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2017-11-24李成丹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思想

李成丹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浅析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李成丹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启蒙家。黄宗羲出生于“竹桥黄氏”,竹桥黄氏虽非名门望族,但也称的上一个文化世家。故而家族先贤的思想理论以及文化教育对于黄宗羲的政治思想的形成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和清廉正直的官吏家庭,黄宗羲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也就必然与家国的命运不可分割、息息相关了。但种种磨难和坎坷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丰富了他的阅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政治思想。黄宗羲不仅学问渊博,思想独到,而且著作宏富。其中代表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历史文化。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黄宗羲政治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二部分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内容,第三部分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影响极其现实意义。

黄宗羲;政治思想;民主

1 黄宗羲政治思想形成的背景

黄宗羲生活于明末清初社会大变革时期,即所谓的“天崩地解”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首先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以自给自足为主体、商品交换为辅助的自然经济在明中叶以后发生了局部的质变,明中叶以后中央政府消极怠工,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政策限制大幅度降低,张居正改革了税收制度,使得赋税变得合理且无苛捐杂税,加之对外贸易十分发达,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如松江府,小农以织布作为家庭副业,日成一匹,投入市场的棉布竟日以万记。所以当时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进江南纱”的谚语。其他农业、手工业产品如粮食、生丝、蔗糖、烟草、绸缎、纸张、染料、木材、铜器、铁器、瓷器等。伴随而生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并且雇佣几名到十几名不等的机工进行生产,构成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机户与机工之间的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阶层——新兴市民阶级。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传统的封建势力相互合作、相互斗争。明中叶以来是中国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期。

其二,明王朝从万历后期至崇祯末年,政治极端腐败。宦官集团专权跋扈,厂卫特务横行无忌,对人民横征暴敛。对主张改革的政治官员残酷迫害。这就大大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及封建统治集团与广大人民的矛盾。于是,一方面形成了要求改革朝政的东林党人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腐朽集团之间的残酷政治斗争,另一方面则导致了以高迎祥、李自成等为领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朱明王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政权,并进而称帝,建立清朝。清王朝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以武力平息了南方各族人民的反抗。至康熙时期,改用镇压与垄断相结合的手段,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得到发展。黄宗羲身处两朝更替时期,他抗清到最终失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政治思想。

其三,从万历七年(1579年)开始,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者、商人和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或用武力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财富,或因传教需要,传播西方文化。其中有些人诸如利玛窦、金尼阁、汤若望、南怀仁等,向中国统治者、士大夫介绍了西方数学、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于是在明末清初,造就了一个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新形势。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大概受利玛窦、徐光启诸人影响不少。”①他在这里实际上揭示了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与西方科技文化的关系。

黄宗羲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和形成了他的独特的政治思想。

2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内容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最有价值也是在历史上最有光彩、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思想,而最集中、最精彩地体现其政治思想的著作是《留书》和《明夷待访录》。这两部书,是黄宗羲强烈的反清民族主义和激烈的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的纲领性著作,是黄宗羲政治思想代表作。其中新民本思想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理论核心。

2.1新“封建论”

《封建论》原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将封建制(即分封制)与郡邑制(即郡县制)相比,论证封建制是过时的制度;认为中国封建制度是百害而无一利,并阐发郡县制的优越性,同时以此表达作者的政治观与历史观。然而柳宗元的《封建论》可谓有得有失,得在于肯定了郡县制度较于“封邦建国”制度的优越性,失在于没有认清楚事情的本质,亦或是间接地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维护。在黄宗羲之前已有人对柳宗元的《封建论》提出质疑,如阳明学的代表黄曾省曾言:“宗元《封建论》大抵为子孙也,卑乎浅矣……宗元之论无一而可者。”②可见黄曾省已经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黄宗羲在吸收其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同于黄曾省的“新封建论”。他曾言:“中国之于夷狄,内外之辨也。以中国治中国,以夷狄治夷狄,犹人不可杂之于兽,兽不可杂之于人也。③可见黄宗羲在这一时期依旧带有狭隘的民族思想,仇视清朝,但是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对于黄宗羲来说,当时的民族大义依旧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我们也不可能去苛求一个古人用现在的思想去思考民族矛盾问题。

2.2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最脍炙人口的两句话,一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二是“天下为主,君为客”。④前一句可概括为“君为民害”论,批判的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制度,后者可概括为“民主君客”论,黄宗羲曾言:“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⑤他认为天下的安定和混乱,不在于君王一族的兴盛与衰亡,而是在于天下百姓生活的快乐与忧愁。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把自古以来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极致,无限接近于西方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显然已经到达民主启蒙的高度,可以说他的思想对于近现代民主思想的出现有着深远的作用,虽然他无法摆脱当时的民族矛盾和时代限制,但是确实在那个时代首先发出别人不敢发出的声音。所谓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简言之,就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自己管理国家的制度。

2.3 以“民”治天下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还体现在他的立公法、废私法、人权平等、以法治国的思想。主张由公众制定“天下之法”以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所谓天下之法,他曾言:“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其乱”。⑥这也就是说,黄宗羲把法律视为“天下之公器”,认为法的唯一和最高宗旨是为天下的百姓造福。法律应成为维护百姓利益的武器,而不应是当权者个人实行专横的工具。由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皇帝专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法,他能够大胆地提出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无疑突破了当时的封建道德的束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他没像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那样鲜明地提出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但黄宗羲已触及到法要反映民众意志的问题。这足见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其中的民主启蒙性质。黄宗羲的民治思想与顾炎武主张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⑦的思想不谋而合。

3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影响

黄宗羲提出的“民为君害”“民主君客”等政治思想,一方面继承了孟子的民本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另一方面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具有近代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他提出的限制君权思想对于封建统治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并激发了后人对于民主社会的思考,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对于清末到近代的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于迈向近现代社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例如,维新派主将康有为也对黄氏进行了高度赞美:“梨洲大发《明夷待访录》,本朝一人而已。梨洲为本朝之宗。”⑧清末,革命派继续对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及其所代表的新民本思想保持浓厚的兴趣,将之视为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革命派的章太炎,最初对黄宗羲是十分钦佩的,径将《明夷待访录》阐释为近代民主思想。以章太炎为盟主的国粹运动,在1910年章氏发表《非黄》一文以前,一直都对黄宗羲的思想十分推崇。黄宗羲的名号频繁地出现在国粹学派的笔下,《明夷待访录》等论著也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赞扬。

[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 郑天挺:《清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4]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数据出版社,2003

[5] 戴逸:《简明清史》,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

[6] (清)蒋良骐著:《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

[7]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2011

[8] 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台湾商务出版社,1993

[9]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0] 吴光:《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注解: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43年,第99~100页

② 黄曾省:《难柳宗元封建论》,《四库全书集部八·总集类·明文海卷九二》

③ 黄宗羲:《留书》,中华书局,2011年,第74页

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⑤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⑥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⑦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⑧ 康有为:《万木草堂讲义》,《康有为全集》第2册,第587页

李成丹(199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市人,历史学硕士,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明清史。

B249

:A

:1672-5832(2017)09-0201-02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