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下身子 找准调子 亮出嗓子
——从《农民日报》“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看文风创新

2017-11-24文/冯

中国记者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系列报道现代农业

□ 文/冯 克 任 璐

沉下身子 找准调子 亮出嗓子
——从《农民日报》“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看文风创新

□ 文/冯 克 任 璐

近年来,为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在不断强化走基层、转作风的基础上,《农民日报》在创新文风上多有探索,收获不少,“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就是其中的亮点。记者沉下身子抓取选题,找准调子讲好故事,亮出嗓子为农立言,逐渐梳理出一条具有农报特色的文风创新之路。

改文风 农民日报 讲故事 农业报道

一、沉下身子扎进基层,抓取“顶天立地”的新闻选题

改文风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语句风格的调整转换,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风的生动体现,具体到一个报道,选题视角与站位的确定是第一个要回答的命题。对于与生俱来带有基层气质的“三农”媒体而言,正因为采访对象是天底下离土地最近的一群人,选题要想接地气并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如何在宏观主题和微观实践之间找准切口,才是真正的挑战。

拿“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来说,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和短腿,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投资蓝海,现代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由于刻板印象,社会舆论对于中国现代农业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和需要解答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一政策性极强的领域来说,报道选题既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还要回应现代农业在社会舆论场上的热点和焦点,就必须达到“顶天立地”的效果。

因此,“现代中国·中国故事”与往常通过事迹材料获取线索不同,多数选题来自于记者日常采访的基层发现。围绕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电商、智慧农业、产业融合等现代农业领域里的政策关键词和舆论热词,聚焦“新农人”、新气象、新变革。所选取的报道对象大都是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普通人,所干的事业还要代表着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前进方向。以此来展开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才能体现政策精神和社会关切的统一,又能够在平凡中见不平凡,在润物无声中打动读者,也便于学习和借鉴。

当然,这其中难免出现已经报道过的老面孔和目前看似平凡的普通人,如何做到“典型人物”有新意、“平凡人物”不俗套也是一个挑战。对于那些扎根农村创业已经取得一定成就、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典型人物”,这类人物故事要想生动出彩,就要从平凡受众的视角出发,还原人物本来的生产生活实际。例如,《黑土地上的“合作文章”》报道主角是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他是当地带头致富的“典型”,各类事迹经常见诸报道。此次选题摒弃了为人所熟知的个人奋斗史的角度,而是把关注点投向眼下合作社的运转现状和未来展望,既有时新性,又有代入感。

对于另一类投身现代农业的普通创业者,展现这些平凡人物的不平凡,就要挖掘他们在现代农业上的新思路、新作为。例如,朋友圈里卖桃子的桃农姚全军、尝鲜土壤改良的“丑柑大哥”王祥学、用物联网种草莓的农场主许红民,他们虽是普普通通的“新农人”,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创业经历,把这些经历串联起来,就有了鲜活的“看点”,也树立起了可学可鉴的榜样。

二、找准“短实新”的报道调子,讲述生动质朴的感人故事

罗伯特·麦基说过一句话:故事是有关永恒与普遍的形式。人们热爱故事,渴望故事,通过故事来应付这个纷繁的世界。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想改变传统“三农”新闻报道中的老旧风格,剔除官腔、花腔、学生腔,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记叙事件,实现新闻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生动化。没有五音难定六律,这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找准“短实新”的报道调子,故事的讲述才能生动质朴,如临现场,让读者在经历和情感的共鸣中受到感动,获得启示。

在“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中,素材都是来自记者一线的所见所闻,天然带有鲜活感和故事性,再加上确定了视角多元切换、结构不拘一格、语言平和亲切的三个叙事风格,较好地符合了“短实新”的要求。

叙事视角的多元切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叙事文本的框架构建。在“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中,记者采用多元的叙事视角,是很多人而不是记者一个人在看新闻事实,快速切换中语言表现形式更加简短凝练,从而让读者形成真实的认知和阅读的快感,引发情感共鸣。例如,《物联网里螃蟹欢》这篇报道中,记者不仅以老蟹农邵宁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农林局信息科科长蒋永年等作为叙事主视角,同时还穿插了村干部、智能养殖工作组、其他蟹农等副视角,短短800字稿件多达六七个视角,将物联网给养蟹带来的变化一一展现出来。同时,语言跟随不断切换的视角变换内容和节奏,自然也就简短凝练起来,整篇稿件大量运用短句子、短段落,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叙事过程中信息的结合方式不一样,结构风格不一样,呈现的故事也会各有所长。“现代农业·中国故事”系列报道每一篇的叙事结构都有所不同,有的结合数据、图表等“大数据”内容,有的以丰富的事件情节进行组合,有的着重从人物言行中挖掘新信息、新观念,为报道增添了信息量、人情味和戏剧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开篇报道《众筹启蒙白家滩》中,从养鸡合作社理事长的经历引入白家滩众筹起家的系列故事,以倒叙的结构方式,还原白家滩人探索使用金融工具盘活资源的种种艰难与不易,其中穿插大量的数据、故事、对话、细节,这种既有鲜活引语又有背景数据的内容安排,这种大场景与小镜头灵活组合的结构方式,既关注了村民的感受,也凸显了决策者的投入和努力,让稿件的故事性和表现力倍增。

涉农报道更多地关注农民,关注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因而在叙事中应该重视以平等的姿态、平和的语言来诠释“三贴近”的内涵。基于这样的共识,“现代农业·中国故事”整组报道着重运用具有生活气息的环境白描和朴素通俗的语言表达,来展示事实全貌,展现基层生活,从而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纵观整组报道,平和亲切的语言俯拾即是。《手机一呼叫,“蜻蜓”来打药》这篇报道中,记者运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语,讲述智能植保服务给农家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例如蜻蜓农服负责人介绍说“就像城里用手机打车一样”;村民这样描述以前人工喷药的麻烦说“打药全用人工,哗哗喷下来,次数不少,效果不好”;回应农民能否适应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时,大学生村官说“别拿老眼光看人”。这些源自生活、风趣得体的语言贴近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也准确生动地呈现了客观事实。

三、亮出嗓子喊出“基层声音”,凝聚亿万农民的发展梦想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信息传播日益加快的时代,农民对信息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这对“三农”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做“三农”信息的有效传播者,更要做“三农”舆论的正确引导者;不仅要当好农村历史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更要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因此,写出鲜活的故事仅仅是第一步,如何“亮出嗓子”把故事中蕴藏着的那些能够给予同类地区同类人群开展同类工作以建设性经验的内容高度概括出来,满足基层读者的信息需求,凝聚现代农业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现代农业·中国故事”这种主题报道需要考量的现实问题。

“现代农业·中国故事”报道策划之初就明确了“小故事折射大主题”的要求。因此,报道中普遍采用“讲故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每篇报道后都附加了记者简短的点评。这些二三百字的点评绝不是狗尾续貂,可有可无,而是在报道以外以评论性的语言提供了具有丰富附加值的信息,凝练了这个故事蕴含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某种经验、某种气质或者某种精神。在挖掘有人物、有温度、有细节的故事的基础上,增加思想性与建设性,用富有时代感的话语体系,彰显现代农业发展中折射出的核心价值观,寓理于事,以事明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通过报道,要让现代农业的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做法汇聚成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自信,仅仅依靠几个故事、若干情节会显得相对单薄,加入点评正好有力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完成了从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故事性到思想性的无缝接驳。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鼠标一点,轻松种田”;从“戴口罩、背药箱”到“手机一呼叫,‘蜻蜓’来打药”;从“走街串巷赚吆喝”到“朋友圈上的销售帝国”,现代农业大潮涤荡下的变革和创新、探索和思考逐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兼顾了传递“群众声音”和凝聚“时代精神”的统一。

(作者分别是农民日报社总编室常务副主任;农民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编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系列报道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