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2017-11-25胡晓玲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原语关联性关联

胡晓玲

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胡晓玲

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译文的好坏。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本文从关联理论探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必然会涉及到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翻译中极其重要。文化负载词是指具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言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和现行的俗语等。[1]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词汇,而这些词却成了翻译中的难题。关联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从关联理论探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 于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随后,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包括明示-推理的翻译模式、认知语境、语境效果等概念,但其主要的是“关联原则”。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原则有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而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中,最大关联只是个理想状态,而最佳关联是相对的。最佳关联是一个层级概念,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推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2]

三、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文化,在英译时,其与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分为:关联、部分关联和不关联。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必须考虑原语情景假设与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进而采取恰当的方法,以使得译文读者花最小的阅读心力就可以获得同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

(一)文化负载词的直译

汉语文化词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如果在英译时,英语中某些词汇与汉语文化负载词所包含的一般意义和内涵意义有相同的语境效果,即译文读者能够获得同原文读者相同的文化意象,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应采取直译的方法。如红楼梦中的“担风袖月”,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古代士大夫抛弃功名,沉醉于山水来陶冶情操的情怀,杨宪益夫妇将其译为“the wind on his back, moonlight in his sleeves”。当译文读者读到“moon”时就会联想到“wander leisurely”,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文化意象。该译文采用直译的方法既精确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符合易于读者的认知语境。因此,对于原语和目的语相关联的文化负载词,应采取直译的方法。

(二)文化负载词的意译、直译加注或增译

汉语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也存在,但是随着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词被各国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象和感情色彩,这就形成了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部分关联。对于这部分文化负载词,如果将其直译,将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错误的联想和感情色彩,导致错误的语境。如汉语中常说“你这人就是爱吃醋”,如果将“吃醋”直译为“having vinegar”,则会使英语读者误以为原作者表达的是这个人尖酸刻薄,因为在英语中该词具有这些隐含意义。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可以将其意译为“being jealous”,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直译加注或增译来翻译,这样既能使读者体会到文本的异域色彩,又能使他们获得相同的语境效果,获得最佳关联。

(三)文化负载词的替代

汉语在其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词汇,而在目的语中不存在这样的文化意象,即原语与目的语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在翻译中,对于这样的文化负载词,应该选择目的语中意义相近的词汇来替代原语中的文化词。否则,译文将会造成读者的理解障碍,无法取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如汉语中的“菩萨”是中国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文化词,在英译时,由于他们信奉基督教,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只能将其用“god”来代替,还有道教的“无为、虚无”等等。对于这种类型的文化负载词,应采取替代的翻译方法,使得译文读者能够获得同原文一样的文化意象,获得相同的语境效果。

四、结语

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关联性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就是为了使得译文读者形成正确的认知语境,这就需要考虑词汇与其在译文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文化意象之间的关系,即原语情景假设与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性。当两者相关联时,应采取直译的方法;当二者之间有部分关联时,应意译、直译加注或增译;而当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时,应采取替代的方法。由此可见,关联理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Nida, 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胡玥.关联理论视阈下第二十七届“韩奖”竞赛汉译英译文剖析[J].中国翻译,2016(2).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胡晓玲(1989),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原语关联性关联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学贯中西(4):AI的时序性推论技能
燃气热水器性能与关键结构参数关联性分析
饮用油茶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