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心理大学生过程

陈 虹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陈 虹

本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期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亚健康”。

高校大学生 就业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应届毕业人数持续增加,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如何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成为了目前亟待关注的课题。

二、高校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高校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

(1)急功近利心理。从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都认为目前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性,目光短浅、过度的注重眼前利益。无论是薪酬、地域,还是个人的发展机会、专业对口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社会定位,同时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性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急功近利心理的产生。

(2)焦虑心理。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产生。例如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忧虑,也有的大学生担心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工作,有的则因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产生紧张与恐惧的心理,这些情况都将会导致焦虑心理的产生。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日渐凸显,因此要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心理给予一定的关注与引导。

(3)自卑抑郁心理。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会面临学历、毕业学校、自身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竞争,如果在求职过程中过于的自卑,则将会影响到其实际能力的发挥,因不敢竞争而错失了良好机会,使得求职就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

(4)自负心理。由于高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些大学生怕苦怕累、追求享受的不良习惯,在进行求职过程中,往往会高估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低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就是自负导致的。

(5)依赖心理。有些高校大学生从读书到就业,基本上就是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的能力,因此在就业时也同样存在着依赖心理,不会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一味等着家长来解决,导致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1)自我认识不清。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有的评价过高、自傲自大,有的则过低,产生自卑心理。无论是评价过高还是过低,在就业选择时,都不能够理智客观地对待。

(2)不了解就业形式。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我国的国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不了解,在就业过程中仍然保持着陈旧的观念,没有认识新的就业形势需要采取新的对策,从而在就业过程中引发一定的心理困惑,最终影响到就业质量。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有效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就业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指导角色,因此,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尤其是心理辅导业务能力,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并为学生营造出积极良好的就业氛围。

(二)做好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

(1)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由于高校大学生对目前所处的就业发展形势、就业政策以及职业特点等的不了解,而导致了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畏难或“期望过高”等就业心理,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应当先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及职业特点等,并做好充分准备,从而有助于提高自身在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时的应对能力。

(2)从实践中认识自我。高校大学生还未步入社会,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因而也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分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并把理论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更好的检验自身,提高自我评价的客观性。

(3)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老师应当尽早地引导学生,在大学初期就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优势等,根据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准备,实现主动就业。

(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同关注,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氛围,形成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合力。

(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应当积极的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既要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又要积极地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与技能、良好的素质与能力,最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因就业过程所面临的众多困难、自身因素等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根据目前高校大学生所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应通过有效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等众多方法来解决,从而有效的缓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使得每一名高校大学生都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1]夏海杰,李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大学生过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心理小测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心理感受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