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建议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人才

何 雪

试论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建议

何 雪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因此在高职阶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积累其实际生产线的经验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单纯的学校教育通常侧重于理论教学。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先进技术、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引入校园,运用到人才的培养中,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由来已久,并且该模式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需要改正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并对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给出解决建议。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由于某些传统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已经在市场趋于饱和,假如继续培养这些人才就会直接造成人才过剩的问题。可是,企业又同时存在难以招到新兴专业方向人才的问题,而这种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然而,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并据此进行及时的教学改革,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还可以把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并将教学改革转变成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学院快速发展、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持续动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技能、高素质、深受企业欢迎的高职人才。

(二)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如今的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择时,关注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这一点,也是现代高职学生所需要增加的学习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期间感受企业的职业精神和文化氛围。利用企业顶岗实习的方法,学生能够体会真实企业的工作与人文环境,有助于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和拼搏精神,而这些素质都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由于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创新精神已然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和必要条件。很多高职学生尽管在学校时接受过创新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对创新精神难以体会到位。而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挥提供了真实的环境和施展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大胆尝试,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建议

(一)实施校企深入合作

高职院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企合作绝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进行全面且具体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真正价值。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学校应允许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人才培养的计划应当让让企业充分参与制定,并在专业教学指导专家的带领下,通过充分的调查、分析和论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项目标。

另外,校企双方需要共同构建以专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通过符合企业工作流程,围绕岗位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并通过该体系将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于进行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培养也实现了紧密的结合。

第三,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参与,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到企业完成实践操作的实习,并且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依照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将先进的技术融入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建立专业的实训室

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环节,实训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则成为了其必要条件。在建设专业实训室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可以在行业协会的指导和企业充分参与下,进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并且实验室的建设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让实验室的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线高度相似,为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促进双师教师培养

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树立人才培养主体的地位和意识,不可过分依赖企业。作为教学主体的校内教师,也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到企业进行充电和学习,让教师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具备实践能力,掌握行业动态,进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知识运用,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综上,职业教育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校企合作则是职业教育实现发展和提高的重要保障。广大的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方式,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钱旭初.高等职业教育开放性诉求及实现途径分析[J].江苏高教,2011(3).

[2]刘剑.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创新的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3(5).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人才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