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纲八目

2017-11-25

中国慈善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纲格物齐家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儒学里有三纲八目,三纲为明明德、亲民(或新民)、止于至善;八目则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纲八目是有完全关联性及系统性的。

大学之道,说的就是大的學问。而这大的学问则分成两部分,一为“成己”,是为成就自己的意思。另一为“成物”,成就他人他物之意。明明德即是成己,理解明白自我升华的重要性,并确实做到提升自我。亲民即是成物,推广出去,推己及人,从身边的人开始,以至于全民。止于至善就是将前两者做到最好、最完美。这在儒学里是一个目标,要怎么做到呢?则有其步骤。

八目里将步骤一步步解释得很清楚。成己有五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格物是追求学问的深度的方法,有了方法则能达到知的境界,而致知则是追求学问的完善度和广度。诚意是推动自己的动力,而正心则是保持正义之心不受影响。后面这两目是从内部发起的正确的信仰。修身要修什么呢?修身则是要修缮其身,维持住好的品行,不断反省改进自我。

好比盖房子,有了格致诚正则房子坚固,但任何房子都需要维护和修缮。而如果没有格致诚正,房子本质不好,即便维护修缮也还是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很多人常常只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却不知道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是修身的基础,没有前面四目则无从提升自我和修身。这五目均是提升自我的方式,因此称为成己。

不难看见,“格致诚正”分内外,如同阴阳一般。有了阳一定要有阴,有了外来的知识提升,也一定要有内部的心灵正道的提升。而修身也分内外,除了精神上的维护,身体也要锻炼和维护,两者一并提升。经过格致诚正修,也能明白理解道德及正确行为的重要性,知行合一,以达到“明明德”。

经过“格致诚正修”将自我提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我吗?绝对不是,而是为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因此“成己”的目的在于“成物”,帮助成就他人他物,以达到人类整体社会之进步。而一般人出生之后第一个接触到的他人便是父母家人,因此齐家为成物之始。在任何家庭里皆有着伦理,与家庭的互动学会孝悌仁爱,更延伸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家人之间学会体谅和互助的重要。再由家人延伸出去,达到帮助社会大众。

“治国”常常被人误解为统治者阶级之事,但任何组织不论大小,小如管理家庭、小公司,中则管理大企业、大组织,而大到治理国家,其管理的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治国实为管理学,而非许多人认为的帝王统治学。

但不论是齐家还是治国,都需要先将自己提升,才能以自己能力帮助他人,为家庭或社会作出贡献。这样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国家里任何阶层都能带动自己的亲人、朋友,让他们也得到提升,以达到“亲民”。

当齐家治国达到,人们也一并做到格致诚正修提升自我,将这些做到最好,便是“止于至善”。如此整个社会即能达到《礼运大同篇》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而达到“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儒学里的终极目标,但并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所有人都提升自我,贡献给家庭社会国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纲格物齐家
General -lumps,-breathers,and hybrid solutions to(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DKK equation∗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三纲
儒家领导哲学“三纲”新解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
方朝晖教授“三纲”本义说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