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实用汉语课本》“从”类项目编排与设置分析

2017-11-26聂羽菲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介词

聂羽菲

摘 要: “从”是现代汉语常用介词之一,也是偏误较多的介词之一。如何将介词“从”正确、简单、清晰明了地教授给汉语学习者是每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为例,考察分析此教材中与“从”有关内容的呈现形式、讲解方法和编排情况。

关键词: 介词“从” 《新实用汉语课本》 课文讲解编排 练习编排

一、介词“从”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

陈昌来(2002)①认为,从语义平面来看,介词的主要功能是语义关系的“标记”,也就是说,介词可以明示其所附着的成分(也称介词的宾语)与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表明该成分在语义结构中的地位与价值。介词“从”在语义上同样具有标记功能,其所标记的语义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处所标记、时间标记、方面标记、范围标记和依据标记。

介词“从”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它必须介引体词性词语或谓词性词语作它的宾语组成介词短语后,才能充当句法成分。凡是介词都可以介引体词性词语作宾语,介词“从”也不例外。能跟在介词“从”后面做宾语的体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及各类名词性短语。介词“从”有时也可以与某些谓词性词语构成介词短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及各类谓词性短语。除在某些介词框架如“从……到……”外,介词“从”一般不能介引单个的动词、形容词。陈昌来(2002)指出,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框架,称为“介词框架”。介词是介词框架的前部,与介词相搭配的其他词语如方位词等是介词框架的后部。“从”类介词框架的后部词语主要是方位词、动词、介词和连词。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介词“从”基本意义和用法的编排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起点是“从”的基本用法。《课本2》前六课介绍汉语语音知识,从第七课开始讲解生词和语法点。《课本2》教师用书第十五课明确说明“教学目的是介词‘从”,“语法与注释”部分详细讲解介词“从”表动作起点,组成介词短语“从+NP”,常放在动词前。如:我从学院去邮局。第二十一课、第二十二课和第二十五课中都复现了“从+地点名词+动词”这一用法。可见,这一用法在《课本2》中是让学习者重点掌握的语法知识。因为介词“从”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起点是它的基本用法,所以《课本3》至《课本6》都大量复现此用法,以便学习者更好地复习掌握介词“从”的这一基本用法。

除此之外,还着重讲解介词“从”宾语的构成一般是表示地点或时间的词或短语,如果名词或代词不表示地点,那么必须在后边加上“这儿”或“那儿”才能做“从”的宾语组成介词短语。如:他从力波那儿来。第十六课、第十八课和第二十课出现了介词“从”与指示代词“这儿”、“那儿”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的用法。如:你从那儿拿一张表来。介词短语“从+这儿/那儿+动词”的用法正是复现第十五课强调的介词“从”宾语如果不表示地点,那么必须加“这儿”或“那儿”才能做“从”的宾语构成介词短语。之后的三篇课文都出现同样的语法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复习、记忆和掌握这一语法点。虽然课文中没有详细讲解和列举介词“从”的宾语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但课文中两次出现“从+时间名词+开始”这一格式。如:从下星期开始,我要学太极拳。

可见,初级学习者习得“从+时间名词+开始”比较容易。《课本3》至《课本6》中每册书中都相应复现此用法,加深了学生对此用法的理解。

《课本2》教师用书“内容说明”部分专门对教师教授介词“从”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介宾短语和动词的位置,介词“从”、“在”对宾语要求的对比分析。《课本2》介词“从”与其他近义介词对比只编排了“在”这一相关介词,“从”与“在”都是初级学习者学到的介引时间、地点的介词,易造成偏误现象。所以,教师用书强调“从”与“在”的对比分析及“从”类介词短语与动词的语序问题,有效避免学习者造成使用偏误。

三、《新实用汉语课本》中“从”类介词框架的编排

《課本2》教师用书第二十四课“语法与注释”讲解了介词“从”常用的格式“从……到……”可以嵌入处所词语或时间词语,表示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如:从上海到北京的D308次七点十九分到。介词框架“从……到……”是介词“从”的基本框架,也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介词框架,所以《课本2》至《课本6》一直大量复现这一介词框架,但是《课本4》、《课本5》和《课本6》中连接的成分已经由简单的名词变成动词、形容词、述宾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及“从”后为述宾短语,“到”后为“把”字句。如:从播种到收获,袁隆平每天至少要下两次稻田。(《课本5》第五十六课)“从”和“到”后面的词语“播种”和“收获”都是动词。

《课本2》至《课本6》课文中出现介词“从”表空间起点“从+名词+上/下/里/中”这一用法。但《课本2》和《课本3》出现的句子非常简单,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如:司机正在从车上拿东西。我们发现,中高级课本“从+名词+上/下/里/中”的使用频率明显提高,并且中间的成分不仅仅是简单的名词,出现了偏正短语、同位短语等较为复杂的成分。如:虽然当时资料很少,但他从能得到的英文杂志上了解到遗传学说的新成果。(《课本5》第五十六课)“从……上”的中间“能得到的英文杂志”为偏正短语。《课本4》、《课本5》和《课本6》的课文、阅读和会话中出现表依据,凭借的介词框架“从……看出/上看/来看/看起”。如:那是一座很普通的新楼,从外边看,平平常常的,简简单单的。(《课本4》第四十三课)介词“从”作方面和范围标记所组成的介词框架“从……方面”和“从……做起”只有在《课本4》中出现一次。可见,《课本》并没有着重强调介词“从”的这两种用法。我们发现,《课本5》和《课本6》中把“从小”、“从头”当成副词讲解,课文、阅读和会话中出现“从那以后”和“从实际出发”等固定格式,分别表示时间起点和依据。如:从那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唐明皇都要在皇宫里举办赏月的音乐会。演奏他写的这首乐曲。(《课本2》第二十八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二)
介词和介词短语
介词、介词短语解析(二)
介词、介词短语解析(一)
“介词+零冠词+名词(+介词)”专练
汉语介词“跟”和越南语介词“voi”的异同
介词填空专练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