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啦啦操融入高职健美操教学探讨

2017-11-26孙凯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4期
关键词:节奏舞蹈动作

孙凯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啦啦操体育运动发源于美国,其动作及节奏多融合了大量爵士舞、街舞及健美操等不同舞蹈元素,在美国文化的不断熏陶下逐渐进化与演变而成,注重表现舞者的个性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地深入,2005年我国引进啦啦操,使其逐渐成为我国体育教育体系中的新兴课程。近年来,我国诸多高校逐渐开展了啦啦操锦标赛及啦啦操联赛等啦啦操交流活动,使更多的学子感受到了啦啦操带来的独特魅力。啦啦操在高校中的推广,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学子间的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增强学生体魄,有效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使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啦啦操在高校中的推广,受到了我国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乐感训练作为学习啦啦操的重要环节,开展啦啦操教学时,注重训练学生的乐感,可有效促进学生快速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和节奏旋律,使啦啦操的独特魅力能够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啦啦操的教学效率。

1 啦啦操在促进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啦啦操是一项集音乐、体操、舞蹈、健身及娱乐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往往参与的人数较多,舞蹈风格充满活力,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舞蹈动作充满了青春力量,属可多人参与的舞蹈集体项目。因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性、观赏性和心理学的价值,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入啦啦操体育项目,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啦啦操属集体性运动项目,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各啦啦操成员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形成一个团结的团体,同时还主张张扬个性、积极热情,充分表现出每个啦啦操成员的不同舞蹈表现能力和舞蹈张力。通过学习啦啦操,可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啦啦操作为一项具有竞技与表演特点的运动项目,学生在参加啦啦操竞技比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集体荣誉感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置身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乐趣,准确定位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舞蹈啦啦操在高校啦啦操的定位及训练方法

近年来,啦啦操在我国高校的普及概率逐年上升,许多高校的啦啦操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了许多高校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项目,而舞蹈啦啦操是啦啦操教学的重点部分。舞蹈啦啦操具有节奏感极强、动感活力及音乐配合度极高的特点,是具备艺术特点的一项体育项目,其充分融合了多种元素为一体,包括音乐、体操、健美以及舞蹈。正因为如此,在训练过程中,舞蹈啦啦操将会与音乐存在紧密的联系。从训练的角度来讲,在训练时一方面要恰当地配合音乐节奏进行,完成其相应的动作;另一方面啦啦操的每个动作的变化需配合音乐节奏变化进行,从而形成具有变化的舞蹈动作。因此,可以说舞蹈啦啦操的教导中,其本身具有节奏感、旋律性,确保每个标准动作以及动作的变化,都与音乐配合,保持节奏和旋律方面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学生在表演啦啦操时,注重将舞蹈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旋律相结合,将啦啦操舞蹈融入到音乐节奏中去,舞蹈啦啦操的动作是一套连续性的运动,同时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借助音乐的节奏来找到动作节奏的规律,使舞蹈的美感与啦啦操节奏感达到共鸣,教师在教学啦啦操的过程中,乐感节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重这个方面的培养,因为音乐节奏贯穿着整个舞蹈啦啦操教学的始终,因此对于每个学生,应在啦啦操的训练中注重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把握音乐的节奏,以便为之后的训练做好准备。啦啦操的进一步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掌握音乐的含义、蕴含的情感、表现的意境等,以便能够通过标准的肢体动作将音乐的内涵诠释出来,因此进行舞蹈啦啦操训练时要将乐感训练作为重点训练项目[2]。

2.1 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设计和音乐特点风格一致的动作

因舞蹈啦啦操本身融合多种元素,因而在表现形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常见的有花球操、街舞元素、自由舞元素等。鉴于每一种风格的不同,舞蹈啦啦操在训练中的难度、风格等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在舞蹈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深入情况,筛选出适合的音乐类型,教导不同风格的啦啦操,以便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舞蹈啦啦操,同时可以接触和学习不同风格的啦啦操。在舞蹈啦啦操的教学中,不同的音乐有其节奏与旋律的特点,并能够直接影响舞蹈啦啦操每个动作的节奏、变化,因而教师需教导学生识别、区分及掌握各音乐风格,才能根据不同的风格的音乐完成表现出不同的舞蹈及操化动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多种风格的音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舞蹈的知识面,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充分体会音乐的意境与内涵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利用自身的舞蹈表现力来做好各个动作,完成相应的表演。在此过程中,还能激发表演者的创作灵感,从而能够对舞蹈啦啦操进行创新和编辑,使舞蹈啦啦操编舞更加完美,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啦啦操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体会到舞蹈啦啦操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舞种风格音乐进行教学

教学啦啦操的过程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接受不一致的舞蹈训练,因此教师应将不同舞蹈基础、不同舞蹈素养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舞蹈素质的啦啦操学生,进行由基础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教学,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舞蹈基础水平。进行不同阶段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每个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教学,这样才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不同音乐的节奏,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舞蹈动作与不同风格的音乐[3]。加强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及音调的高低变化舞蹈动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控制领悟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能力,扎实舞蹈基础后才能熟练地应用自己的舞蹈技能将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出来。

2.3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变换不同的音乐强化学习效果

每一套啦啦操的规定动作均有着与之相应的音乐风格,学生在长期的舞蹈啦啦操学习中,不断重复地听同一类型的音乐,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进而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进行啦啦操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啦啦操训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选择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展开教学工作。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大多紧跟潮流,教师进行教学时还要适当选择当前比较受欢迎的迪斯科、流行歌曲、街舞音乐及摇滚等充满活力的音乐进行教学,给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运用风格各异的音乐配合动作,从而使动作与音乐节奏紧密融合,那么学生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就可以做到随着音乐风格特点,跳出具有不同特点的舞蹈动作。在此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各种音乐风格中学习到更多的舞蹈动作,掌握难度更大的动作,最终就能够应用不同的舞蹈动作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

3 结语

在我国,啦啦操还属一项新型的体育项目,教学方法还有待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舞蹈啦啦操教学工作时,要不断深入研究啦啦操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提升啦啦操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用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动学生对舞蹈啦啦操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将乐感训练放在啦啦操基础训练中的重要位置。乐感训练对于舞蹈啦啦操来说极为重要,且会伴随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乐感的掌握,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啦啦操编舞能力。同时,学生不断深入理解音乐乐感,才能在舞蹈啦啦操动作中掌握要领,准确完成各个动作,准确配合音乐节奏,从而真正领会舞蹈啦啦操的独特魅力。

[1]葛智斌.高校舞蹈啦啦操教学中的乐感训练[J].青少年体育,2015,2(3):61-62.

[2]周丹,宋波.高校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乐感训练[J].运动,2014,6(2):99-100.

[3]陈风.高校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乐感训练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5(6):36,38.

猜你喜欢

节奏舞蹈动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学舞蹈的男孩子
节奏
舞蹈课
轻快漫舞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