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富灵气,惟有营创新

2017-11-25黄品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激活思维语文教学创新

黄品芬

【摘 要】创新不仅为整个社会、人类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出,也包括对于自我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既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又处于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创新。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承语文教学中一些经典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不断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富有灵气,才能全面的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激活思维;语文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今日世界各过共同面临、不能回避的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必须开展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于漪说过:“准确而深入地掌握教材,目的不在于教学时循着文章的写作思路走,亦步亦趋而是要根据所制订的教学目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那么怎样进行创造?陶行知先生为我们做了解答,他说:“教学是教师创造学生,学生创造教师的过程,创造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适时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组织学生的思维热点,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

一、创新教法,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创新劳动的示范者。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以一种崭新的面孔,强大的魅力来吸引我们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如果在课堂中,每节课都是枯燥的分析、讲解课文,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怎能被调动和激发起来呢?读书,不是死读,应当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各种美妙的图景。可以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描写的事物的再现和创造。比如教学《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我请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一幅幅秋景,同时把文章分割成几部分,每个部分一幅图,用简笔画画下来。这种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认真地读课文,认真地画画,图文对照,品读想像,从而深刻地感知了故都秋天清、净、悲凉的意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次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是:引起学习语文的期待、引起认知冲突、给予成功的满足、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第三是培养语文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设置重难点,组织思维热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应从培养学生产生疑问开始。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课文重难点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以曹禺的《雷雨》为例,它是一部戏剧作品,以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戏剧主题,其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最富特色的是它的语言的动作性。比如,周朴园的贯串动作是:在家里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的话就是法律,是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侍萍的贯串动作是:不让女儿四凤重蹈自己的覆辙,不让她的富人家当女佣人。这些都以它的语言和动作呈现出来,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运用自编自演戏剧的片断来表现人物形象,组织思维热点,在戏剧冲突中激荡学生的心理,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动态,挖掘深层次的含义。语文课堂中及时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欲望,组织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找出依据,进行讨论,学生能逐渐养成“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讨论解决”的习惯,让质疑成为他们深入思考的引线,极大的诱发了他们用求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意识。

三、课堂中探究合作,改革读写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应被看成是从问题到问题而进步的。随着这种进步,问题的深度也不断增加。”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其始终处于控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问题起着牵引思路延伸发展,激发人的求知欲,推动思维发展的动力作用。

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教師指导下,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老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人。把语文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读写教学中,那就是:以目的性为读写前提,以信息论为读写理论指导,以围绕读写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进行的今天,除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创新”教学的才华和胆识外,依靠学生自己的探究,独立地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也是创新,这种创新精神将为他们成长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贯穿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语文课堂富有灵气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谈语文教本》,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2年.

[2]《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4]陈立群《创新教育实践探索》,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8月.

[5]《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9期5页,2012年第2期14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活思维语文教学创新
浅谈教育创新在数学课堂的实施
让有效提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