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经》到《生活的艺术》
——中国古、近代休闲思想探析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林语堂诗经思想

杜 慧

从《诗经》到《生活的艺术》
——中国古、近代休闲思想探析

杜 慧

休闲意识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思想特征,中国的休闲研究目前虽然刚刚起步,但从古至今,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体现国民休闲内涵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以此为媒介研究中国古近代休闲思想的特征和发展,对推动现代休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思想 古代 近代 诗经 生活的艺术

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休闲意识则是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人的生活态度,更承载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将工作和生产与休闲意识相融合,人类发展的目标才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因此,休闲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实践价值。我国的休闲学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从古至今,体现休闲内涵的文学作品却比比皆是,因此,推动我国休闲学研究的发展的前提,需要汲取古今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要素,了解我国人民休闲思想的基本特征。对此,本文意在通过梳理中国古代、近代休闲思想的脉络,以期对丰富和拓展休闲学本土性研究有所裨益。

一、先秦休闲思想的萌芽

《诗经》共收录了305篇自周初至春秋中叶时期的诗歌,时间跨度约500年,因此,从研究价值的层面来看,《诗经》不仅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更是反映中国上古时期世袭王朝原始图腾以及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严格来说,古代人民的休闲思想自夏朝之前即已产生了,但受限于文字尚未发明,直至《诗经》出现才得以记录下来,因此,《诗经》可视为是我国古代休闲思想萌芽的重要象征。《诗经》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但综合来说,体现休闲思想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爱情类,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东门之杨,其叶牂牂”(陈风·东门之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郑风·出其东门)等等;其二是生活类,如“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幽风·九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鱼丽于罶,鲿鲨”(小雅·鱼丽)等等;其三是祭祀类,如“溱与洧方涣涣兮”(郑风·溱洧)、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大雅·既醉)、“有瞽有瞽,在周之庭”(周颂·有瞽)等等。从《诗经》休闲思想特点的层面来看,爱情类诗歌大多以寄咏动植物来反映爱情,如《关雎》(周风)中“荇菜”、“雎鸠”与爱情的对称,借赞美动植物隐喻主人公对爱情的期望,体现了人性中追求美好的休闲思想。进而,生活类诗歌大多描写贵族宴会的场景,如《鱼丽》,作者借助描写美酒佳肴,来衬托宴会的丰盛,继而通过描写丰盛的宴会来赞美生活,表现了追求精神解放的休闲思想。此外,祭祀类诗歌通常以“写实”的形式勾勒古代人民崇拜图腾的画卷。如《楚茨》(小雅),作者将祭祀场景通过三个章节完整的描画出来,而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思想追求,更是一种能够反映古代社会状况的休闲文化。

二、晋唐休闲思想的发展

晋代在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后世休闲文化的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很多知识分子远离政治、遁迹山林,为晋代休闲思想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二是晋魏时期道家思想的广泛传播,“无为”思想对晋代知识分子产生着重要影响,催生了一大批隐逸诗人;三是晋末地主庄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崇尚自然的风气极盛,致使很多士族文人纵情山水,从而开启了田园诗创作的先河。晋代休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隐逸”和“田园”,其中代表诗人为陶渊明。他青年时期做过数任小官,正因如此才使他看到了封建政治的黑暗,转而通过“归隐田园”来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体现了淡泊高远的休闲思想。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文最为鼎盛的封建王朝,各类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休闲思想由此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综合来说,唐代休闲思想的特点如同“百花齐放”,在儒道释三教并立的大环境下,文化交融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清明的政治环境则为人们追求个人理想创造了条件,由此也催生了大量体现不同休闲思想的诗文作品。以李白、杜甫和王维为例,其中,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诗意近乎道家,内容大多颂咏人性解放,属于追求精神享受的休闲意识;杜甫的诗风深沉蕴蓄,沉稳醇厚,集百家之长,诗意近乎儒家,诗的内容以写实居多,但也有很多类似“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的诗句,体现了一种物质休闲的思想意识;而王维的诗风清新淡泊,诗中有禅,诗意近乎释家,他的田园诗虽然继承了晋代陶渊明的诗体,但却别具一格,体现了一种心无挂碍、超脱世外的休闲思想。

三、明清休闲文化的普及

明清时期政局动荡,各种文化学说几乎消亡殆尽,但在这样的政治时局下,休闲思想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四大名著的诞生即是重要的佐证。进而,明清休闲文化普及的主要体现是各类小说的大量涌现,众多的小说作品将明清时期的人文雅致和生活情趣抒写到了极致,尤其是在清代所谓“外夷”统治中国的大背景之下,众多明遗文人不甘于接受外族统治,或隐遁山林,或借其作品抒发情怀,由此也勾勒出了明清休闲文化的全貌。综合来说,明清休闲思想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了两个层面。其一是极其突出的物质休闲思想,《金瓶梅》以捎带夸张的笔法描写了明代民间生活的全貌,以追求物质享受为核心的人们表面上似乎已看清了封建统治的本质,而实质上这却是人性的本质,是古代普通民众对“休闲”的一种出于本能的追求。其二是隐喻的精神休闲思想,清代在古代王朝中是隐喻休闲思想普及的代表,受清初“文字狱”的影响,很多知识分子将理想和抱负寄情于文学作品创作,“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清·张潮)。这种追求精神休闲的思想在清代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李渔的《闲情寄偶》,将理想寄托于修身养性,是明清休闲文化普及的写照。

四、近代休闲思想的衰退

《生活的艺术》是近代休闲思想发展的另一高峰,但也是近代休闲思想走向衰退的标志。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之后,近代知识分子大多都陷入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刻思考,而反映休闲思想的文学作品则逐渐减少。《生活的艺术》发表于1937年,在西方科学危机、心灵失落以及国内对外战争一触即发的大背景之下,人文主义所倡导的终极关怀和对本体追求的精神,体现了近代哲学思潮对中国科学和国民价值观等重大问题的反省。而林语堂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并敏锐地意识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拯救中国晚清物质主义隐患和近代科学主义危机的良方。而在战乱纷飞的社会环境下,如何使人文主义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诚然,一方面需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文学精神的倡导。因此,自《生活的艺术》之后,林语堂在吸取中国道家文化的基础上,先后创作了《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唐人街》等长篇小说,在弘扬古代休闲思想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近代体现生活、写实和休闲意识的“小品文”的发展。然而,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不断,二战不仅对中国政局产生了影响,更对中国近代文学界乃至休闲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甚至直至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生活的艺术》中的休闲蕴意长期没能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重视,休闲思想在文学界的体现不仅仅是减少和走向衰退,更甚至是走向消亡。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近代国民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近代中国政治格局的转变等等,但林语堂无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中西休闲思想之集大成者,这毫无疑问。

五、结语

休闲是一种对生命、生产乃至价值观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了人类的幸福感,更关系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休闲源于思想,思想源于人的意识形态,而人则是人类世界文明的主体。因此,借鉴中国古近代文学作品中休闲思想发展的轨迹,依托西方发达国家休闲学研究的经验,全面发展中国本土化休闲学理论研究,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何函栴.《诗经》休闲思想发微[J].诗经研究丛刊,2011(3).

[2]孔沫人.浅析孔孟儒家哲学休闲思想及其现代性[J].才智,2010(5):147.

[3]王东昌.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休闲美学思想[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4~39.

[4]张玉勤,金宋.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的三个命题谈起[C]//中国休闲研究,2014.

[5]孔炜灵.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李灿.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旅游美学思想[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4):86~90.

[7]谭韬.老庄精神孔孟面目——品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儒道合流的美学思想[J].美与时代,2006(10):20~21.

(作者单位: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林语堂诗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探访林语堂故里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