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APP促进成人自主移动学习研究

2017-11-25彭建军曾庆生唐素芝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成人学习者设备

彭建军 曾庆生 唐素芝

利用APP促进成人自主移动学习研究

彭建军 曾庆生 唐素芝

自从李克强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后,充分利用网络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所谓“互联网+”移动学习主要是借助于一些移动设备比如以智能手机作为传输的终端,然后在上面下载安装相应的APP应用,以此来进行自主学习。笔者基于学习者来分析APP应用在学习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还立足于设计者的层面,提出通过何种方法来能够利用学习类APP应用来激发使用者的兴趣。通过研究和归纳,提出了要基于何种原则来构建用于学习的智能手机APP应用。成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便是借助于APP应用实现移动学习,并且通过该方式还能够确保“互联网+”行动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APP 成人 自主 移动 学习

要想确保“互联网+”行动计划能够更好都落实到教育界,不仅要从基本的概念以及原则等方面对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要对学习者怎样充分借助于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开展自主学习。而对于BYOD而言,则更加适合于成人教育的自主学习。随着飞速发展和日益深入的技术发展态势,我们更需要认真深入的研究成人自主学习。在“互联网+”发展的驱动之下,成人学生借助于APP客户端能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一、APP应用是什么

Application的缩写形式就是所谓的APP,指的是应用程序。随着越来越普及的安卓尔系的应用,凡是下载到智能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都可以被称之为APP,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它叫作应用。并且,人们对于借助于客户端来上网的方式已经慢慢地开始习惯,对APP的应用熟练程度也越来越高。

二、将BYOD应用到课堂上的重要意义

BYOD是自带设备的英文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将其叫作BYOT,也就是自带技术,具体而言就是在学习或工作当中应用相关的移动设备的做法,比如平板电脑等。在工作当中,逐渐引入和应用了个人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等,对“带着走”(on-the-go)的做法提供了硬件设施上的保障,使学习和工作不再受到时空上的限制。而高校相对而言更加关注的是个性的软件。两个设备在内容或设置方面基本不可能保持高度的一致,借助于自带设备,不管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助于提高做事的效率。

BYOD对于教育模式的最大贡献在于促成了在学习中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将笔记本电脑等个人设备应用到课堂当中,可以更好地保障“一对一”学习的效果。学生借助于BYOD这种学习模式更容易在学习中变得主动,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掌控,但是学校提供设备就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将BYOD充分的引入到探究式教学实践当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借助于掌上学习来构建自己的主体知识。

三、APP需要满足学习者哪些使用需求

如果APP软件很多,我们选取其中的英语口语学习软件进行测试,所下载的英语学习APP是国内比较普遍的,通过亲身实践来对效果进行检验。而用于学习英语的APP应用也非常多,下面我们所介绍的软件均来自于大家经常接触的微信“朋友圈”的推荐。

(一)需要事前对多媒体内容做好规划

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内容就是他的首要需求。初学者一般情况下仅仅对学习的目的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学习的内容、方法、次序等均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他们能够清晰的感知到学习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等[1]。除此之外,如果单纯以文字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那么就难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要想更好的认识学习内容,就必须要在文字当中配以必要的视频以及图像等。

(二)需要就学习成果反馈给学习者

学习者此外还需要具备交互性的APP应用。传统的交互双方使学生和老师[2]。而在学习当中引入了APP应用的时候,教师和同学原来所承担的职能都要交给APP应用,通过应用来对学习进行交互和评价等。除此之外,这个代替角色的耐心必须要十足,能够不厌其烦的进行示范,将某项内容不断地展示给学习者,这样能够帮助学习者温故、知新。

(三)学习者需要将关于学习的所有内容牢记

学习者在没有APP应用的时候,对学习内容进行记录都是通过笔记和教科书实现的,并且还据此对学习的进度进行记录。而当学习当中引入了AP应用之后,相关的记录工作都要由APP应用来完成,它不仅能够对学习的状态进行记录,同时还要对期间所出现的疑难点进行记录。通过APP应用能够自发地进行记录,而无需借助于另外的辅助工具。

(四)需要实现评价和反馈的智能化

在学习的时候借助于APP应用,实际上就等于将老师带在了自己的身边,从而保证智能判断可以随时进行,进而有效的统计学习的效果,并向学习者告知相关的结果。这种针对性比较强以及比较实际的评价可以将学习者学习变化趋势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

四、APP应用通过哪些策略来促进学习者学习

APP应用自身属于商业性,既能够使学习者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还能够借助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对学习者形成更好地促进。只有在使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习者学习提供帮助,才能够更好地普及和应用APP。在对应于学习APP进行了体验之后,那些通过四条策略来为学习者提供帮助的APP应用最为优秀。

(一)要按照具体的情境来对APP应用进行分类设计

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者而言,接触到新事物之前对它肯定不会熟悉,因为你还不了解它。但是APP应用的成熟之处就在于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结构来进行学习,有赖于经验十分丰富的人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以便于对学习内容体系进行展现。所以,基于实用的层面分析,在对类别进行划分时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应用情境,同时在级别进行划分的时候要根据难易度的不同而进行,使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3]。

笔者所选择的学习英语口语的APP应用,在进行内容构造的时候均是按照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进行的,并将班级划分成不一样的级别,然后以升级的模式进行学习,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迈进。比如,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当中,我们最先进入的是交通出行相关的“新手班”,然后在该阶段学习完毕之后,在进行爆破音起始路等语音训练,也就是“流利班”的主要内容;在完成该阶段的学习后,那么就该以职场交际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白领班”。

(二)APP应用必须要能够很好地记录相关的数据

我们在对不同的学习英语的APP应用进行测试后发现,均可以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自动的记录,并且在对学习数据进行表现的时候,所采取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如,在对学习进度进行表示时借助于的图形演示,比如柱状图等。除此之外,对于在学中遇到的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也会自动被记录保存在APP的记事本当中。

(三)APP应用在判断时要实现智能化发展

我们通过实际应用APP应用的时候不难发现,一般所提供出的学习内容都是动态生成的。对在利用APP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当中,既能够智能判断文字是否存在错误,同时还会提示是否确实正确,也就是说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纠正和调整,以使其能够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的标注出需要改进的发音单次。对于屡次不能够正确发音的单词,APP应用汇自动地将相应的发音技巧等告知给学习者。此外,在网络推送的帮助之下,APP能够促进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从而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APP应用要能够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针对学习情况

APP应用会向学习者及时的反馈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学习者学习[4]。有的学习APP应用源自于游戏APP应用,如此一来便能够以不同的形式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学习,防止学习者中途产生厌烦的心理。借助于心理因素来激励学习者,这和心理学的要求是较为符合的。这种激励机制目前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较为成熟的APP应用当中。

除了上述之外,激励的方式一般还有星级以及关卡,在学习圈当中公布学习者的等级,并能够向微信圈分享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在关卡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可以拿这些来进行学习资源的兑换。APP应用能够对学习进度进行自动统计,通过比例列表的方式了反映学习进度,同时还能够对连续学习时间进行记录,以使学习者能够对学习情况充分的掌握,并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尽管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激励方式,然而在对学习者的激发方面却是非常有效的,能够使学习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基于“互联网+”而进行相应移动学习客户端的建立

要充分结合教育受现代技术的影响来进行“互联网+”环境当中自主学习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要充分的结合学习的心理特点等等,要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更好的落实优质教育。对于国外而言,BYOD已经对基础和高等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对于国内成人高校而言,智能手机在学生中间已经非常的普及。通过实践后发现,要按照以下原则来设计APP应用。

(一)要科学规划和设计学习内容

要按照有用和实用的要求来设计和规划成人教育APP应用的学习内容,和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以及学习材料而言,APP应用由于能够将不同的多媒体内容展现出来,因而其优势更加的突出。在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编排的时候,不但要充分的结合使用者的教科书,与之保持同步,另外为了可以将学习的规律体现出来,以充分的彰显多媒体的强大力量,必须要重新设计和规划学习内容。如果仅仅是根据教科书的传统方式来对学习内容组织,并且只是实现了立体化的教科书是不行的。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当APP应用所扮演的是辅助者的角色时,更要结合教科书的设计规律来组织学习内容,以更好地对学习进行辅助,而不能够一味地增加题量。

(二)智能多媒体感知能够应用到交互过程中

要本着充满乐趣的原则来进行智能多媒体感知交互学习。随着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的智能移动设备,使得很多的多媒体信息能够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接收和播放。所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能够对工作情境进行再现,将较为真实和立体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再借助于该系统对学生的相关意见进行搜集。

由于将一些感知技术应用到了智能移动设备当中,因此其能够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的采集,更加便于对真实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学习者可以借助于不同的感知技术来对实际工作进行体验,同时展开相应的技能操作训练,以提高实战经验。APP应用能够帮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实现智能控制,对学习的状态进行随时的反馈,同时提出改进学习的重点。

(三)智能激励性要体现在评价机制当中

要按照高效的原则来进行评价机制的建立。学习成果如何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就是智能激励评价机制,对学者的表现做出综合的评判,找出存在的不足,计算出最终的测评分数,使学习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对学习过程、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学习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其中,过程和成果均属于评价的主要对象。该评价方式的主要目标使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以促进其保持学习的持续性,按照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借助于不同的激励手段对各个学习环节进行实时的反映。

总而言之,在BYOD设备当中作为主力的智能手机,使得成人高校的学习能够借助于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可以有效地掌控资金学习进度以及取得的成果等,因此在学习当中处于主动的位置。而BYOD的APP应用客户端包罗万象,有很多不同的内容,所设置的也是较为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习者在欢乐和充满兴趣当中进行学习,在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会改变目前传统的成人高校学生学习方式。

[1]赵晓阳.基于学生参与理论的高校学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3.

[2]冯艳.浅谈利用多媒体技术上好计算机课[J].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10):45.

[3]李娟.中职数学“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4]张珑,李海峰,马琳.利用移动设备辅助汉语普通话发音学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2011(10).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SJG19)。

彭建军(1967-),男,湖南祁东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公共管理学。

猜你喜欢

成人学习者设备
养大成人
调试新设备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成人不自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