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研究①

2017-11-26李怡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4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体育

李怡双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20)

所谓职业能力,我们通俗的理解就是,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一般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构建主要针对学习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进行的,以学生将要步入社会开始生活而从事工作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对专门体育课程的合理化安排,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能力而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发展也应该积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把职业导向作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了解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的目标,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把提高高职体育学生职业能力作为准则,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安排的新模式,在保证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 目前高职体育发展的现状

1.1 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不论何时何地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过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也不关心,而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我国最普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养成,学生好像收割知识的机器一样被动地接收大量的理论知识,至于它们的使用并不清楚也不关注,只为应付考试;不仅如此,对于原本应该室外上的项目全都安排在室内讲解进行,缺乏实际操练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无法把它们灵活运用,这使他们未来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大部分教师没能充分地贯彻高职体育课程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缺乏,导致他们在毕业后步入社会生活开展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

1.2 传统观念的束缚

我国历来把学而优则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认为通过学习这条出路可以帮助孩子在他们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起码有个稳定的工作,不至于每天奔波。虽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只是在打发时间,但家长担心他们年龄小而且认识社会的能力也缺乏,就为他们选择了高职。这样特殊化学习的学校,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安全度过活泼乱动时期,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一项生活技能。理想是美好的,但由于对孩子的溺爱,他们担心孩子吃不了那份苦,对于缺乏实践操练课的体育教学安排也不认真对待,教师也应付家长,校领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观念的存在就导致高职体育课程安排出现了巨大的纰漏。

1.3 领导的不重视,缺乏宣传推广

虽然我国引进高职体育教学的理念比较早,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条件。由于体育一直被认为是不重要的课程,受到教师、家长乃至学生的漠视,即使在高职体育教学阶段也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只是以应付的口吻在对待这件事,对于学生体育成绩也不关心,只要文化课成绩高就可以。不仅没受到应有的关注,后期的宣传也没有跟上节奏,这就导致各类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学校进而只把这一运动当作学生课余时间放松的课余活动,没有划归到正常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也只是把体育发展看作繁重学习之余的一种不同形式的放松。

1.4 形式单一

体育运动是学生方便接触到的比较广泛的一种运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所以我们应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积极地开展。根据我们的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运动主要是围绕跳跃、投掷等活动展开,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跑步、跳高、跳远、扔铅球等。传统的体育教学只在应付国家号召的体育考查,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漠不关心,体育课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没有丝毫趣味性,学生只是简单地围着操场打转,对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这样就导致高职体育课程安排欠佳,体育教学效果不佳。

2 新时期加强以职业导向为高职体育发展目标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很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接收外来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一些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也逐渐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多种教育形式出现在大众视眼中,高职教育作为学校常规化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中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职教育。体育作为我们常见的一门学习课程,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和选择。新时期对高职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也越来越重视,对所谓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行列中来,学习态度不仅发生改变,而且也把课程安排放在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

2.2 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开展教学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去授人以渔”,它在告诉我们帮别人一时之忙不如教会他生存的能力。对于高职体育课程安排,我们要本着这一原则,不仅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他们体育运动技能、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的培养也要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践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差异培养他们各自的体育长项,要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能测试的完成,这样才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培养良好的素质能力。

2.3 丰富教学模式,培养新型体育教师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丰富我们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多种体育器材来为学生开展实地教学,这样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记忆知识点,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对于高职体育教师的构成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及时更新,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观摩其他学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学校特点开展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允许教师考取更高的学历,加强专业技能和提高业务能力。

2.4 加强与各实习部门的联系,确保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既然高职体育发展要以职业导向为目标,这样就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重视学生体育实习地点的选择,对体育器材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经济和资金,并且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的器材,加强与实习部门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后来的学习中重点学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多是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并未反映高职教育应有的教育特点。新时期,通过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实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提高职业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高职教育的发展。

[1]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102-107.

[2]张溪.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94-98.

[3]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吉首大学,2012.

[4]曾永忠,董伦红,赵苏.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331-334.

[5]李海,陶李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9):769-770.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体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我们的“体育梦”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