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还是毁灭

2017-11-24马慧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马慧

摘 要:日裔美国作家山下凯伦的首部作品《穿越雨林之弧》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但它的荒诞怪异在令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其中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而这背后深藏着人类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作品的背景环境以及主要人物的身份,都混杂着历史和政治因素,体现出后殖民时代经济文化的扭曲和畸形。

关键词:山下凯伦;穿越雨林之弧;后殖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3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批评浪潮涌起,非但没有因殖民主义概念的远去而被淘汰,反而因含义的拓展被用于各类问题的讨论中,它的本质在于对二元对立的不平等观念的解构。当今世界互相协作走向发展的和谐表象背后,隐藏着剥削的霸权手段以及弱势群体被伤害和毁灭等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在全球化的新背景下,后殖民主义批评着眼于殖民主义造成的种种后果,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态等问题。

更多的文学作品关注全球化的问题,特别是移民的少数族裔作家,他们因特殊的生活经历而深刻地体验到全球化的影响。日裔美国作家山下凯伦的成名作《穿越雨林之弧》就探讨了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问题,作品中对于第三世界发展问题和原始地区生态问题的关注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相当契合。

二、全球化中的后殖民时代——混杂的人物与背景

不管写实还是虚构,文学作品必然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隐含着社会现实状况以及作者本身的文化构成等。《穿越雨林之弧》讲述的是日本移民、美国人、本地居民和土著居民等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的巴西的故事,其中大量文字描述了当时巴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状况,从中看出,巴西长期被殖民的影响已经遍布各地且深入骨髓,本土文化的印记已经渐渐模糊,或许以后会消失殆尽也不被想起。

1.殖民历史的产物

从人种上来说,小说中五个主要人物中除了Kazumasa Ishimaru 是当代来自日本的移民,Jonathan B. Tweep 是美国跨国公司的负责人之外,作为巴西本土居民的Batista 也是 非洲人、印第安人和葡萄牙人的“混种”,且他的姓就是葡萄牙人常用的姓氏。在海滨小城长大的男孩Chico Paco 橘黄色的头发和深绿色的眼睛也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荷兰殖民者(Tei Yamashita, 1990,25),他的姓名也来自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且与罗马天主教有深厚的渊源。只有热带雨林的农民 Mane Pena 属于原始居民印第安人的后裔。这个现象不应当被忽视,巴西之所以成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归因于其长期的被殖民历史。巴西在16世纪被航海家发现之后就开始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原始居民遭到迫害,土地被开发耕种。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争斗也让巴西被争来夺去,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的到来正是如此。大量的非洲黑人归功于罪恶的奴隶贸易。因此,巴西当今多彩民族构成的背后是历史上欧洲殖民主义的结果。《穿越雨林之弧》所描述的现代巴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自己本土文化传统的移民国家,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而土著居民 Mane Pena 的方言却没人能听懂,被认为是“文盲的、落后的和神秘的”表现(17)。大部分人信仰的宗教是天主教,比如文中明确提到巴西居民的典型代表Batista就是一名天主教徒(11)。大众追随和崇拜的也是圣乔治,基督教中的保护神之一。

殖民时代过去了,巴西以及整个拉美的“西化”早已成定局。一种文化从源头就被截断,即使后来形成了独立的国家,也无法找回其丢失的传统。因为自己的热带特色和外来人员的影响,巴西乃至拉美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多彩性,但归根结底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产物。

2.殖民经济现状

《穿越雨林之弧》主要講述了是对热带雨林的开发。除了五位主要人物与原始地区的联系之外,小说还描写了政府、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机构对巴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所起的重大作用。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经济体系,瞄准欠发达地区尚未开发的资源和市场,打着文明和发展的旗号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和自然等进行操纵。这种现象被认为是殖民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即新殖民主义。其中,政府、跨国公司、国家援助被称为新殖民主义“铁三角”。

来自纽约的 J.B.Tweep 无疑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代表,可以说他是Matac?o 这个地区发展与毁灭的始作俑者,他的思想也基本诠释了西方的发展意识形态。他的生活就是沉溺于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并且想方设法地追求高效率,异于常人的三只手便是他高效率的象征。作为一家大型公司GGG的高管,他在公司的发展和利益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眼光,他发现了Matac?o的羽毛和塑料,并且预见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销往整个国际市场。而且他还将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原始简单落后的地区,从而对其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淳朴的思想观念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破坏。这些行为完全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他把羽毛当做商品进行推广,使之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物品,完全没有考虑巨大的利益会引诱人们不择手段地贪得无厌地掠夺动物的羽毛,他也不会在乎那些美丽的稀有鸟类的命运。J.B.还大肆开发Matac?o塑料,利用Kazumasa鼻子上的球的特殊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开采这种有限资源,并且利用高科技垄断开发,再加工技术和销售市场。他的这些做法完全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观:即交易的本质,高科技被视为谋取暴利的法宝和人类未来的方向,而自然只是人类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小说的末尾,J.B.和他的妻子,法国的鸟类学家Mabelle进行了科技与自然之间的争执 (204),他面对大量鸟类几近灭绝的死亡,不仅无动于衷,没有反思自身的行为,还计划用技术来模式化、流水线地制造鸟类。制造自然。值得注意的是,J.B.只不过是各个发达国家和公司的代表,此类情况数不胜数,作者在文中借他的想法进行了举例:“从英国进口到亚马逊河边的宏伟剧院”以及“从日本使向亚马逊河的船只,为了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建造大型的造纸厂”等(76),这些都被视为历史性的大事件。发达国家对全球待开发的地方进行资源掠夺和市场开发,不仅是对落后地区的殖民行为,更是人类对大自然进行殖民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的表现。这正是后殖民主义批评对生态领域的涉及,更是从宏观角度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以及发展与自然关系的分析。

当地政府也是跨国公司开发破坏原始地区的合谋者。《穿越雨林之弧》中就不止一次提到了政府在热带雨林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其恶劣行径对Matac?o地区毁灭的“贡献”。文中热带雨林的第一次出现就伴随着政府人员,他们用火、锯和推土机“清理”了森林 (16),还厚颜无耻地宣称是为了农民,并把土地归于政府名下。他们并没有带来所谓的农学家教农民种地,反而因为砍伐树林引起水土流失,使当地居民无田可耕,无家可归。虽然政府把居民安置在低成本的河边公寓,但他们马上又指责并拆掉了这些低廉的建筑物,取而代之的是外资创办的私人房地产公司以及大量的飞机场和酒店 (17)。当地居民就这样被剥夺了土地,还不得不为了生存替外来企业家和商人利用自己的家园和土地来盈利。共同的利益驱使两者合伙对未开发地区进行大规模建设,从而“促进”其发展。更重要的是,外来公司本身以谋利为目的,根本不会注意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但本国政府也是如此,丝毫不关心生态和民生。于是,热带雨林和当地居民成了各种外界力量下的受害者。本是被殖民者的地区欣然接受了殖民者的行为并与之联合,这就是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和各种利益条件下的隐蔽性,或者说它已悄无声息地深入了人们的观念中。而全世界效仿的西方发展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只能从实际的发展情况和结果中找寻。

三、后殖民意识形态——畸形的文化身份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本身就是少数国家对全球的掠夺之路。这种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启蒙时期的进步意识和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都为其提供了支持。观念的核心是后殖民批评家矛头直指的西方中心主义,即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看待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认为自身具有优于“他者”的特权,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心理基础上的。《穿越雨林之弧》中的J.B.来自发达国家,他非但没认为自己奇怪的三只手是人类中的畸形,反而相信自己是人类进化的最新阶段,其他人反而是尚未进化的普通人,所以他把别人当做低下的、有待进化的“他者”,就像发达国家把巴西,特别是Matac?o看做落后的、有待发展的“他者”。因此“高人一等”的主体拥有对“他者”进行霸权统治的特权。这种心理为西方明目张胆地进行殖民统治提供支持。他们打着传播文明、带来福音的旗号,要把其他地区从野蛮、落后和愚昧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而这一切都是不合实际的虚构以及冠冕堂皇的借口。萨义德批判的“东方主义”就是西方以特权视角建构东方,这种观念深植于西方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中。

被殖民者就逆来顺受心甘情愿地被领导被统治吗?上文中提到的巴西当地政府的行为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他们被西方的发展主义所“迷惑”,被经济利益所吸引,身为被殖民者却又把当地居民当做“他者”进行利用。而被统治被剥削的正是被开发地区的人民,他们面对大量涌入的外来者以及随之而来的“先进”的文明,并没有抵触,反而争相追随,根本没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穿越雨林之弧》的结局是Matac?o地区的毁灭,包括塑料制品的消失,疾病的蔓延,人类的死亡和鸟类的灭亡,以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悲哀命运:J.B.眼看着自己辛苦建造的商业大厦的倒塌;Mane Pena感染疾病后死亡;Chico Paco 不幸被误杀;Batista 无奈地看着自己心爱的鸽子被迫害;Kazumasa被到处藏来藏去。“开始”、“发展”和“更加发展”所带来的却是“失去纯真”和“失去更多”。或许除了J.B.的结局是罪有应得之外,其他人物都很无辜。但作为受害者,巴西当地居民对待伪装的外来殖民者又是怎样的心理呢?他们无疑是崇拜或向往发达国家的,人们惊异于J.B.的三只手,认为那是美国人先进的象征,他们甚至好奇美国人会不会有多于巴西人的三只脚或者其他东西,因为西方人是优越的,可能优越到了身体都比其他地区的人们进化到更高阶段的程度。

所以,西方特权视角不仅存在于西方的观念中,也被非西方的处于“劣势”的人们所认可。长期被殖民的思想使他们盲目地信任西方所推崇的商业和科技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热带雨林的原始居民 Mane Pena 关于羽毛的知识被J.B.发掘,并任用为公司顾问,他开始沉溺于忙碌的职员的工作,喜欢到处作为专家演讲;Batista 也从单纯的训练鸽子飞行到用它们做广告宣传,虽然这主要归功于他的妻子;还有 Kazumasa,他心甘情愿地被用于到处寻找特殊资源,并且认为是在为人类科学做贡献……他们都走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漩涡中。如果说旧殖民主义时期的被殖民者还具有自卫性的反抗的话,那么后殖民时代的人们就是主动地“被殖民”,特别像巴西这类历史上就已经被同化的国家,西方的发展观更是深入人心。因此,西方中心主义不仅发展于西方人的思想体系中,也通过长期的殖民历史而存在于非西方人的观念里,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这种共识,也让很多落后地区被“牵着鼻子走”。

四、“后殖民之后”——原始雨林的毁灭

总之,后殖民主义批评者认为西方的发展观依然是帝国主义时期所产生并延续下来的霸权宰制,是西方以文明之名对第三世界进行的霸权统治与压迫。那么西方发达国家所吹嘘的发展神话带来的是怎样的发展?

从社会方面来说,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了社会经济繁荣和道德堕落的矛盾。《穿越雨林之弧》中羽毛和塑料的开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人们开始不择手段,不仅用劣质的鸡毛进行加工来以次充好,还不加节制地抓捕残杀鸟类,看中Kazumasa对塑料的勘探能力而跟蹤找寻他的人也不计其数,更有甚者,他们居然劫持孩子作为人质来逼迫他。人类在利益面前变得越来越贪婪,虽说这是本性,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西方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观念无疑比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更加促进人类道德的败坏。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的是生态恶化,包括推土机对森林的破坏,大量建筑物对土地的占领等,人们不再依赖于土地自然的生产力,而利用人类智慧来创造自己所需的物质,《穿越雨林之弧》中包括衣食住行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获得,甚至一切情绪上的痛苦都可以被治疗,但技术离不开原材料,比如Matac?o的塑料和热带雨林的羽毛,于是人类进行了不加节制地掠夺,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自食恶果。

从个人来看,发展带来了物质富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们都获得了财富,名声和地位。Kazumasa 因中了大量巨额彩票以及表哥進行的投资而变得非常富有,并因乐善好施而被称为“日本圣诞老人”;Batista 因训练鸽子以及鸽子信息事业的成功而成名富有;Mane Pena 因其关于羽毛的渊博知识而被奉为专家并从贫困的生活中走出;Chico Paco 因其朝圣之路以及媒体的关注和电台的创办而得到很多资助并被当做圣徒和“天使”…但物质富有最后造成了精神的空虚:Chico Paco 面对Matac?o和人类的堕落感到困惑,他怀念起自己出生成长的海滨小城的生活;Mane Pena 面对妻子的离开感到孤独和伤心,这对老夫妇在最后也为不可挽回的以前的生活而遗憾;Bastia 无能为力地“坐在黑暗中哭泣”(201),为美丽而神秘的森林,以及其中的动物的无情毁灭……

这种后果是不公平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贫富差距,富有更富有,贫穷更贫穷,但它带来的灾难要全部人承受,小说中最后爆发的“斑疹伤寒”不加区别地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发达国家掠夺了资源,赚取了利益,却留下了破坏殆尽的环境和社会,文中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瘟疫发生在第三世界的贫民身上,他们自己不受感染。既然得到了全球化的利益,也要承受全球化的后果。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把非人类物种都看做“他者”而“毫不客气”地利用,面对瘟疫中动物和人类的死亡,人类认为自己更重要而直接对雨林进行全部摧毁,被开发的是大自然,被毁灭的还是大自然。

《穿越雨林之弧》最后发现被当做原始地区开发的Matac?o 实际上是上世纪人类发展产生的大量不可降解的垃圾,它们被埋在地球各个被污染的角落,最后都流向地球唯一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亚马逊雨林。这个结局是对人类的讽刺,对企图用尽世界上每寸土地的“殖民主义者”的讽刺,这部小说的整个故事构造可以说是对现代化发展的人类命运的预言。彩虹般的结构,最后的回归还能回到最初的起点吗?这也许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拷问。

五、结语

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对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关注揭露了美丽表象下邪恶的本质,引发人们对各种关系评判性的思考。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利用后殖民视角来看更具有深刻性。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穿越雨林之弧》运用的夸张象征讽刺等手法,更全面深刻地揭露现实。它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各种人群、经济发展、文化和环境等都有描述与思考。“孩子们说,彩虹的另一边都是其对立面,一只鸟的对立面是什么?那么,雨季中雨一直下,彩虹无数的雨林会是怎样呢?”(01) 发展还是毁灭?作品结尾主人公 Kazumasa离开了,与爱人和孩子回归到富饶的土地上才感到解脱与归属。充实爱与生活的幸福才是答案,与环境和谐的、回归本真的、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才是答案。

参考文献:

[1]Huggan, Graham &Tiffin, Helen. Postcoloni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Animals,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2010.

[2]Tei Yamashita, Karen. Through the Arc of the Rain Forest. Minneapolis: Coffee

House Press, 1990.

[3]博埃默,艾勒克.《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5]萨义德,爱德华.《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
心是从来不会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