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地区6个燕麦品种形态特征与种子产量的比较

2017-11-24李天银潘玉鑫栗亚平杨自权张晓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燕麦甘肃青海

李天银,潘玉鑫,刘 军,栗亚平,杨自权,张晓生

(甘肃亚盛田园牧歌牧草科技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00)

河西地区6个燕麦品种形态特征与种子产量的比较

李天银,潘玉鑫,刘 军,栗亚平,杨自权,张晓生

(甘肃亚盛田园牧歌牧草科技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00)

对6个燕麦(Avena sativaL.)品种在甘肃河西走廊4个不同地区的生育特性和种子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中加拿大燕麦为晚熟品种,青海白燕麦、青海444、甘肃燕麦、青海甜燕麦、林纳均为中早熟品种;加拿大燕麦抗倒伏性最弱,青海444、林纳、甘肃燕麦这3个品种种子产量高,其中种子千粒质量最大的是甘肃燕麦。因此,在河西走廊地区收获目标产物为种子时可选择青海444和甘肃燕麦。

河西地区;燕麦;品种;种子产量

燕麦(Avena sativa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雀麦、野麦[1],具有草籽兼用、生产潜力大、质量好、家畜喜食等优点[2-3],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饲兼用型作物,可为家畜提供稳定而优质的青草或青干草,对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4-6]。

由于燕麦粗蛋白和可消化纤维含量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7],且在河西地区土壤盐碱程度较大、沙化严重等生态环境比较苛刻的地区种植燕麦,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还可以缓解反刍家畜冬季因粗饲料不足而产生的“冬瘦春乏”现象[8-9],因此其产量在世界禾谷类作物中位列第5位[10]。

由于甘肃河西地区燕麦良种资源的缺乏,产量、质量水平较低[11],在原有饲草种植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2014年引进了青海444、甘肃燕麦、加拿大燕麦等6个优良燕麦品种,对其适应性、生长发育情况、籽实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燕麦高产的性状特征,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生产燕麦籽粒的适宜品种,为燕麦籽粒的丰产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国营生地湾农场、国营黄花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和国营临泽农场,其地理自然条件分别如下。

生地湾农场(40°15′N,98°35′E)三分场试验地海拔1 230 m,年日照时数3 300 h,平均日照时数9.2 h,年均降水量59.8 mm,年均蒸发量2 560 mm,≥10℃的积温3 292℃,无霜期141~175 d左右。土壤脱盐、平整度良好,属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7.6,有机质含量20 g/kg,速效N含量91 mg/kg,速效P含量79 mg/kg,速效K含量191 mg/kg。田间道路通畅,灌溉管理方便,前茬作物为苜蓿。

黄花农场(40°21′N,97°05′E)科技中心试验地海拔1 394 m,年日照时数3 025.5 h,平均日照时数8.4 h,年降水量28.5~56.1 mm,年蒸发量2 478~3 033 mm,≥10℃的积温2 088℃,无霜期140 d左右。土壤脱盐、平整度良好,属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8.2,有机质含量30 g/kg,速效N含量78 mg/kg,速效P含量67 mg/kg,速效K含量140 mg/kg。灌溉管理方便。

八一农场(37°33′N,102°28′E)小井子分场试验地海拔1 400 m,年日照时数3 014 h,平均日照时数8.4 h,年均降水量112 mm,年均蒸发量2 631 mm,≥10℃的积温3 148℃,无霜期145 d左右。土壤脱盐、平整度良好,属沙壤土,肥力中等,pH值8.0,有机质含量14.2 g/kg,速效N含量42 mg/kg,速效P含量46 mg/kg,速效K含量267 mg/kg。田间道路通畅,灌溉管理方便,前茬作物玉米。

临泽农场(39°15′N,99°58′E)第五分场二斗三试验地海拔1 650 m,年日照时数3 237 h,平均日照时数8.9 h,年均降水量133.5 mm,年均蒸发量2 680 mm,≥10℃的积温3 078℃,无霜期177 d左右。土壤脱盐、平整度良好,属壤土,肥力中等,pH值8.0,有机质含量11.5 g/kg,速效N含量47 mg/kg,速效P含量35 mg/kg,速效K含量279 mg/kg。田间道路通畅,灌溉管理方便,前茬作物为甜菜。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2.1 参试品种。参试6个品种分别为青海白燕麦、青海444、加拿大燕麦(无芒)、青海甜燕麦、林纳、甘肃(地方)燕麦,试验用种子统一由甘肃亚盛田园牧歌牧草科技研究院提供。

1.2.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5 m2(5 m×3 m),行距0.15 m,每小区播种20行,小区间距0.3 m,重复间距0.5 m,试验四周设保护行,种植燕麦。

1.2.3 地块整理。于3月上中旬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对试验地进行整地、施肥、平整,整地达到齐、平、细、碎、净标准。播施底肥后耥平地面,划分试验小区。施磷肥25 kg/667 m2、二铵20 kg/667 m2、硫酸钾8 kg/667 m2作底肥。

1.2.4 播种时间及规格。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人工开沟撒播,当天结束。每小区播种20行,播种行距0.15 m,播深3~4 cm,播种量按300 kg/hm2,小区播种量450 g,每行播种量22.5 g,小区间距0.3 m,重复间距0.5 m。播后镇压保墒。

1.2.5 田间管理。各小区播种时间一致,播种量一致,施肥量一致,各项田间管理统一,观察记录标准统一。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全生长期灌水5次,第1次灌水时间4月24—28日;第2次灌水时间5月4—8日;第3次灌水时间5月24—28日;第4次灌水时间6月12—16日;第5次灌水时间7月13—17日。4月24—28日头水前施尿素225 kg/hm2。5月24—28日第3水时追施尿素120 kg/hm2。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田间观测项目。对燕麦种植时间、灌溉时间、施肥时间、生育期、生育期天数、幼苗习性、株高、叶色、叶长、叶片宽、茎节数、茎粗、有效分蘖数、籽粒产量等指标进行观测。

1.3.2 产量测定。小区收获籽粒产量的测定在籽粒蜡熟末期进行,各小区进行人工分区收割,留茬高度4~5 cm,刈割后各小区单独脱粒,将种子处理干净后称其种子质量,计为小区产量。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SPSS 19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6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6个燕麦品种均能在河西走廊地区生长,从播种到燕麦种子成熟一般需要120 d左右。供试6个品种中生育期最长的是加拿大品种,平均生育期为126.5 d,且在临泽农场生育期最长,为135 d;生育期最短的是青海444,平均生育期为117 d,且在生地湾农场生育期最短,为108 d。

2.2 供试6个燕麦的品种特征

由表2可知,在幼苗习性方面,青海白燕麦、甘肃燕麦多数地区以直立状态生长,少数地区半直立生长;青海444、青海甜燕麦一半地区以直立状态生长,一半地区以半直立状态生长;林纳一半地区以直立状态或者匍匐状态生长,一半地区以半直立状态生长;加拿大燕麦多数以匍匐状态生长,少数以半直立状态生长。在叶色方面,青海甜燕麦各地区均为绿色;青海白燕麦、青海444多数地区为绿色,少数地区为浓绿色;加拿大燕麦多数地区为浓绿色,少数地区为绿色;甘肃燕麦多数地区为浅绿色,少数为绿色;林纳一半地区为浅绿色,一半地区为绿色。

由图1可知,生地湾农场的株高大于其他3个农场的株高,生地湾农场甘肃燕麦和青海甜燕麦株高最大;4个农场的节数、叶宽、叶长和茎粗间都基本相近,生地湾农场林纳和黄花农场甘肃燕麦节数最少,八一农场和临泽农场青海甜燕麦节数最少,黄花农场加拿大燕麦叶宽最大,生地湾农场和临泽农场加拿大燕麦叶长最大,茎粗在6个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生地湾农场和临泽农场的穗长大于八一农场和黄花农场的穗长,生地湾农场和临泽农场加拿大燕麦穗长最大。

表1 供试6个燕麦品种的田间生育期

表2 供试6个燕麦品种特征记载表

图1 供试6个燕麦品种在不同地区的形态特征

2.3 供试6个燕麦的种子产量

由表3可见,6个品种燕麦在甘肃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种子产量表现不一。生地湾农场以青海444产量最高,为349.20 kg/667 m2;青海白燕麦最低,为208.31 kg/667 m2,所有品种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黄花农场以加拿大燕麦产量最高,为368.54 kg/667 m2,青海甜燕麦最低,为269.46 kg/667 m2,它们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八一农场以林纳产量最高,为353.94 kg/667 m2,甘肃燕麦最低,为253.11 kg/667 m2,青海白燕麦、林纳与其他品种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海白燕麦与林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泽农场以林纳产量最高,为387.57 kg/667 m2,青海白燕麦最低,为300.31 kg/667 m2,青海白燕麦和林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品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4 种子千粒质量

生地湾农场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为加拿大燕麦,最小的为林纳;黄花农场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为加拿大燕麦,最小的为林纳;八一农场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为甘肃燕麦,最小的为青海白燕麦;临泽农场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为加拿大燕麦,最小的为林纳(表4)。

表3 供试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

表4 供试6个燕麦品种的千粒质量

3 讨论及结论

本试验通过分析6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品种特性、种子产量和千粒质量,找出了适合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是衡量作物引种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作物栽培管理措施的重要参考因素[12]。本研究表明,在参试的6个燕麦中,加拿大燕麦为晚熟品种,青海白燕麦、青海444、甘肃燕麦、青海甜燕麦、林纳均为中早熟品种。作物的品种特性是其高产优质的直接表现[13],甘肃燕麦和青海444幼苗习性多表现为直立,叶色多为绿色,且其株高、叶长、穗长等品种特性都较优;加拿大燕麦虽品种特性较好,但幼苗多为匍匐,叶色过浓。种子产量的高低反映了作物品种的好坏,青海444、林纳和加拿大3个燕麦品种的种子产量较其他品种产量高。千粒质量则是用来鉴别种子是否饱满和充实的品质指标之一[14]。就同一种或品种而言,千粒质量越大播种品质就越优良[15]。本研究中种子千粒质量最大的是加拿大燕麦和甘肃燕麦。综上所述,在河西走廊地区以收获种子为目标种植燕麦时,供试的6个燕麦品种以青海444和甘肃燕麦为最优选择,林纳品种产量虽高,但其品质较差,加拿大燕麦作为晚熟品种,幼苗习性多为匍匐型且易倒伏,不适合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种植。

[1]刘 欢,慕 平,赵桂琴.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4):116-124.

[2]李扬汉.禾本科作物的形态与解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61-476.

[3]侯建杰,赵桂琴,焦 婷,等.6个燕麦品种(系)在甘肃夏河地区的适应性评价[J].草原与草坪,2013(2):26-37.

[4]师尚礼,赵桂芹,姚 拓.农牧交错带特征分析与苜蓿燕麦种植区域的形成[J].草原与草坪,2005(6):17-20.

[5]施建军,马玉寿,李青云,等.高寒牧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3(4):39-41.

[6]何玉龙,周青平,纪亚君,等.施肥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及构成性状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2,29(6):968-972.

[7]刘振恒,武高林,仁青草,等.发展以燕麦为支柱产业的可持续高寒草地畜牧业[J].草业科学,2007,24(9):67-69.

[8]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等.我国燕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杂粮作物,2006,26(3):233-235.

[9]杨云贵,程天亮,杨雪娇,等.3个燕麦品种不同收获期对青贮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3,21(4):683-688.

[10]刘 伟,刘景辉,萨如拉,等.腐植酸水溶肥料对燕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3(6):87-90.

[11]张西年,严庆涛.甘肃省河西走廊灌溉麦区野燕麦综合防除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增刊):171-174.

[12]黄祥辉,胡茂兴.小麦栽培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3-127.

[13]山东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59-64.

[14]邢 丹,王文全,李卫东,等.不同来源知母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比较分析及相关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2):348-352.

[15]张春梅.燕麦种子清选加工技术[J].草业与畜牧,2010(5):61-62.

欢迎订阅2018年《北方园艺》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0009国内统一刊号:CN23-1247/S

邮发代号:14-150 半月刊 每月15、30日出版 单价:15.00元全年:360.0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或直接向编辑部汇款订阅。投稿网址:www.haasep.cn

《北方园艺》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黑龙江省园艺学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园艺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自2017年13期起,栏目部分改版,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设施园艺、园林花卉、资源环境生态、贮藏加工检测、中草药、食用菌、专题综述、产业论坛、不定期刊登栏目(农业经纬、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实用技术、新品种(彩版);力求体现科研-生产-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汇聚园艺行业最新科研成果,跟踪园艺学科最新研究热点,期待广大作者、读者、编委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

中文核心期刊(1992-2014) 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收录期刊 2015、2016年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北方园艺》编辑部

邮编:150086 电话:0451-86674276

信箱:bfyybjb@163.com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ed Yields of 6 Oat Varieties Planted in Hexi Region

LI Tian-yin,PAN Yu-xin,Liu Jun,LI Ya-ping,YANG Zi-quan,ZHANG Xiao-sheng
(Gansu Yasheng Pastoral F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Jiuquan 735000,China)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yields of six varieties of oat(Avena sativaL.)planted in four different areas of Gansu Hexi Corridor.The Canadian oat was shown to be the only late maturing variety among the six tested materials,while the other five (Qinghai white oat,Qinghai 444,Gansu oat,Qinghai sweet oat,and Linna)were found to be medium-early maturing varieties.By observing thei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ing their seed yields,it was found that the Canadian oat has the weakest lodging resistance,while Qinghai 444,Linna,and Gansu oat have a high seed-yielding ability,with Gansu oat attaining the greatest thousand grain weight.Therefore,Qinghai 444 and Gansu oat are suitable varieties to be planted in Hexi Corridor areas for the purpose of harvesting oat seed.

Hexi Region;Oat;Different oat varieties;Seed yield

S512.6

A

1673-6486-20170363

李天银,潘玉鑫,刘军,栗亚平,杨自权,张晓生.河西地区6个燕麦品种形态特征与种子产量的比较 [J/OL].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34(5):23-28[2017-10-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71016.0915.001.html.

2017-05-20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302NKDA020)。

李天银(1963—),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牧草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E-mail:tymg_ty@163.com。

猜你喜欢

燕麦甘肃青海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燕麦种植技术要点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大美青海
甘肃卷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青海行七首(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