意识的冲击,在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上容易将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对比,对外域知识、文化的了解可能远远超过本土的文化,他们对外国文化、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理解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应在青年教师职前和入职阶段强化教师专业伦理的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利用制度机制激励教师提高素养。要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强岗前培训和职后师德教育,制订详细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在教育和培训结束时,认真考核,确保青年教师能达到基本师德标准。同时,把师德培训作为一项常规内容,每学期、每年定期对青年教育进行培训,并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对青年教师进行现实教育,不断提高外语类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三)高校要给予其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

一是要优化师德环境建设,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搭建交流平台,优化师德环境,是外语类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外语类高校较综合大学而言,师生交流平台和教师交流平台建设相对薄弱。在问卷中,不少被调查者认为,不少青年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少,主要因为青年教师生活、学术压力太大,与学校交流的时间少。学校努力创造平台,促进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不少大学在全员育人方面做得还不够,应突出全员育人意识。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开展实际工作,切实解决或缓解教师压力,加强引导,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提倡人文关怀,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学校要逐步改善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提倡人文关怀,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驱力环节。个人功利主义盛行,一方面源于教师个人道德滑坡,另一方面学校忽视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的客观需求。学校在规范制度建设的同时,应关注青年教师发展问题。目前,青年教师受制于很多现实压力,如经济条件、职称压力、住房问题等。导致功利化和责任缺失,造成一些教师外出兼职,难以全心投入教学。青年教师只有物质生活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才能安心工作,为学校发展服务和贡献。外语类高校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心、激励,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青年教师在经济收入、住房条件、职称晋升机会、科研、中报项目、获奖机会等方面的合理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的要求和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统筹起来考虑,使青年教师“多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不断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等。以人为本,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增强青年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兰徐民.我国高校师德滑坡状况与重建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209-211.

[2]吴国友.师德信仰: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3(4):3-5.

[3]杜娟.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8):88-90.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径分析师德建设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