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老漂族”现状分析

2017-11-25詹建飞

长江丛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子女养老家庭

田 园 詹建飞

城市“老漂族”现状分析

田 园 詹建飞

城市“老漂族”他们大部分是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背井离乡,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农村老人。那么,城市“老漂族”现况如何,他们的晚年是否有保障,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描述和探究。

老漂族 成因 解决方法

一、引言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来看,我国老年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已达到13.26%,这说明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老漂族”的规模日益庞大。他们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离开了故乡,前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帮着照顾儿孙的生活,一面享受着天伦之乐,一面承受着普通老年人难以想象的寂寞和困扰。在新的城市,“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也越发突出,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国内关于这类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二、城市“老漂族”成因分析

第一,中国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家庭价观念,对于父母来说,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子女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他们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很多老年人义无反顾地来到子女身边,心甘情愿在他们不熟知的城市中去照顾儿女、帮助子孙们解决后顾之忧。

第二,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是“老漂族”形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能有更好的施展才华的空间而选择离开故乡到城市工作或成家。于是,这些年轻人的父母为了照顾孙辈或是与儿女团圆而选择到孩子工作的城市中生活。

第三,传统观念的转变。曾经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中子女大规模大量减少,打破我国千年来“以长辈为中心”的传统居住与养老格局。改为“长辈迁就子女”,因此,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的养老居住地都变成了“以子女为中心”。

三、城市“老漂族”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老漂族”离开故土到子女所在的陌生城市生活,虽然实现与子女团聚,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难题。他们“漂”在城市,却受到了社会制度、政策等诸多因素的牵制,本地人的冷漠,生活方式的转换,闲暇娱乐方式的单一,以及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弱势,使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得孤独、茫然、无助。

然而,子女们往往认为老人不用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就是很幸福的了,但是对于“老漂族”来说,养老、医疗等现实问题才是困扰大多数漂族老人的主要原因。就医保而言,如果想在居住地就医且享受户籍地的医保政策,办理手续是很繁琐的。此外,户籍制度各地也存在差异,“老漂族”在新的城市中一般是没有户口的,没有户口就意味着这些老人不能得到新城市医疗保险的权利,因此,“老漂”一族往往不敢生病。

生活在新城市的“老漂族”由于人生地不熟,文化娱乐生活也非常单调,子女们忙于工作,“老漂族”们时常独守空房。“老漂族”们在年轻时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今退出了工作圈,本想着能跟着子女进城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却要在孤单寂寞中打发大把的闲暇时间。

同时,故土情节也给很多老人带来了困扰,“老漂族”们年事已高,不像年轻人一样渴望得到新的城市的认可,“老漂族”对新的城市没有特别的向往,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只是为了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很多“老漂族”心里还是怀念自己在故乡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在百年之后回到家乡,叶落归根。

四、解决城市“老漂族”问题的建议

(一)积极沟通,主动融入

“求人不如求己。”老年人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种难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要学会主动与子女沟通交流,要意识到对新城市的适应是需要时间的,遇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及时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子女,让子女们一起参与到想解决办法的过程中。

对于新鲜的思想,老人们也应该去试着接受,从子女身上学习一些有用的理念。“老漂族”应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抱着积极的心态,主动与其他人接触,尝试着融入到新的交流群体当中去。有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辈群体,“老漂族”们便可以走出“孤岛”,从而不会再感到孤单。

(二)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对城市“老漂族”而言,在陌生的城市中最大的支持就是家人,子女也应该尽力给老人们足够的耐心和关心,帮助老人适应新城市的生活方式,了解新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

在老人想念故乡的时候,子女要采取各种方式主动开导他们,如抽空陪老人聊天、送老人一份礼物、带老人外出游玩等。子女要充分意识到老人远离家乡已经为整个家庭而所作出了巨大牺牲,不要仅将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的保姆,毫不顾及老人的情绪,一味的要求老人发挥余热。

(三)国家应提供政策支持

城市“老漂族”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没有新居住城市的户口,这给他们养老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我国老年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消减,国家需要调整养老政策,将传统的养老模式多元化,将家庭养老模式与社区、机构养老结合起来,使得“老漂族”能够老有所医。

如果没有“老漂族”,相信很多家庭无法安心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漂族”是间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劳动应被视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们的贡献也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回报。因此,将“老漂族”纳入居住地的社保范围是有必要的。

[1]郭南南.“老漂族”现状探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2(5).

[2]刘晓雪.“老漂族”的养老问题初探[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5(6) .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猜你喜欢

子女养老家庭
养老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家庭“煮”夫
养老更无忧了
恋练有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