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研究

2017-11-25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示范区人才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省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探索。示范区的发展会加速人才集聚,人才集聚效应也会对示范区的发展产生支撑和促进作用。所谓人才集聚是“由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在流动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聚类而形成”。“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是指由政府、市场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三者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市场主导是人才集聚的基点,政府促进是人才集聚的必要条件,科研推动是人才集聚发展的动力。市场、政府和产业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有机整体。结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身特点和优势,营造出稳定和谐的人才集聚氛围,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人才集聚模式,是推动示范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的动因

1.引致性动因:环境驱动

引致性动因指促使人才集聚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首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吸引人才集聚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讲,经济越发达,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就越高,人才的流入也越多,人才的集聚效应也更容易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推进项目计划和开发创业载体等措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其次,文化环境影响着人才集聚的规模。文化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科研环境两个方面,人文环境由传统习俗、文艺、道德、教育等组成,是地区环境质量和文化底蕴的具体表现。特色鲜明、兼容并蓄的人文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科研环境指人才在进行科研时所需的客观条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集聚不仅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也可以使其全身心投入研究,实现自身和社会双重价值。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众多创新及科研人才引进措施,例如,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急需的人才给予补贴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人文及科研学术环境。最后,政府人才政策的支持是人才集聚的重要推手。合理有效的户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不仅能促进人才的流动,更能加速人才的集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了集中性的人才引进计划,例如“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及“牧野人才计划”等,吸引了大量的优秀海内外人才。

2.驱致性动因:内核倒逼

驱致性动因是指促使人才集聚的自身驱动因素。首先,人才的个体特征是影响人才集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人才的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等。一般来讲,人才的性格差异越大,那么共性就越少,在人才集聚中就不容易形成合作,人才集聚的正效应就会被削弱,反之亦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推出多项柔性人才流动措施,形成了进出更自由、渠道更通畅的人才流动方式,促进了人才在示范区内部的合理流转。其次,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也是人才集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关系越融洽,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交流就越顺畅,人才集聚中知识溢出及共同学习效应就越明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组建示范区人才智库,培育和引进各级各类人才,增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示范区建设。最后,个体价值观影响着人才集聚效应的持续性发展。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中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每个人成长经历不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此情况下,人才集聚中的价值观碰撞不可避免。因此,价值观相近的创新人才集聚在一起时,集聚的正面效应溢出较多,集聚也更容易发生。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多种介质对舆论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促进了主流价值观在示范区人才中的接纳和转化。

二、“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的特征及原则

1.郑洛新域境下的特征

人才构成多元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面临着任何经济开发区和示范区共有的问题,即人才支撑存在结构失调。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类人才较多,专业技术类尤其是高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强调在政府、市场、高校三者共同努力下,克服示范区人才结构失调的问题,注重吸纳各类人才,通力合作构建聚集多元化人才的创新性人才集聚模式。

人才供给网络化。“三位一体”的人才集聚模式,一方面强调要形成纵向人才链条,从高校的专业设置出发,以示范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基础,培养适应示范区发展的专业型人才,为示范区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供给。另一方面强调要畅通人才横向流动渠道,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式,促进示范区内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同时鼓励企业人才回到高校进行学历提升与培训,促进示范区人才层次与水平的整体提升。

人才层次高精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这就要求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为其发展提供支撑。目前,示范区内主要发展的产业包括智能制造、互联网技术、航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主导优势产业。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呼唤高精尖人才加入示范区建设。“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旨在推动政府、市场、高校间的密切配合,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及各行业领军人才加入示范区,进而推进了示范区人才层次及质量的双重提升。

2.模式创新背景下的原则

“质”“量”并重原则。随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集聚效应的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内人才队伍将持续壮大。在示范区内各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吸收各行各业大量的人才加入进来,支撑示范区建设,另一方面不能忽视领军人物匮乏、产业集聚程度低等现实问题。因此,示范区人才体系建设方面既要重视“量”的扩大,又要重视“质”的提升,促进示范区人才集聚正效应的充分发挥。

“软”“硬”件兼施原则。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郑洛新人才集聚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软环境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营造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硬环境方面,要强化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提供优美、舒适的居住条件,丰富的文化设施及便捷的信息网络平台。

“政”“企”“产”协同原则。人才的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提升,而一旦人才集聚过度,其负面效应也会显现。如管理成本增加、人才闲置浪费、人才边际收益递减等。因此,必须保证政府、企业和产业在示范区内的多方联动,在人才集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高效协同。在人才集聚过程中,既要发挥人才的主体功能,又要强化各级政府的促进措施;既要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又要注重产业的资源整合。要建立一套多管齐下、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

三、“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的实现

1.以政府为依托

政府对人才集聚的影响主要通过政策实施来实现。即示范区可以通过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来推动人才集聚。首先,政府要转变人才集聚观念,在着力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及优越的创业环境外,分析示范区内各项人才政策的联系,分条块、分步骤引入人才,减少示范区内部的人才竞争,增强人才引进的后发力量,强化人才集聚效果。其次,政府要积极改善示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交通、医疗等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的进入解除后顾之忧。再次,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推手,根据示范区内产业发展需求,为对应的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扶持政策,如安家费、科研启动金及津贴补助等相关待遇。最后,政府应营造和谐清正的文化氛围,加筑公开透明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贯彻“唯才是用”的社会理念,为人才的集聚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2.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从企业层面来讲,要强化企业在人才集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以项目为基础,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用积极的政策引导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通过优厚的薪资福利待遇或长期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人才,促进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共生。从产业层面来讲,只有产业得到发展,示范区内各种外部经济的发展机会才能更加明显,人才方能更加集聚。要建立“人才与行业间的动态协调机制为主,人才与企业间的动态协调机制为辅”的有机系统,通过行业、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有机协调,形成人才供给与经济目标的高效对应。

3.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

高校和科研机构既是人才的主要供给者,又是人才的重要集聚平台,对示范区内创新人才的集聚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一是要拓宽人才集聚视野,将人才集聚政策的焦点由示范区外部转向内部,由创新人才的引进,转向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集聚的动态性、系统性特征,树立前瞻性的人才观念。二是要以示范区产业发展方向为指导,合理调整和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和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为示范区发展培养本土化人才。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利用重点学科、实验室等载体,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四是要强化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为人才的集聚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跨越式发展。

[1]于强,韩庆璞:《河北省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发展研究》,《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13期。

[2]张仁汉:《人才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浙江经济》2013年第9期。

[3]王文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人才支撑问题研究》,《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8期。

[4]陈明鹤:《创业创新亟需的人才集聚效应及集聚战略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5]王全纲,赵永乐:《全球高端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第1期。

[6]贾冀南,杨丽倩:《人才集聚视角下的中原经济区增长极培育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4期。

[7]唐朝永,牛冲槐:《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第3期。

[8]牛冲槐:《人才集聚效应系统研究》,《系统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示范区人才
人才云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