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留城意愿探析

2017-11-25刘盎然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意愿农民工子女

刘盎然

农民工留城意愿探析

刘盎然

纵观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城中的普遍现象,掌握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如何根据这些意愿以及农民工的留城影响因素,更好的帮助农民工实现自身的发展,解决农民工留城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此做出了研究。

农民工 现状 留城 意愿

一、“农民工”的定义及其生活现状

(一)“农民工”的定义

1983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缩短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帮助城市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户籍在农村并持有土地的农民群体涌入了各个城市。这些从农村涌入城市工作的农民群体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内打工,很少有时间回到农村。这一特殊群体,被叫做“农民工”[1]。从职业上看,农民工已经实现了传统农作为主到非农业工作的职业转变;从身份上看,农民工虽然连续常年在城市中工作,但确实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户籍。

(二)农民工的生活现状

从年龄上看,城市中的农民工年龄多集中在18-45岁,青壮年人数居多,从事的行业基本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体力劳动,其次有很多农民工进城经商。体力劳动很繁重,工作条件也十分艰苦。从学历上看,农民工大学历大都是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几乎找不到大专或者本科毕业,在城市中与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让农民工从文化、心理上与城市生活彻底融合还有一定困难[2]。此外,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时间都很长,配偶与子女很多都跟随入城,他们渴望提升生活品质、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资源。但,从经济收入上看,比起农民工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在城市中的经济收入要高出几倍。

二、农民工留城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民工留城意愿

现阶段农民工留城意愿总体比较强烈。特别是80、90后的青壮年农民工,由于思想开放、自由,留城的愿望较为强烈。其次,在城市中务工多年,携带配偶和子女一起进城生活的农民工留城的意愿也很强烈,这部分人家庭稳定,希望通过留在城市中获得更加丰厚的经济收入,以提升家庭生活品质、希望提供给子女更好的教育质量。

总之,农民工要从经济、心理甚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全能够融入城市人群,才会有根深蒂固的留城意愿,否则,不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还是希望回到农村生活,但这样的农民工回去后也不再希望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会选取类似城市工作的职业谋生。还有部分农民工,因为在家庭、心理上犹豫、徘徊不清楚自己是否应该留城或者返乡。

(二)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

农民工留城意愿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并不大,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教育水平的影响。农民工在离开生活习惯了的农村进入城市,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比城市居民低,在知识与技能的接受程度上相对较弱,很多不能从事脑力、技术劳动,大部分农民工还是从事着体力劳动,生活质量还处于最底层。教育水平的限制让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未来发展受到了阻碍。

(2)经济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平均消费水平要高于农村,住房价格也要比农村住房高出很多倍,这也是阻碍有留城意愿的农民工的一道门槛。为了能够在城市有房可居,农民工大都会加班加点更加辛苦地劳作以获得更多的报酬早日买到属于自己的城市房。另一方面,长远发展看,城市中的工资要比农村务农收入多,城市中的机会也比农村更多,这也是大多数农民工愿意留城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中拥有相对农村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很多农民工处于子女未来发展的考虑也选择了留在城市。而那些觉得城市中生存消费过高的农民工则会选择返回农村生活。

三、如何解决农民工留城的社会问题

(一)提升农村居民的教育质量

要积极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到基础教育,并积极培养农村学生考入大学,鼓励农村学生不要过早放弃学习,要坚持努力学习。这样,才能让一代代的农民子弟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为将来地走出农村拥抱城市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完善农民工的医保、养老等保险机制,让农民工放心地在城市中打拼,没有后顾之忧。要积极解决农民工的户口问题,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工早日拥有城市户口。在就业、买房、子女择校等问题上,相关部门要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让农民工尽快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买上房子,让子女能够在城市中受到城市教育。

(三)帮助农民工更快的适应城市

社区、街道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走访,及时了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困难,并想办法帮助解决。特别是能够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与干预,让农民工摆脱心理阴影,尽快地适应城市,积极地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下去,得到社会的尊重。平时要多组织农民工参与社会活动,与附近的城市居民多沟通、多了解,成为朋友。这样,多方努力,相信农民工留城的意愿会更加稳定。

[1]成艾华,田嘉莉.农民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31~35.

[2]罗辉.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宁市的实证考察[J].创新,2013(03):7~9.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刘盎然 (1990-),女,汉族,山西平遥人,硕士。

猜你喜欢

意愿农民工子女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