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 “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7-11-24王慧敏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

王慧敏 康 健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基于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 “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王慧敏 康 健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幼儿园教师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从教,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后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高职院校只有提高学生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才能体现其教学的优势所在,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调整,要做到“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考核体系三个维度有效地将“国考”要求与专业课程衔接,同时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有效的考核体系保证课证融合的实效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师资格证;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幼儿教师素质是保障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国家积极推进幼儿教师的职业准入制度。2010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幼儿园教师需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2015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纳入了全国统考,所有考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国家资格考试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

1 实施 “课证融合”的意义

教育部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因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课证融合”是该制度推行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为了响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迫切需求,遵循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高职院校必须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的改革,调整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力求课程内容与考证知识相融合,保证双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落实。只有提高学生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才能体现其教学的优势所在,从而保证专业建设的吸引力。

2 实施课证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教育部统计,在2011~2012年组织的4次全国性考试中,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为27.5%,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平均通过率仅为35.1%。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低,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求各院校必须重视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课程融合,以保证学生取得当幼儿教师的敲门砖。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科目为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面试》,前两科为笔试,最后一科为面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幼儿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综合素质》主要考查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幼儿教师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基础课,如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核心课,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五大领域教学教法等,重在学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专业艺术技能课,如钢琴、舞蹈、美术技能等,重在艺术技能技巧的掌握。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课程有着较大的相关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高职院校需要思考如何进行“课证融合”,提高学生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构建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做法

3.1 将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模块与学前教育的各门课程对接,构建“课证融合”的教学体

3.1.1 构建与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模块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我们构建了“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把各考试模块与课程相对应。

表1 保教知识与能力部分考试模块及对应课程分配表

表2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模块对应课程分配表

表3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模块对应课程分配表

3.1.2 制定融入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制定各门课程标准时,要求把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具体要求、笔试及面试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考点,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和资格证考试内容有效衔接。

3.1.3 组建教师资格证研学教师团队,将考点精准落实到教学内容中。组建教师资格证研学教师团队,对其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定期教研,使教师熟知考试的内容。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将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精准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既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3.2 根据幼儿教师资格证的素质要求及综合能力要求,构建三结合的“课证融合”的实践体系

3.2.1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注重研究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掌握答题技巧,以防学生出现记忆很多知识却不会答题的现象。实践教学注重分析真实案例,通过小组讨论、组织学生练习写教案、开展片断教学、模拟幼儿园各项活动等方式进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3.2.2 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课内组织开展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及保教实践能力、教师礼貌礼节、仪容仪表与语言规范的实训,课外按照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规定,组织学生模拟面试。对于艺术技能类课程以课内实训为主,课外通过翻转课堂、参加相关比赛、展示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

3.2.3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围绕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实践技能部分的要求,加强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强化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校内进行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方案的设计,幼儿教育案例的分析、特殊幼儿指导方案的设计、专业技能的展示等)实践学习,到幼儿园学习具体的“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内容,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即幼儿教师资格证要求,制定“课证融合”评价体系

3.3.1 根据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制定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标准。我们在制定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标准时,要根据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使考核题型、内容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一致,最大限度衔接,达到教师资格证模拟笔试的效果。

3.3.2 根据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制定专业技能评价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虽没有对艺术技能进行专门规定,但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内容都隐含着幼儿教师基本技能的考核。所以我们根据教师资格证要求,制定了弹唱、舞蹈、美术、书写、讲故事等技能考核标准,以考核促学习,保证学生在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艺术技能的学习同样不弱化。

总之,“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又能切实保障幼儿师资培养的质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为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职业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 “课证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70401)的阶段性成果。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黄重.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13~15.

[3]庞芮.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J].教育现代化,2016(3):55~56.

[4]赵梦莹.教师资格证 “国考”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改革与探索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30~131.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
10人以上死亡事故矿长或终身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