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目的语环境下韩国汉语教学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7-11-23付晓丹

戏剧之家 2017年21期

付晓丹

【摘 要】非目的语环境下韩国汉语教学已经初具规模,但实践教学中在语音教学、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中韩汉语交流合作和韩国的汉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非目的语环境;语音偏误;汉语课;汉字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1-0155-02

20世纪90年代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加深,韩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汉语也逐步成为韩国外语教学的首选课程。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孟柱指出:“汉语在韩国是最受欢迎的第二外语。在韩国的正规教育机构中有131所大学和近75所专科大学开设了和汉语相关的专业,选择汉语为第二外语的高中也占全部高中学校数量的23%。”[1]韩国人为满足旅游、公司业务交流、个人兴趣等方面的需求,会在学校或校外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不定期学习汉语,据统计,目前韩国以不同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多万人,在华留学生人数也居世界首位。因此,韩国汉语教学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韩国汉语教学的现状

2016年笔者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对韩合作交流项目,赴韩国江原道原州市雉岳高中和北原女子高中担任汉语教学一年。在此期间承担了高二年级学生和在校韩国教师汉语课教学,同时,也参与了江原道教育厅汉语学会的调研、科研等活动。在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中,笔者对韩国江原道的高中汉语教学及与中国的合作交流情况有了详尽了解,发现在非目的语环境下,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中韩汉语交流合作和韩国的汉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韩国国内汉语教学分为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两种不同的课程,二者各自独立,没有联系。根据各个学校的差异性,汉字课从初中就开始开设,汉字字形使用繁体字教学,在发音上依然采用韩语发音,到了高中阶段开始正式开设汉语课,这时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汉语学习。汉语课设在高中二年级,学习两个学期,是作为一种兴趣培养和汉语启蒙性质的课程,不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在教材选用上各个学校选用不同的教材,大多选用中国语(第一册),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语音,即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音节结构,繁体字和简体字差异对比,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简单的基本会话,课后配有相应的练习。从总体上来看,韩国的汉语教学已经资源完备,进入了正规化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韩国的汉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二、韩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语音教学。赵元任先生曾在《语言问题》一书中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基础,如果起点过于草率,基础没有打好,必然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2]因此,语音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汉语语音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声母韵母问题和声调问题。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韩国学生由于受到韩语语音负迁移的影响,总是用熟悉的韩语语音规律来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常常会出现如下错误:一是送气音偏误;二是前、后鼻音不分;三是j、q、x與u的拼读偏误。四是变调和轻声、儿化问题;五是声母中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偏误。

世界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汉语属于声调语言,在汉语语音教学中重点为声调教学,韩语是非声调语言,在本族语语音系统中没有相对应的声调标准,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语音时往往会受到母语发音特征的影响,因此造成了声调学习的困难,产生了声调偏误。林焘认为,汉语学习中的洋腔洋调不是来自声母和韵母,而是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3]刘艺研究了韩国学生汉语发音的特点,他发现,韩语属于高低声调的语言,韩国学生将上升调的阳平念成低平调或者低升调,在去声方面,他们常常把去声发成低平调或者低降调,而对于高平调的阴平,他们则往往念成低平调。[4]这种阳平和上升相混、去声和阴平相混的发音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韩国汉语学习者的难点,也是语音教学中的重点。

针对以上语音偏误问题可以从语音特征、学习者个体差异特点、教学形式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纠正。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在母语基础上重建一种新的音义结合语言系统,语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能指形式,在入门的语音学习阶段需要大量的输入练习,增强感知能力。在语音教学中找出汉语的声母、韵母和韩语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对汉语发音进行分组搭配的强化训练,发音时尽量摆脱韩语发音的迁移影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嘴唇前放一张纸,练习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也可以让学生拿一面小镜子来纠正发音时的口型。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声调教学可以分为字调、变调和语调三个阶段进行,教学中加强语音模仿练习、唱声练习和听辨练习,通过唱声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感受汉语的音韵美,领悟音节声调高低变化的不同。同时,教师可以分组进行练习和纠音,利用课余时间为每个学生建立语音档案,发现每个学生发音中的偏误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讲解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口腔舌位变化的动态示意图,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的模仿和准确发音,并辅以大量发音练习增强多重记忆效果。

语音教学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单调而枯燥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表现出厌学等负面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采用绕口令、做游戏、唱儿歌、唐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加练习的机会,这些生动的教学活动简单明快,在反复模仿和练习中培养声调的敏感性,为中级和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韩国国内汉语课程分为汉字课和汉语课,这两门课程之间没有联系。韩国和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中国文化的儒学思想对韩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字的应用在韩国很普遍,韩国有着悠久的汉字教学历史,汉字课从初中就开始开设,在字体上采用繁体字,发音上采用韩语的发音规则,初中开设的汉字古文课使韩国学生掌握了大约2000个繁体汉字,所以即使没有学习汉语的韩国人也能看懂一些古文书籍。笔者在参与江原道汉语学会的教学研讨,以及与学校校长、汉语老师的交流中也了解到,许多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通过阅读繁体汉字文章获得的,而对于汉字的发音和意思上却存在很多问题。另外,韩国高中汉语课重点是语音课,授课和学习中都是以汉语拼音音节形式为载义主体,忽视和弱化了简体字的认读和拼写,所以导致学习者对汉语片面的了解,学习者即使具备了较强的听说能力,但是认读和书写简体字的能力很弱。

从语言认知的心理过程来分析,母语会对第二外语习得产生迁移作用,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5]Kellerman提出,学习者对语言距离的心理感觉会对母语迁移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韩国汉字课程的特殊设置,学生在开始汉语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繁体汉字,在学习和使用汉语词语的过程中,母语的汉字词有较高的迁移率和错误率,在学习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都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大部分韩国汉语学习者认为汉字词和汉语词差异不大,这种心理距离淡化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尤其在汉语词语的理解上产生错误理解。再者,汉语是表意文字,应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寻找学习的方法,中国内地汉语教学实施汉语拼音方案和简体字教学,因此,在非目的语环境下,韩国的汉语教学应该把语音和简体字作为教学的中心,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在教材选用上有些参差不齐。在江原道的高中就有十多种版本的汉语教材,内容设置基本涵盖了初级汉语教学的内容,但是中国文化的渗透传播内容没有,所以应当增添中国文化的介绍内容,还可以在教材的附录部分添加手工制作内容,例如中国剪纸等,通过实践剪纸活动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

(三)与中国加强交流合作。笔者在韩国江原道进行汉语教学期间,与许多韩国的汉语教师进行了交流合作,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实现韩国汉语人才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汉语交际能力,韩国的江原道、京畿道、济州道等省教育厅应该多与中国国家汉办、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博迪国际学校等建立双向合作交流项目,加强校际之间交流合作,主要合作包括:第一,聘请中国专任汉语教师赴韩国任教,加强基础教学阶段的语音、会话、聽力教学,为以后的中级和高级阶段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第二,加强中韩教学科研研讨,搜集整理多方面教学资料,研讨在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特点、规律和教学方法,共商解决韩国学生在语音、声调、句法偏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与中国专任汉语教师联合起来,一起编著适合韩国教学环境的实用优秀教材。第三,定期派出韩国汉语教师到中国学习交流,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同时选派韩国学生到中国合作的中学和大学参加研修,感受中国文化,在目的语环境中更好地习得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三、结语

随着中韩外交关系日益密切,韩国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韩国的汉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非目的语环境下韩国汉语教学已经初具规模,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教材相对系统化,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实际教学中,在语音教学、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优势汉语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合作交流,提升汉语教学水平,以推动韩国汉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柱忆.韩掀华语热中文成最普遍外国语[DB/OL].http://liheming333.blog.163.com/blog/static/654.2009.

[2]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